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春
童话,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文学方式,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话目前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发展语言、加强形象思维、促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童话却没有被充分运用,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教学方式视角入手,谈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一、童话在幼儿园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缺乏语言交流
目前,在幼儿园极少的童话欣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播放录音的方式进行童话故事欣赏。也有的教师会选择放动画片给幼儿,让幼儿边看边听,真正和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的时间不多。童话中缺乏了语言交流,就不会让幼儿感受并想象童话故事中的美,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丰富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幼儿也就不能够充分地感觉与教师交流的那种情感体验。
2童话自身创作缺乏精品
据相关调查,许多幼儿教师不选择童话进行教育是因为童话自身没有更多的好作品,都是从小在家就听过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等。在她们看来,这些故事幼儿熟悉,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进行欣赏。没有新意,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
3童话的应用方式单一
许多幼儿教师在进行童话作品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惯于采用一种模式与套路,以不变应万变,不愿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许多教师上童话课时都是对课文分析,最后偶尔再让学生表演表演,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二、促进童话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对策分析
1重视提供语言环境
幼儿园内童话欣赏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而且投放的故事很少,应该充分利用分散的时间,随时提供语言的环境。比如:在用餐前,午睡前,利用适当的时间朗诵给幼儿听,尽量少用录音机,幼儿需要直接情感交流、感觉语言的美和作品中渗透的感情。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主动感觉并接受故事中美好的画面和形象。这对于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不曾经验的事物,促进他们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以及幼儿在成人以后对其他人的态度。童话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自由的、美丽的世界。这里蕴涵着许多的良好品格形成的范例,让幼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感受到诚信,勇敢,善良的重要。什么是美,什么是恶,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有个模型。这对他们在未来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提供兴趣环境
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很重要,可以挂些童话故事图片,摆放童话故事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等,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童话的讲述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感觉出他们的兴趣点,把那些受幼儿喜欢的经典童话故事剪切下来,贴在室内外的墙上,让幼儿每天一入园就可以感觉到故事中的美好事物,重温那喜与悲的情感共鸣,展开幻想的翅膀,在愉快中学习。幼儿园的图书环境将渗透到其心理环境中去,渗透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去。
3实施综合艺术形式
童话作为语言领域的工具,已不仅仅是丰富幼儿词汇,加强语言表述那么简单了,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与各领域的教育形式相渗透。看一则案例《小蝌蚪找妈妈》——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育目标:
第一、喜欢听故事,喜欢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愿意参加游戏与表演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感受寻找妈妈的过程,明白青蛙的成长阶段。
活动过程:第一、播放故事录音,请小朋友根据故事的内容自由想象,边听故事边画出小蝌蚪的样子。
第二、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录像,边看边听故事,看看小蝌蚪真正是什么样子的?和他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第三、教师请小朋友和她一起游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游戏在明快的音乐中结束。
延伸部分: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小蝌蚪和青蛙图片。
这篇童话欣赏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提到教授的知识,而是让幼儿在快乐参与中自我体验和享受,使幼儿有自由的空间去想象,通过感知的刺激去体会,更注重的是情感教育与审美体验。此次语言领域中,有美术,有音乐,再加上文学的艺术性,使其具有了综合的艺术形式。
4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
当幼儿教师试图通过童话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时,自己首先要全身心地去体会童心的渴望和审美情趣,准确把握由自然童心到儿童理性思维的轨迹,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们从直观感受走向理性思维,最后成为自觉的受教育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知识作底蕴,一个教师对作品品味直接决定了对儿童的传递的质量。只有经历了儿童文学的净化作用,人们才从艺术的想象天地和情感状态中走出来,幼儿教师必须心中有孩子,心中有爱,才能用童心童话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童话的效能,使童话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