〔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要制订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整体规划,树立共育理念,畅通主辅渠道,创新教育载体,强化践行环节,构建长效机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09)060087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广大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有利于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因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任务。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大学生都是所依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甚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之真正入耳入心,凝结为社会所需要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亟须加强研究,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制订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整体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完成任务的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教育机制、体制诸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需要全面规划、整体设计。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上,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既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组成部分如何全方位地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又要研究细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指标,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注意其中的相互渗透;在教育教学体系上,既要通盘设计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学生头脑的方案,又要在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教学中加强合作;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在教学主渠道融入中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又要着力拓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努力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体验。这些都要整体谋划,方能收到相辅相成、全员育人的最优效果。
二、树立共育理念,畅通主辅渠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途径必须坚持、毫不动摇,但是教学方式亟待改革创新。尤其是单纯讲授法,整体看来因弱启发、少互动而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据笔者前不久主持进行的江苏、山东、山西、安徽、北京五省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大学生评价所在学校的理论课课堂教学“太死板,满堂灌”,而认为“教学方式新颖多样”的学生只有10.4%。另一数据表明,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互动和专题讲座是师生们喜欢的几种教育手段,其中认为多媒体教学对提高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的就有65.9%的教师和48.8%的学生。可见,只有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和教学硬件有效结合的作用,让学生喜欢听、听得进,才能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更多认同,才有利于全面理解和掌握其深刻内涵。
另外,当代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主体性大为增强,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互动性,引导他们在寻求答案中自我教育。反之,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被灌输的“容器”,就不仅不易引起共鸣,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对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讲解,如果让学生自我收集资料、讨论比较30年前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结合探索我国高速发展的动力,从而化枯燥乏味为情趣盎然,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显然既有利于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模塑科学价值观的愿望,又易形成价值认同,从而主动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改善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也要注意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整合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社会德育资源等其他课外教育资源,凝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由外在理论形态内化为他们的自觉意识。
三、创新教育载体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活动载体则是沟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实现“进头脑”的桥梁。而且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喜爱集体活动的特点,因而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就要努力探索,创新教育载体,寓教于活动、寓教于乐趣之中。要通过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群众社团开展诸如以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报告会、演唱会、朗诵会、爱国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进行一些革命纪念馆、烈士墓的参观祭扫活动和红色旅游;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形势政策专题讲座以及重大纪念日主题活动等。另外,利用各种“典礼”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典礼”是特定礼节的仪式或仪式过程,往往场面隆重、主旨明确、内涵丰富。在高校德育中引领和倡导广大学生参与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如沐春风,自然受到熏陶感化,收到陶冶爱国情操、树立正确观念、升华道德境界、塑造高雅气质之效。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虽然重在稳定生活、学习秩序,但也有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渗透正确价值观念教育的责任。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规范制度和奖惩机制,在日常管理中体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相关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构筑利用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目前高校网络建设普遍较为完善,网站论坛、博客、播客、MSN、QQ及QQ群、E-mail等交流方式多样,再加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短信平台,更扩大了信息覆盖面。这些新颖时尚、方便快捷的交流传播平台已成为大学生们的基本信息交换手段。其中网络更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资源。因而高校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有效抵御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侵蚀,真正使网络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手段[1]。利用现代科技,努力使弘扬主旋律、张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主流舆论更加深入┤诵摹*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利用各种活动载体进行“寓于”、“融入”教育,一定要规范化、制度化、系列化、 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使现实生活与教育培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收到良好效果。
四、强化践行环节
要使外在的教育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素质,从根本上说,必须通过他们与外在社会活动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而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感染力尤为重要。因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观念转化为素质的桥梁和基础,只有在践行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感受,强化体验,提高行为能力,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接受锻炼、完善自我,逐渐树立起相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我们的五省市调查结论也佐证了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调查发现,71.9%的学生和83.5 %的教师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很有必要”。
有必要强调的是,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体验环节,应将教育者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较好地结合起来,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予以指导,以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在实践内容上,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组织他们下企业、农村,进军营、社区,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英模、参与社会服务等活动;在活动方式上,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织与自发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观察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使命意识,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善恶、荣辱观念。
五、构建长效机制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不是权宜之策,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努力做好的重要工作,因而要认真研究、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得这项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一是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双向“良性互动”机制。教育中的互动就是指施教受教双方对对方的言行作出的相关反映活动。这种反映活动造成的互动既有良性互动,也有不良互动(双方或一方不良),要努力争取施受双方良性互动的正效应,避免不良互动的负效应。良性互动机制既包括施教和受教双方教育中的相互作用,协调配合,良性互动;也包括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工程的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没有前者的互动,就不能变“要我知”为“我要知”;没有后者的互动,就无法使影响大学生相关思想道德素质生成巩固的各环节、要素在相互联系、彼此交织、共同作用中形成最佳效能。这就要求高校注意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调动各种德育主体的力量,特别是需要担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以创造更好的德育条件和德育环境,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巩固。
二是构建教育培养的内化与养成相互作用的机制。“寓于”教育中的内化是将其转化为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而养成则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实践、体验,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逐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要求内化、凝聚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道德内化重在“知”,道德养成重在“行”。因而应该在“寓于”教育和养成实践中,坚持知行统一、意识和行为均衡发展。既要抓紧理想、信念、情操和荣辱观教育,又要抓好良好行为尤其是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自我需求及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逐渐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即凝结为相关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构建全面融入的保障机制。“全面融入”绝非朝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建设的宏伟工程,因而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体制、机制保障主要由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物质保障等相关部分组成。制度是明文规定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科学标准、规章制度,对其寓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有利于促进教育沿经常化、规范化轨道良性发展,为“融入”提供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还是一项整体工作,必须有健全的组织保障才能有条不紊地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完成预期目标。在组织保障体系中,尤其要加强学校各级党团组织保障机制建设,以做好领导和指导工作,确保教育实效。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建设,不可能脱离物质条件而存在。因而在教育中应该避免出现“口头硬,行动软”的问题,虚功实做,尤其要重视物质保障的落实,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为大学生“融入”、“寓于”教育提供更好的载体、场所和实践基地。
四是构建教育效果的评价激励机制。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说:“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优化教育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手段。”[2]科学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固然是为了了解教育现状,检测认知和行为水平,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教育活动的效果,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更好地巩固成效、积淀素质。为此,要细化、分解融入教育的指标,探索建立较为科学的评测模型和量化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改进,以便真实测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在评估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施评价激励机制。这种机制一般包括主体的自我评价激励和客观外在的评价激励两种。评价激励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或二者兼有。无论是正面评价的奖赏激励还是反面评价的惩戒和警示,正确加以运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还能激励其向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境界攀登。运用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发挥舆论评价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导向功能。最基本的是要通过各种舆论机构、舆论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面导向。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积极的、正确的舆论,遏制不相适应的消极的、错误的舆论,从而营造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观上的正确取向。
总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寓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以实效性为第一要务。始终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内容融入为关键,以载体辅助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
(作者:陈延斌 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江苏徐州 221116)
参考文献
[1] 陈延斌,周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伦理学研究,2008,(6).
[2] 刘玉祥.学校德育评价的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2007,(10).
(上接第31页)
[10] Haidt J, Bjorklund F. Social Intuitionists Reason, as a Normal Part of Conversation. In W. Sinnott-Armstrong (Ed.), Moral Psychology, Volume 2: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Morality: Intuition and Ivers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7.
[11] Haidt J, Graham J. When Morality Opposes Justice: Conservatives Have Moral Intuitions that Liberals May Not Recognize.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2007, 20: 98~116.
[12] Haidt J, Koller S, Dias M. Affect, Culture, and Morality, or Is It Wrong to Eat Your Do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 613~628.
[13] Haidt J, Hersh M A. Sexual Morality: the Cultures and Emotions of Conservatives and Liberal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31: 191~221.
[14] Bargh J A, Chartrand T L. The Unbearable Automaticity of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54(7): 462~479.
[15] Keltner D, Haidt J, Shiota M N. Social Functionalism and the Evolution of Emotions. In M. Schaller, J. A. Simpson, & D. T. Kenrick (Eds.). Evolu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2006: 115~142.
[16] Devine P G.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 5~18.
[17] Chen S, Shechter D, Chaiken S. Getting at the Truth or Getting along: Accuracy- versus Impression Motivated Heuristic and Systematic Proc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 262~275.
[18] Kunda Z.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8: 480~498.
[19] Turiel, 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Knowledge: Morality and Convention.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0] Henrich J, Gil-White F J. The Evolution of Prestige: Freely Conferred Status as a Mechanism for Enhancing the Benefit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1, 22:165~196.
[21] Dawkins R. The God Delusion. New York, NY: Houghton-Mifflin Press, 2006.
[22] Anderson S W, Bechara A, Damasio H, et al. Impairment of Social and Moral Behavior Related to Early Damage in Human Prefrontal Cortex. Nature Neuroscience, 1999, 2: 1032~1037.
[23] Moll J, de Oliveira-Souza R, Bramati IE, et al. Functional Networks in Emotional Moral and Nonmoral Social Judgments. Neuroimage, 2002, 16: 696~703.
[24] Moll J, Eslinger P J, de Oliveira-Souza R. Frontopolar and Anterior Temporal Cortex Activation in a Moral Judgment Task: Preliminary Functional MRI Results in Normal Subjects. Arquivos de Neuro-Psiquiatria, 2001, 59(3B): 657~664.
[25] Moll J, de Oliveira-Souza R, Eslinger P J, et al.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Moral Sensitivity: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Basic and Moral Emotio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2, 22: 2730~2736.
[26] Greene J D, Sommerville R B, Nystrom L E, et al.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001, 293: 2105~2108.
[27] Brothers L, Ring B. Aneuroeth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Other Mind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92, 4: 107~118.
[28] Phelps E A, OConnor K J, Cunningham W A, et al. Performance on Indirect Measures of Race Evaluation Predicts Amygdale Activa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0, 12: 729~738.
[29] Muller J Z. What Is Conservativ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J. Z. Muller (Ed.), Conservatism: an Antholog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from David Hume to the Pres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