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培养

2009-12-31 09:43朱玉冰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调动教材课文

朱玉冰

有人说,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应该是音域宽广的交响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与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他的这段话,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方法,即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作者、老师、学生彼此沟通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调动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使之奏出华美的乐章呢?

1 “披文入情”,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

罗曼·罗兰说:“要播散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使教师能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所激发,所感染,所打动。为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情感派”教学名家于漪说得好,“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

2 “怀情而教”,善于表达教材中的情感

有了对教材情感的深入体验,深刻理解,在教学时就要“怀情而教”,运用贴切的语言表达教材的情感。这种贴切性是指语言不仅要准确、简洁,还要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富有情感性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2.1 设计精妙导语,创设情感氛围。用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导入课文,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感世界,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境界,实现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2.2 指导反复诵读,读出情感信息。通过对文章动情点的感情朗读,直接展现作品的情感,点燃激情。所谓感情朗读,就是在教师朗读时,将课文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溢满感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叩击学生的心弦,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感情,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2.3 注重情绪感染,引发情感共鸣。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分析作品,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厚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解语义也就不领语情。因此,除了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还要通过充满激情的讲解分析,用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情怀。

3 “缘情入理”,深刻阐明教材中的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之中。抓住情感与情理的关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情感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尤为如此。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情感教育并善加运用,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的情感因素得以发掘并服务与教育教学之中,势必对教学起着推动作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有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使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陶冶情操,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瑞云等.语文教育行为论

猜你喜欢
调动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