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2009-12-29 04:41张明爱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萧伯纳超人生命力

关键词:萧伯纳 女性 金钱 生命力 超人 婚姻

摘 要:萧伯纳作品中有大量女性角色,她们之中有妓院老板、进步女青年、富豪千斤、普通少女、风流少妇,也有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她们大都充当萧伯纳思想的传声筒,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宗教、婚姻等方面的观点。本文分析阐述了这些角色对于萧伯纳思想的传递。

萧伯纳是闻名世界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一生中写了5部长篇小说、52部剧本和大量政论文,其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对于人类社会问题的探索和对于其超人思想的阐述。

一、社会罪恶的产物

在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是妓院老板,她在布鲁塞尔等几个城市开妓院。萧伯纳认为,罪恶产生于贫穷,而贫穷的根源在不公的社会。卖淫的错误不在于卖淫的女子,而在于社会,是社会将她们逼良为娼的。在剧中,萧伯纳通过华伦夫人与女儿薇薇叶就其职业的对话,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逼良为娼的现实:

薇薇叶:“人们在寻找他们想要的环境,如果没有,就创造它们。”华伦夫人:“说起来容易。……我与莉兹是亲姐妹,另外两人是同母异父的。……她们品行端正。而品行端正给她们带了什么呢?其中一人在白铅工厂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一周挣九先令,直到死于铅中毒。……这就是品行端正的回报?……后来我到滑铁卢车站做了一名女招待,每天干十四个钟头上酒菜洗杯子,一周挣四先令。在一个寒冷凄凉的晚上,我累得几乎睁不开眼睛,你猜是谁进来喝一杯苏格兰威士忌?是莉兹,穿着长长的毛皮披风,优雅而舒适,钱包里很多金币。”

而莉兹所从事的职业,正是华伦夫人后来所从事的妓女职业。

在剧本序言中,萧伯纳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贫穷是罪恶之源,而社会是贫穷之根。他说:“把卖淫看做是由华伦夫人的不道德造成的正如把醉酒看作是由酒馆老板造成的一样愚蠢。……尽管对于华伦夫人来说,选择她本身认为最不道德的职业是很自然和正确的,而提供她这种选择的社会是同样的不道德。”

二、理想与金钱冲突中的新女性

在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的女儿薇薇叶是牛津大学法律专业优秀学生。她聪明能干,漂亮自信,趣味高雅。她厌恶母亲所从事的不体面职业,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创办一家保险精算师事务所,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但在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没有金钱做后盾的理想将一事无成。剧中,薇薇叶在得知自己所用的钱是母亲肮脏职业赚取的时,试图劝阻母亲,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之中,这种劝阻是苍白无力的。在不能说服母亲放弃所从事的肮脏职业之后,薇薇叶最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母亲,选择与罪恶决裂。萧伯纳笔下的薇薇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勤恳正直的英国新一代年轻女性的清新形象。但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她只能选择洁身自好而离母而去。

在剧本《芭芭拉少校》中,救世军少校芭芭拉是一个在理想与金钱冲突中最终与金钱妥协的年轻女性。最初,她厌恶父亲军火制造商的行当,憎恨父亲用杀人机器赚来的沾满人类鲜血的金钱。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残酷使她不得不改变了对于父亲和金钱的看法,最终与金钱妥协,成为金钱的虔诚崇拜者。剧中,当救世军没有募集到捐赠时,芭芭拉伤心忧虑,她眼睛里充满泪水地说:“我们如何才能让他们吃上饭?我不能够对眼睛里充满身体饥饿的人讲宗教。……我们要搞到钱。”由于安德夏夫特与鲍德格的捐赠,救世军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自然对他们感激涕零,把他们奉为救世主,尽管二人中一个是军火大王,一个是造酒大王。剧中,萧伯纳通过库森斯与布瑞恩斯夫人对于安德夏夫特的赞美,将金钱的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库森斯:“太平盛世将由安德夏夫特与鲍德格的慷慨无私而开创。”布瑞恩斯夫人:“安德夏夫特先生,你见过一千人双膝着地激动地祈祷吗?……救世军得救了,是你救了救世军。”而芭芭拉,一直认为父亲的钱是不干净的而不屑于接受,这时将救世军的徽章别在了父亲的身上。

决心从事高尚事业而不愿意接受与使用父亲军火生意赚来的不道德金钱的救世军少校芭芭拉,在经历了与金钱的反复较量之后,最终改变了自己的信仰,成为金钱的虔诚的崇拜者,宁可牺牲爱情也要与金钱为伍。剧中,萧伯纳通过芭芭拉与其未婚夫库森斯的对话表现了金钱的登峰造极的魔力。芭芭拉:“如果你拒绝了我父亲的提议,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库森斯:“不知道。”芭芭拉:“我会放弃你,与接受它的人结婚。……我必须得到它,永远永远不能让它跑掉。这是救世军所真正需要的。”

三、生命力的工具

根据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生物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生命力,生命力使生物一代一代地向前进化。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意志可以控制进化的方向。产生超人,也就是产生完美人类的准确的进化模式还不是很清晰,但在其产生前的每一个出生的生命都是生命力进行实验的组成部分。两性之间的纽带不是爱,而是生命力。在人类进化为超人的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重要,人类的生命首先是从女性开始的,女性是生命力产生超人的工具,男性是女性完成生命力使命的工具。在他的作品中,女主角往往并不漂亮,但作为女性却充满生命力。女性作为生命力的主体,有一种不可抵抗的繁衍生命的冲动,表明女性作为生命力的工具,在完成生命力的使命,产生超人过程中,发挥着比男性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完成生命力所指令的任务,她们千方百计地编织陷阱去捕猎男性,目的就是完成生命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男性是逃避的。但在生命力的控制之下,男性最终会屈服于女性的猎取,成为生命力的俘虏。

在《人与超人》前言中,萧伯纳直截了当地说:“整个世界到处散布着女人捕捉男人的陷阱和圈套。如果给女人投票权,五年之后,单身汉将被课以重税。……女人必须等待,不动声色,直到她被求爱。不。她经常的确在不动声色地等待,那正是蜘蛛在等待飞虫,但蜘蛛在织网。如果飞虫表现出逃脱的力量,蜘蛛就会多么迅速地抛掉其被动的假象,公然地在飞虫身上缠绕一圈又一圈,直到它被永远套牢。”

萧伯纳在其作品中描写两性关系时,大多都表达了这种观念。小说《孤僻的社会主义者》中的男主人公绰夫西斯的妻子亨丽埃塔就是生命力工具的体现。书中,男主人公绰夫西斯离家出走,逃离了他的新婚不足六周的美丽妻子。他给她留了一封信,信中说:“爱情不能拥有我,我最强烈的力量都奋起反抗它,不能忍受它。”而亨丽埃塔则要决心把他找回,她对好友阿加莎说:“如果律师不告诉我他在哪里,我将找遍英国也要找到他。”亨丽埃终于找到了绰夫西斯,动情地对他说:“如果不能与你在一起,世界对我来说等于零。”他畏缩了,想站起来,沮丧之情不能掩饰。而她则决心不要被抛弃,抓住他,紧贴他。

剧本《人与超人》中的女主人公安恩小姐也是生命力工具的生动体现。剧中,男主人公特纳是富翁怀特菲尔德在遗嘱中为其女儿安恩指定的监护人。在生命力的驱使之下,安恩费尽心思地追求特纳,而特纳千方百计地逃离安恩的追求,但最终还是做了安恩的俘虏。剧中,萧伯纳用了大量篇幅反复表达了安恩对于特纳的勇猛追求以及特纳对安恩的顽强抵抗和欲罢不能。安恩:“你为什么要说一些令我痛苦的话?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在尽我全力来让你高兴。如果你拒绝与我做朋友,你会使我很不开心。”特纳:“你似乎根本没有良心,只有伪善。然而你身上有一种魔力,不知何故,我总是被你吸引。如果我失去你,我会想你。”安恩:“是你的虚荣心使你逃离我吗?”特纳:“是的,虚荣心,你可以这么说。”安恩:“如果这样,你没必要离开我。”特纳:“更要离开你,因为你比任何其他人都反对我的解放。”安恩(诚挚地):“你的想法有多错!我愿意为你做一切。”特纳:“一切,除了让我离开你。”

剧中,萧伯纳通过海克塔与特纳的对话,表达了女性作为生命力的工具,在完成生命力使命时的坚毅。海克塔:“安恩小姐在每个落脚点追踪你。她是个正规的福尔摩斯。”特纳:“生命力盯上了我!我完了!”

萧伯纳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栩栩如生地说明生命力对于两性的控制以及两性之间女性的主动。特纳:“我不会与你结婚!”安恩:“你会!你会!”特纳:“我告诉你,不会!不会!不会!”安恩:“我告诉你,会!会!会!”

四、超人的影子

萧伯纳对于人类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他既不相信统治阶级,更看不起普通大众,因而他希望出现救世的英雄,这救世的英雄就是他创造进化论中的超人。根据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生命力在永远地、努力地使一切生物向前进化,使之达到完美;人类并非生命力的最终目标,其最终目标是“超人,然后是天使,接下来是大天使,最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剧本《圣女贞德》中的贞德正是萧伯纳心目中超人的影子。贞德是法国洛林地区的一名相貌普通的十七岁的村姑,她只身一人离家来到战地,自称是上帝的全权大使,能够听到圣·玛格利特传达的上帝的声音,说服军队指挥官派她去见法国皇太子,说服皇太子任命她为军队统帅,成功地解放了被英国军队包围的奥尔良,使法国在战争中走向了胜利之路。她在兰斯大教堂把皇太子加冕为查理七世。在战斗中她否决将军们的作战计划,以自己独特的作战方式带领军队走向胜利。她是一个非同凡人的、被神秘所笼罩的人,勇敢、机智、坚定,几乎是先知先明,无所不能。在解除被英军包围的奥尔良之围时,风随着她的到来而改变方向有利于法军,甚至法军指挥官长时间不下蛋的母鸡也随着她的到来而开始疯狂产卵。在与英军的战斗中,她的喉咙被箭刺穿,这是一个致命的伤害,然而她继续战斗了一整天。在她的精神的感召下,法国人最终将英国入侵者赶出了法国。贞德后来被教会法庭和宗教裁判所联合判决后被烧死,超人夭折于普通人的罪恶之中。萧伯纳通过《圣女贞德》批判了人类自身的弱点,表达了他对于超人产生的渴望。在剧本结尾,萧伯纳通过梦境中贞德的话强调了他的渴望。贞德:“啊,创造美丽地球的上帝,他们何时能准备好迎接他们的圣人?多久?啊,上帝,还需多久?”

五、萧伯纳婚姻观的女代言人

萧伯纳对于婚姻的反对态度开诚布公。他说:“婚姻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过时的但却还没有修正的制度。”

萧伯纳认为,在两性关系中,性与爱无关,人们错误地理解了性的本能与目的,这种错误表现在家庭这种社会单位的建立。人们错误地幻想,丈夫与妻子由于相爱才组成家庭,他们相互属于对方,不进行婚姻之外的性行为。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在剧本《结婚》里,乔治夫人、莱斯比亚、丽欧三个女性角色都反映了萧伯纳的婚姻观。剧中,乔治夫人不能够忍受家庭生活,她经常离家出走与男人幽会。乔治夫人与豪驰凯斯的对话,表明了乔治夫人处理与丈夫和情人之间关系的方式,也表达萧伯纳对于两性关系的态度。豪驰凯斯:“你爱你的丈夫吗?”乔治夫人:“我知道我不爱他。他是我丈夫,你知道。别的男人我可以拥有,也可以失去,但乔治一直存在。”对于乔治夫人的行为,萧伯纳借柯林斯之口进行了肯定与赞赏。柯林斯:“她与不同男性的经历使她奇妙有趣,这就是轻浮女性胜过稳重女性的地方。她了解各式各类的不同年龄的男人,这使她很有趣味也很理性。”

萧伯纳赞同女性在婚姻以外进行生育。他认为,怀孕生育的权利是女性最神圣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他通过莱斯比亚之口,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莱斯比亚:“我相信我有孩子对于国家和我本人都有好处。但国家告诉我说,如果我屋子里没有一个男人,我就不可以有孩子。我要成为一个母亲,但我不能忍受同时成为一名妻子。”

萧伯纳大力鼓吹离婚自由,认为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法律就应当批准他/她的要求。除了可以随意离婚之外,萧伯纳还建议对于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进行立法。他甚至建议可以在家庭存在的情况下不时改变性伙伴。总之,对于性关系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除非是影响到了整个种族的利益。

该剧中的另一个女性角色丽欧表达了萧伯纳对于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的赞同。

丽欧:“雷金纳德知道我很喜欢他,我喜欢他是因为他很想要我,我喜欢森阳是因为我很想要森阳。法律多么愚蠢!我为什么不可以与他们两人都结婚?……他们两人我都爱,我希望与很多男人结婚。”

……

作者简介:张明爱,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

参考文献:

[1]George Bernard Shaw.Mrs. Warrens Profession[M]. London: Chatto & Windus,1922.

[2]George Bernard Shaw. Major Barbara[M].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49.

[3]George Bernard Shaw. Man and Superman[M]. London: Constable ,1926.

[4]George Bernard Shaw. An Unsocial Socialist[M]. London:Constable,1932.

[5]Archibald Henderson. George Bernard Shaw:His Life and Works[M]. London: Hurstand Blackett Limited, 1911.

[6]George Bernard Shaw. Saint Joan [M]. London: Constable , 1955.

[7]Gareth Griffith. Socialism and Superior Brai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8]Sally Peters. Bernard Shaw-The Ascent of Superman[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9]George Bernard Shaw: Getting Married [M]. London: Constable, 1920.

[10]Dan H. Laurence and Daniel J. Leary ed. George Bernard Shaw: The Complete Prefaces[M].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93.

(责任编辑:张晴)

猜你喜欢
萧伯纳超人生命力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Bernard Shaw’s Wisdom 萧伯纳的智慧
直到世界尽头
绿野仙踪
如梦似幻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萧伯纳续传
萧伯纳反讽米商
我的爸爸是“超人”
超人+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