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淑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①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②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①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②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②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③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①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铅画纸)、塑料膜、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②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③筷子、透明杯子、水。老师:①古代造纸的课件;②书写材料发展介绍课件。
学习过程: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讲桌上摆有餐巾纸、乒乓球,棋盒水杯等物体。上课,师生问好,请坐。师不小心打倒水杯,做出紧张的样子。
师:快,水洒了,怎么办啊?大家谁有好办法来帮帮老师
生:有的举手说,有的上来干脆用纸擦了起来(果然桌子上的水不见了)。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灵,为什么你们选择用纸擦呢?
生:“纸吸水”师板书吸水
师: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物品来擦呢?
生:不吸水
师:它们真的不吸水吗?(师板书完整课题:它们吸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2.1 哪种材料容易吸水。
2.1.1 出示并认识四种材料。
2.1.2 猜测它们吸水吗?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这么想?
2.1.3 想办法。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生说办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
2.1.4 如果给你一根筷子和一杯水,你打算怎样来进行实验?(生想办法,师适当演示)
2.1.5出示实验要求:实验步骤:①将纸、木头、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摆放到桌面上(摆);②将一滴水分别滴到材料上,尽量保持水滴大小和滴水的位置相同(滴);③从侧面观察水滴形状大小变化,或观察材料吸水速度(观察);④将观察到的现象如水滴形状大小变化,或材料吸水速度情况如实记录到书中的表格上(记录);⑤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哪种材料容易吸水,哪种材料不容易吸水(比较)?
2.1.6 生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师巡视指导。
2.1.7 汇报。
2.2 纸的观察。①你怎样玩过或使用过纸?(师板书撕、剪、画、折……)②认识餐巾纸和画纸。③用放大镜观察纸。(说发现)④撕纸,你发现了什么?⑤师总结发现,板书纸是由纤维和空隙组成的。⑥纸容易吸水,水都跑到哪里去了呢?(生说)
2.3 介绍造纸术。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课件出示)
师: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师:谁能说一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纸都有纤维。
2.4 我们来造一张纸。
2.4.1 你们想来亲自造一张纸吗?想用什么材料来造呢?(纸)新的纸行吗?(不行,浪费)那我们得用什么纸来造呢?(思考,用观察、撕过的餐巾纸来重新造一张纸)
2.4.2 出示造纸方法(课件)
出示细致的造纸过程;出示简单概括的造纸过程:①撕、泡;②搅、调;③铺、压
2.4.3 生分组造纸,师巡视指导。
2.4.4 展示我们造的纸。
2.4.5 比较我们造的纸与我们用的纸有什么不同?猜猜原因可能是什么?
2.4.6 交流我们知道的纸,在阶梯教室里找纸。
2.4.7 你想怎样对待我们造的这张纸呢?扔了?(不行)你想怎样利用这张纸呢?(画画、写字……)
2.4.8 请各小组把你们最想说的话或最想画的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送给你最想送的人!(配乐《我和你》)师巡视。
2.4.9 生汇报展示创作成果(师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
2.4.10 环保教育。
2.5 拓展延伸。课件展示书写材料的发展变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而引发思考:未来的纸是什么样的呢?激发学生科学创造精神及不断探究的强烈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