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英 李精华
摘要:社会工作价值现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发展相当迅速,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而且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家国理想、政治和谐理想、众生平等理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背景;价值观;西方文化;中国传统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5—0104—04
价值是哲学的重要部分,是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价值观是价值的系统化,是概括性的、对期望事务带有情感色彩、有历史起源与经验基础、被一群体共同认定同时也模塑群体的行为规范。对社会工作而言,其宗教起源和它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它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界定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其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所秉持的一套人类本质的未经验证(或不可能验证)的信念,这种信念之所以独特,并不在于它与其他领域的价值含义有多大区别,而是社会工作为了实现其专业目标,从中挑选出一组符合专业特性的信念,作为实践的前提和根据。一句话,社会工作价值观就是一套关于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理念。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一)社会背景
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亦不可能抹煞,但其所带来的问题亦是十分严重的。就与社会工作的产生有直接相关的方面而言,可以指出以下几点:其一,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原先的农民流入城市,进入工厂,原来适应的农业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家庭保障、邻里互助传统遭到削弱乃至破坏,需要新的社会服务方式来替代。社会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服务方式。其二,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社会矛盾,需要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的下层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工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社会下层阶级的生存状况。其三,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社会关系的上述变化,招致各种精神、心理上的问题,使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与个人、家庭难以适从,惟有必要的社会支持才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二)西方传统
时代呼唤社会工作实践,而作为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从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轨迹来考察,不难看出它具有深深的西方社会文明的烙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文化与文明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理念。因社会工作本身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所以其价值观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1、基督教慈善思想。社会工作最初的实践与源自基督教的慈善事业有着一定的联系。早期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工作者大多是宗教人士,他们相信人是神所创造的,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基督教教义强调“爱”上帝、爱每一个人,人也应该爱上帝,上帝叫人“爱你的邻居”、“爱陌生人”、“爱你的仇敌”和“爱所有的人”,这样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价值观就在教会内部生成。教会有自己的公共福利资金,发放救助,举办聚餐和安葬死者等,通过教徒的资源捐赠和内部互助互爱,为需要的教徒提供帮助,来实现基督博爱世人和追求幸福安宁、美好生话的教义。之后,利他主义的服务对象逐渐也包括了需要帮助的非基督徒。由此,基督教会的利他主义的慈善服务,增进了人们的福利,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人道主义。西方文化自古就有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文艺复兴以来,人文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人成为中心,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利益。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又大大地张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它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认为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这种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大大促进了慈善活动和助人活动的发展。同时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享有福利的权利也开始受到重视。
3、福利主义。西方早期社会福利观念的产生与以下行为息息相关:个人慈善行为,一些商人往往将自己的部分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或者直接建立慈善机构;市民的互助行为;行会组织承担救济功能。这些行为对于人们解困救难、互助共济的价值观的养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丛生,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应运而生,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需要代理人来推行,社会工作者就充当了这一重任,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今天的社会工作既包括微观层次的,对个人、家庭和群体提供服务,又需要承担宏观层次的任务——“创造、维持和改革它在其中运作的制度环境”。因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比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观内容要丰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形成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着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形成。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念取向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却是共同的,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观点,始终是社会工作价值变化的风向标。所以,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是追求社会正义,注重集体主义思想,主张社会中的个人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它的核心价值。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
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要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家国理想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所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是其家国理想。
首先,“大同”的国之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其次,“重孝道”的家族本位。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再次,以“礼”维持的差序格局。“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层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二)政治和谐理想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众生平等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蝼蚁命”,对蝼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人们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在此次汶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同,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
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曾指出:“本土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种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本土和本土性的组合。“本土”是由外而内的动作,是本土化的前提,而“本土性”是“本土化”的结果。社会工作是一种源于西方文化传统、基于西方社会基础之上的专业,当被引进到异文化且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时,必须经历与土生土长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可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过程,而中国作为主体具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决定选择什么、接受什么、是否准予其融合到本国文化等的主动权,而外来东西处于被接受、被选择的被动地位,有配合、支持主体推动其完成本土化的义务。
西方的价值观中受科学主义支配的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若用韦伯的行动类型将中西文化行为分类,则中国更偏重情感型和传统型,而西方则更多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行为。中西价值观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不同,面临的情况问题不同,也就不能任意将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和理论随意运用于中国。无绝对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而只有适合一国国情环境与条件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儒释道文化以及其他传统礼俗的影响仍在,同时我国也面临来自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内在因素的冲击,各种问题矛盾日益凸现。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传统与现代相遇的情景下,个体将如何作为,享有社会问题医生之美誉的社会工作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时代发展对社会工作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黄维献,曾华源,王慧君,社会个案工作[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6
[2]蔡萍,卫小将,中西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J],科学之友,2006(5):81—8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16
[4]景海峰,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商聚德,刘荣兴,李振刚,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169—171
[6]黄耀明,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0—44
[7]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