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

2009-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09年1期


  思想病症
  改革过程中,由于利益和价值主体多元化,一方面,人民群众出现了更加多种多样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另一方面,领导干部面临的各种情况也愈加复杂。面对这种相对多元的诉求,一些干部仍抱守“家长心态”,听不进不同意见,看不得“个性官员”;一些干部畏畏缩缩,甘当“老好人”,不愿在官场上冒尖,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些干部思想僵化,唯命是从……种种官场存在的“潜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进程。
  
  专家处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思考的权利,但它同时也不允许对社会中其他人的权利构成无理侵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而且主张在人民内部产生利益矛盾之后要有宽容的美德,提倡一种协商、互谅、妥协的意识和价值观。领导干部应当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中积极营造尊重个性、宽容自由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
  改革开放同时要求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领导干部应当继续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丰富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社会主义的包容性,合乎理性对如何发展做出选择。——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袁峰
  
  干部感言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 郭万超: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到“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的国家。在农村改革进程中,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民营经济的突围等等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