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探讨

2009-12-30 09:52王宝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合一建议

[摘 要] 本文论证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向企业会计准则趋同,最终达到二者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合并应注意问题的建议。1、改变会计核算基础;2、改变会计科目设计;3、变革会计报表形式,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4、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5、改变专用基金的归属地;6、变年终结转为每月结转;7、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成本控制。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可行性研究;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开始由收支型向经营型转变,必须要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在这里,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我们完善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准则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研究

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两套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一,由财政部会计司行使规范制定权,但最重要的,两套准则的真正合一,是指两套会计准则在内容结构上的合一,减少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在诸多问题上的差异,其内容合一是否具有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组织,也无论出资人是谁,这些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了解其所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如何,他们对信息的质量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其会计规范也应一致。

2、从对自有资金的核算和监督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

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形成自有资金,企业会计本身就是对单位自有资金和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象都有自有资金,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职能相同,核算目的也相同,从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上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合并是可行的。

3、从二者具有相似的理论指导进行可行性分析

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涉及内容可以看出,二者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原则和报表要素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对会计规范的确认、计量、报告的方法也大致相似,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者权益同净资产、利润分配同结余分配等方面,但是对于资产负债以及收入支出计量的结果,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具有相同的理论指导,在确认和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的原则,所以,这些差异不会形成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会计准则合一的障碍。

二、事业会计准则向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会计核算基础

我国事业单位在核算基础上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只有少量的经营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这在新的形势下,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符合实际,缺乏真实有效性。

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点:

(1)对于应收未收的收入,应拨入实际未拨入的款项,以及应支付实际未支付的费用全部登记入账予以反映,这样形成的结余更准确。

(2)更能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同企业单位一样,也要提高和稳固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同样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在不确定因素情况下,保持一定谨慎,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核算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资本性支出列示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资产,为了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实行自负盈亏,进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也应该引入这一会计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3)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资金来龙去脉,在原来的收付实现制下,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仅仅是资金的流动状况,并不能够反映整个财政资金、事业资金的真实情况,而权责发生制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收入支出的运动情况。

(4)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更准确,对单位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也就更容易、更准确,更能真实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结果,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编制并利用预算作为其财务控制的手段,不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本身也很难奏效。

2、改变会计科目设计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计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和支出类,在这五大类中,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需要用到的一些会计科目却没有设计到,例如,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业务中有很多种情况需要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如事业单位购入需安装的设备、通过多渠道筹资进行基建等都需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再如,在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中,有很多物品可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但按照现行的准则,事业单位大量的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电话机、藤椅、简易办公家具等资产必须在存货中用“材料”科目核算,然而这类资产使用频率高,很容易损坏,更换较为频繁,不适宜列入“材料”科目核算,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更合适些。应参照企业上的会计科目改变现有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计。

3、变革会计报表形式,增加现金流量表和附注披露

将现金流量表纳入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以动态反映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这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也是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会计准则统一的需要,同时建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删除,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因为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时点报表,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资料,它所表示的必然是一个时点而非时期。但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却包含了“收入、支出”这类属于特定时期的动态项目,从而使这张表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此外,应象企业报表一样加上报表附注,因为如果没有附注披露,那么财务报表是不完整的,由于会计计量的局限性,许多有用的信息无法进入财务报表的主表,但通过附注可以披露出来,所以必须增加附注。

4、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

折旧与减值问题从最初提出到发展至今,始终天然地与企业会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者互促互进、相辅相成。当前,在企业会计中已形成了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一整套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十分完备、相当成熟。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使用目的不同,但在折旧与减值问题上并无本质差别,即都是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减少。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折旧与减值核算时可以合理地借鉴企业会计的一些做法。

5、改变专用基金的归属地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中有一项是专用基金,也就是说专用基金是归属于净资产的,但参照企业上的做法,将提取出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专项资金是放到负债中的,例如,“应付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等,而且,净资产属于剩余权益,归法人所有,提取待付的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显然应该放到负债中去,列入负债中的“其他应付款”进行核算比较合适。

6、变年终结转为每月结转

结余是收入减去负债后的差额,事业单位仅在年终时才结转各项收入支出,年终时才知道事业结余、经营结余是多少,信息太滞后了,应变年终结转为每月结转,以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增收节支的结果和运用资金的成绩,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7、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成本控制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地位比较特殊的一类部门和单位,一方面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机制,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很多单位也就没有把严格的预算制度、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摆上议事日程。随着我国机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财政部门预算改革的逐步推广,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成本控制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向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转变,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配套的改革方案还未出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业和事业单位两套会计准则各自独立的局面已不再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及准则的合一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我们期盼两套准则的早日合一,同时也期盼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形成可比性,更快实现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 朱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10).

[2] 张静.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探讨[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3-09.

[作者简介]

王宝云(1977-)女,陕西宝鸡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可行性研究合一建议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社区团购与本地农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三线合一”用法多
人剑合一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广西再生金属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可行性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