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轨迹

2009-12-31 09:43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黄某家长幼儿

黄 峰

1 一般资料

1.1 幼儿情况:黄某,男孩,五岁零五个月,中班幼儿,该孩子是母亲多次流产后,生下的一个宝贝,是家族中唯一的一个孙子。该孩子出生时,因母乳不足,人工喂养,一直体质较弱,常感冒咳嗽,常尿裤子,平时活动量大,顽皮。在家中基本上是妈妈一个人带,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宠的很,百依百顺,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品质。

1.2 家庭情况:父母再婚,父亲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平时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母亲无业,母亲对孩子的行为束手无策。据幼儿父母说,他们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但不知如何进行教育。

2 问题行为描述与评价

2.1 情景记录一。早操过后的第一个活动,全班幼儿象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活动室里,听老师讲述故事《会滚的汽车》,黄某没有好好地坐端正,一会儿趴在桌子上,转眼又钻到桌子底下,过一会儿又故意将桌子拍打得很响,有意去碰边上的小朋友,将口水吐到女孩子的脸上,正当故事讲的绘声绘色的时候,只听“呼”地一声,他目中无人似的离开了位子,跑向洗手间,将午睡室和洗手间的门锁上,只听到洗手间哗哗的放水声。可想而知,即将看到的是湿漉漉的一身。哎!真是无奈。

2.2 情景记录二。每周四下午的区域活动开始了,卢老师分配好每个区角的人员,对黄某说“黄某,你乖,卢老师请你到运动区玩皮球好吗?”黄某不吭声,只是点点头。

没多久,只听到本班孩子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大声说:“老师,黄某抱着皮球跑到操场上去了。”这怎么办呢,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孩子,此时正逢家长接孩子时间,操场上人山人海,怎么办呢?阿姨飞快地跑下去,他见阿姨过来,抱着皮球跑到人海中去,唉!真是不知所措。

可见,黄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归结其行为:①无组织,无纪律。该孩子在班级,表现出多动,上课时,不能坐端正,一会儿趴在桌子上,一会儿钻到桌底下,过一会儿又爬到桌子上去,手脚不停地乱动,甚至会离开位子,在活动室周围转一圈,或跑到区角去玩汽车。有时,故意碰边上的孩子,向同伴吐口水。有时,突然地一声大叫,引起活动室里的一阵哄堂大笑。别人做操,他在一旁推前面的同学,或者是一个人在教室里跑转。②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心。每次遇到困难时脾气暴躁,并有刻意退缩的现象,常说“我不会”。如每天午餐时间就大哭大闹地叫着要妈妈,并且一口饭也不吃。在家是边吃边玩,甚至吃饭到床上,如果再不吃,牛奶替代。

午睡的时候,左翻右翻,拉席子,甚至爬到床底下,或爬到边上同伴的床上,叫醒同伴,一起聊天,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表一是黄某的各项素质发展水平的描述性记录。

各项素质发展水平记录表(表一)

3 评估与诊断

3.1 鉴于黄某特殊的个性,分析其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①我们经常与其父母沟通,从多次的交谈中得知,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平时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黄某身上,不管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与否都予以满足,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束手无策;②黄某从小体弱,常生病,父母比较娇惯,迁就他,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引起重视,同时缺乏教育方法,对老师的提醒不在乎,对其他孩子家长的“告状”不予理睬,始终为孩子护着,“他不会故意打人的,”“他年龄还小,长大会好的。”因此,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得不到矫治。

3.2 符合儿童多动的诊断标准。鉴于该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已符合第一届全国儿童多动症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3.2.1 注意力不集中:①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②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③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④无法始终遵守指令,不按时完成功课;⑤常回避或极其厌恶家庭作业;⑥易被外界刺激吸引。

3.2.2 活动过度:①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②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④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④难于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

3.2.3 冲动性:①常在提问未完时其答案即脱口而出;②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③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

3.2.4 以上症状均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诊断为多动行为。

4 矫治方案的制定

4.1 总目标。我们将矫治行为的总目标设定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要求,形成健康的个性。

4.2 矫治方法的选择。面对黄某的行为,教师的态度是紧张与无奈,试试“冷处理”,迎接的是家长的连连告状;“遥遥不愿上幼儿园,黄某口水吐她”“黄某上课说话,让西西回家不会复述故事,”“冷处理”因失败而告终。鉴于黄某特殊的个性,我决得,采用正强化法矫治将会比较适合吧。

4.3 争取家长配合。我们在矫正前,通过家访,把矫正计划告诉家长,家长表示对孩子的行为抱无所谓态度,长大自然会好的意识,耐心地向其说清计划的心理依据,反复征求家长的意见,争取他们的配合,后来家长也同意了。

4.4 设计正强化物调查表。对幼儿及家长进行询问、调查,确定黄某的有效强化物,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为:微笑、拥抱、花纸、五角星、户外活动、玩具小汽车、戴头饰、与妈妈在一起,去动物园玩等,然后据此准备好实物强化物,以供强化时需要。

5 矫治过程

5.1 第一阶段:借助于教材的教育,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教育是矫治工作的前提,贯穿于始终,选择《学好样》、《小猫钓鱼》等故事,让孩子懂得多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多动的孩子是不受人欢迎的,还通过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分析:通过这一周的教育,孩子已经意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

5.2 第二阶段:正确选择好强化物,让幼儿管好小屁股。我们对黄某的坐姿有要求,让孩子坐时坐端正,两手放好,双脚并拢,不能随便离开座位,老师告诉他“如果能坐上5分钟,教师就奖给他一颗五角星,如果能坐上10分钟,就奖给他一辆心爱的小汽车。”

10月11日8:30分观察记录:今天晨间活动,小朋友都在玩玩具、看书、搭积木等,这时,黄某在西西的旁边,东转转,西转转,持续了5分钟左右,这时,我走了过去说:“黄某,你不要逛来逛去,跟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老师这儿有一辆漂亮车,就请你玩小汽车好吗?”黄某连连点头答应了。我特意叫本班的“人气大王”烁烁带领他一起玩,果然,8:50分收玩具,他跟小朋友玩得非常好。我就大张旗鼓的表扬了他,又请他玩心爱的小汽车,黄某高兴的笑咪了眼说:“老师,我以后都听你的话,你又请我玩小汽车,好吗?”

分析:在这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角色,通过多次重复,让幼儿建立屁股坐好与正强化物之间的联系,每当发现有点滴进步,教师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予以微笑、点头等社会性奖励予以肯定,让幼儿逐步理解老师的用意,形成初步的意识。

5.3 第三阶段:选择正强化物,培养孩子午餐、午睡、游戏时的良好行为。

11月2号11:30分观察记录:入园两个月后,他在我们的要求下,能自己慢慢吃饭了,可过了没几天,又干坐着不吃饭,我们让他自己吃,他哭着说:“老师你不好,我要阿姨。”原来保育员阿姨打扫卫生时,见他吃得慢又喂他吃饭了,这样就助长了黄某的依赖心理,降低了教育效果。后来,我们和保育员统一了要求,不再喂他吃饭,黄某只好学着自己吃饭。我们要求他左手扶碗,右手拿勺,饭不含在嘴里的话,就允许他把玩具搬到外面玩,并且每天反复地强化。

在继续实施正强化物的同时,我们抓住家长开放日的时机,对黄某说“黄某,你表现好了,老师请你的妈妈来幼儿园看你的表现好吗,但是黄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你上课的时候,屁股要坐好,要听老师的话,好吗?妈妈看到你的表现会很高兴的,对吗?果然,开放日那天,黄某整个活动基本上坐得好好地,教师只提醒他3次,他妈妈看了非常的高兴,对老师的这段时间的费心深表感谢。

分析:在这一阶段的矫治过程中,教师逐步提高了要求,配置更强的正强化物,让幼儿为达到与妈妈在一起的需要,抓住了该幼儿对母亲的依赖性较强的特点,让幼儿能高兴地、自主地愿意改掉这个坏习惯,从被动变为主动,并且让他更积极地参加活动,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5.4 第四阶段:延长强化时间,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黄某的多动行为有了好转,教师逐渐延长强化时间,要求他3天午睡保持安静的话,就能得到当小值日生的资格,如果不需要老师的陪睡,一周都能做到安静入睡,就让爸爸从百忙中抽空和妈妈一起带他去温州动物园玩。孩子非常乐意,果真,这10天下来,基本上能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矫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分析:教师通过正强化物调查表,了解了幼儿的喜好,并且帮助幼儿获得最高奖励。能与最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看动物,满足了孩子多方面的需求。孩子为达到这个需求,而努力控制自己,提高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6 效果评估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个别教育,黄某的各项能力与不良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黄某开始懂得控制和约束自己,上课时不再自由走动,不再随便讲话,也不再到处乱跑了。表二是现在的黄某在所测得的各项素质发展水平的描述性记录。

各项素质发展水平记录表(表二)

从上表可以看出,孩子多动的不良行为习惯已基本改掉了。在矫正后期,较好地完成了脱离强化的程序,孩子已顺利地进入自然状态了。

7 辅导反思

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遇到一两名特殊的幼儿,每个幼儿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这些特殊幼儿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由此个案研究,我们认识到:

7.1 采用正强化法矫正幼儿多动行为的研究是可行的、科学的。采用正强化法让孩子在宽松、和谐,没有斥责的心理环境中,自主产生改掉不良行为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受到强化物的刺激,并享受到强化物带来的愉快感和成功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能健康活泼地发展。

7.2 强化物的合理安排,分阶段逐步进行矫治工作。逐渐以合理化物代替具体强化物,让幼儿在矫治后阶段,较好地完成脱离强化顺序,较顺利地进入自然状态。

7.3 作为幼儿教师,应具有明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使幼儿的不良个性被及时发现。幼儿表现出的不良行为,首先教师应从家庭、幼儿园及幼儿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发现其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其次,应从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他们平时最喜爱、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作为强化物,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采用幼儿乐意接受的方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最后,家园双方应统一要求,用一致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幼儿,这样才能使良好的个性行为真正成为幼儿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6

2 郑静等.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

3 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黄某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家长错了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
家长请吃药Ⅱ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