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经济业务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外界了解企业的一个最基本的渠道。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不及时、体系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实现与改进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途径,以期对规范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 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32(2009)27-0028-02
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准则、方法和惯例向内部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开财务信息。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先取决于会计系统本身的有效性,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或政策体系不仅在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还在于使这一体制具有高效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化。
1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质量低下、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不及时
企业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这是对信息披露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低廉的违规成本的吸引下,企业总是要实施对自己有利的会计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失去公允。许多企业通过违规操作,有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比如企业在作会计处理时,根据需要有意地扩大或缩小经济业务的数量,虚增或虚减销售收入,少转或多转成本,少摊或多摊费用,少报或多报损失,并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等,致使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1,2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完善
1,2,1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许多与会计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但是,政出多门成为目前最大的问题,这样便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困难,权责界定不清,由于职责不明又缺乏协调和沟通,信息披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引起执行中的混乱状况,容易给披露虚假信息创造条件。另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也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披露提供了便利条件。
1,2,2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企业信息的监督管理将会涉及许多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以及媒体舆论、公众等方方面面。但实际上,目前只有证监会明确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其他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没有明确的责任,首先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管力度不够,其次是媒体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受到一些企业的轻视甚至是敌视。另外,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缺乏职业道德,一些人为了维持与企业的某种关系以及眼前的利益,在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中没有很好地把关;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给予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与作假者同流合污,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没有起到对企业信息披露实施有效约束的作用。
1,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国家股比重大流通股比重小,“一股独大”使得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完善。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导致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力量薄弱,同时,社会公众股数量较少且股东比较分散,这样就容易造成这些公司的管理权失控。也会引起公司管理层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以致给利润操纵者带来操纵空间。另外,公司缺乏应有的内部审计及监管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管理体制僵化,会计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较弱等,导致公司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失真。
2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与改进途径
2,1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
首先,立法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对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强有力的制裁,并对利益受害者提供相当的经济补偿。除了目前已经执行的《证券法》、《公司法》等以外,还应制定其他有关的法律,以弥补在信息披露操作程序、方法、处罚等方面的空白。法律要得到公平有效的执行,必然要从制定法律法规开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法律法规出台后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同时,审计制度的公正和有效是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可靠的必要保证。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的运作,发挥其监督作用,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
其次,在股票市场上,对于无足够股份参与管理的大众投资者来说,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最有效的信息来源。持续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消除股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充分,抑制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实现股票市场的透明和规范。特别是对公司业绩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欺诈行为者。要依法严惩,尽早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对发布虚假信息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由上市公司予以经济赔偿。另外,为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要从制度上规定他们加大信息披露的频率。
2,2构建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前必须做好的事。现代会计制度的构建和设置应在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发展。在广度上,会计制度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现代会计的各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在深度上,应具有层次性、完整性,不仅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而且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
2,3合理配置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股权结构如何将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安排,同化出资人与经理人的效用函数,以降低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权利制衡机制安排,瓦解经理人的超级信息地位,以阻止其逆向选择。从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经理制度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来看。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降低国有股比重,其中不应忘记将国有股转化为对老职工的补偿,减少有政府背景的控股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操纵,建立一个适合股东需求的治理结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