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网络条件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在三本学生中的开展

2009-12-30 09:52翁玉秀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翁玉秀

[摘 要] 本文从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和三本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三本学生中开展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主要是教师应该注意转变角色,加强引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三本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网络条件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大学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性学习”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但是其研究高峰却是在90年代末期。Henry Holec是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的。Holec(1981)认为自主是指“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所以学生是否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以及是否能够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是衡量学生是否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尺。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是否有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意味着是否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学生更有效地习得第二外语,帮助他们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取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三本学生的特点

“三本学生”也就是本科第三批录取的学生,即独立二级学院的学生。所谓“独立二级学院”,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虽然其产生的历史不长,但目前看,其数量可谓庞大。“三本学生”是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的,就其录取分数而言低于一本、二本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生源特点。由于三本学院收费都较高。单学费每年就1.5万到2.5万之间,所以一般的家庭是没办法支付得起这样的费用的。所以大部分的三本学生都是来自那些经济状况比较优越的家庭,而且大部分还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小孩平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些学生的家长甚至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为自己的孩子做好了毕业后的就业安排。就只等着那一纸毕业证书了。这样的学生自然缺乏那些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的那种想要通过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但同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出身和条件,很大一部分三本的学生从小就见多识广,综合素质较全面,同时兴趣爱好众多,有文体特长,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动手操作能力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所以很多三本学院的社团活动往往都搞得有声有色很有创意。

2、心理特点。三本学生是本科第三批录取的,所以高考分数上低于普通的本科学生。这也就相应地导致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就是:有些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敢开口说,怕出错。但同时大部分三本的学生平时在家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较淡薄,而现在又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所以这些学生个个个性鲜明,标新立异,有时又比较自负,不能清楚准确地定位自己。

3、行为特点。有人对三本学生的行为做了这样的概括:“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上课基本不听,课后基本不问,作业基本不做,要做基本照抄。个人觉得这一言论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也有些偏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本学生的特点。很大一部分三本学生平时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压力感,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依赖性较强,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喜欢参加社会活动,而不愿意钻研专业知识;喜欢与人交流,而不愿意参加课堂讨论;喜欢上网冲浪,而不愿意阅读书籍。

三、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的应用,使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共享,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机房在任何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但是正因如此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机房上网,可以聊天,收听观看音像资料,或是玩网络游戏等等。

2、自主性。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与传统的被动学习不一样,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地学习。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引导、监控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自控能力。

四、如何在三本学生中开展网络条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1、必要性。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取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出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学生。这就要求学校提供这样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为了适应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改革,学生也极有必要培养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可行性。笔者通过与学生座谈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对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很有兴趣。表示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有可能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笔者还对本人所在教研室的38名同事进行访谈,84%的同事表示对这样一些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很强的三本学生,采取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这些学生的个性鲜明,往往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中只当收音机的角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向。所以在这样的学生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是可行的。

3、如何开展。(1)转变教师的角色:开展自主学习就是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课件放到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这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课程的设计者、示范者、答疑者、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者。而学生则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主动参与、主动提问和困难克服的主人公。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上,为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一手的资料,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

(2)引进“学习者中心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开展自主学习要完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情绪、学习态度等情感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培养学生自我指导、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3)加强引导:三本学生自主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够,教师应该加强对其引导,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帮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心态和习惯。

(4)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网络中有许多多媒体百科全书,专题网络“图书馆”,专题资源网站,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有了极大的扩展。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进行自主学。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卫视英语节目和英语教学参考片等等,还可以和教师甚至是英语本族语者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交流,促进语言运用。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搜索引擎的检索,在互联网上搜寻到许多英语教学的网页。电子论坛和电子杂志,这些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平时在英语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5)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加强课堂监管力度:由于三本学生存在自控能力较差的特点,加之网络内容丰富、诱惑力大,有些学生不能自控。所以刚开始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相应地加强课堂的监管力度。比如,上课时可以多加一位合作教师帮助管理课堂秩序。一旦发现学生有上网聊天或是玩网络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制止,必要时可切断外网。②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在个性、兴趣、悟性、生活习惯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看到这样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③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往往不能很有效地从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应在这方面加以指导。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得当,英语单词死记硬背,不加以应用,所以很快就忘记。教师应在英语学习技巧上加以指导。⑤重视课堂互动:虽然是基于网络条件的自主学习,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教师除了要“教书”,同时还要“育人”。这一任务单靠网络、计算机屏幕是实现不了的,而应该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

目前,自主学习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学习的要求。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持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已经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使他们真正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樊长荣等.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肖德法主编.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