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改革文化 等

2009-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09年1期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改革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三大历史成就,第一大成就是我们取得了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历史记录。
  第二,在过去三十年之中我们基本建立起了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化的经济体制。
  第三,经过三十年的开放和改革,建立起了一套制度创新的文化,并逐渐深入人心。当看到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时,大家不再会习以为常,都会思考如何改革,对不合理的事情,大家都有一种改革的欲望,而且也不像苏联和东欧那样盲目的、冒进式的改革。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改革文化,这套改革文化在全世界各国里是不多见的。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里没有改革意识,包括美国,尽管它是一个自以为善于制度创新、善于自我完善的国家,但它的很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管理体系方面的改革是非常缓慢的,甚至于是不可行的。中国人民都有改革的意识,尽管现在不能说改革到位了,但改革文化已经建立起来了。(据李稻葵 文)
  
  争夺国际话语权要有创新精神
  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华文化传统里面的重要观念,以立德为先。而西方只讲立功、立言,不讲立德。这是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始性的深层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跟周边的国家签了很多国界划线的条约,仔细去看看这些条约,都基于和谐、平等、尊重双方意见的总原则。可是这一点总原则没有被国际媒体所认识,没有被认识,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威胁论”。
  要想争夺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工作。要做这个工作单靠政府的正式发言是不够的。要在国际上把事实讲清楚,需要有多种创新精神,我认为这是对目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大挑战。(据杨振宁 文)
  
  敬畏文化传统,提升原创力
  尊重和敬畏历史文化传统是原创力提升的必要前提。在失去理智的蒙昧年代里,我们曾经数典忘祖,将传统文化当作封建糟粕弃之如敝屣,这种在传统上、文化上的彻底断裂和背叛,导致了全社会精神生活陷入单调、呆板和平庸。而在国门大开、西风日盛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不少人开始转向追捧外来的一切,观念引进、思想泊来,一度成为文化主流时尚,人们在“欧风美雨”的熏染下,渐渐失去了对自己传统的应有尊重。在文化艺术的创造中,大多倾向于从西方泊来的资源中寻找根据,而拒绝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里吸收养分,这种倾向在进一步的文化发展中需要得到根本扭转。(据梁鸿鹰 文)
  
  中国再也不能折腾了
  在改革开放之初,知识分子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西化”将成为一种潮流。当然,持这种看法的知识分子只占一少部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开始采取渐进改革和务实建设的姿态,参与精神生活的拓展,参与中国文化的提高、弘扬,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
  近现代中国曾长期处于动荡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也走过不少弯路。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期,再也不能折腾了。让我们倍加珍惜历史赐予的难得的机遇期,多些和谐思维,多些建设性态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心干下去,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据王蒙 文)
  
  在制度层面上重建社会信任
  第一,具体制度的设置是能够体现和落实公平正义的,是能够让社会各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第二,党政机关、司法执法机关、公共机构及其干部的公职行为是规范公正的。社会学研究表明,腐败高发期是与社会快速转型期相联系的。目前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既体现制度设置上的公信力不强,又说明了公职行为上的公信力的缺失。它们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腐蚀了国家政权的基层基础。所以,制度层面上重建社会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据郑杭生 文)
  
  合作经济的发展急需专业人才
  合作制度是市场经济竞争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和低收入职工,通过参加各种合作组织,进行自助,以求生存求发展。在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种合作组织蓬勃掀起和发展,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今,我国城乡合作经济已出现了快速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而发展合作经济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已出现了奇缺现象!我国的教育部门和一些名牌大学应恢复合作经济系或合作社学院。(据郑良芳 文)
  
  热事辣评
  
  消费券真的能拉动内需么
  著名学者蒙代尔日前向中国政府建议,全民发放百元消费券,以启动内需。在他建议之前,12月11日,成都市政府就宣布对三类困难群众发放百元消费券。
  观点一: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水平,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才是刺激国内消费的根本方法。
  观点二: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钱的问题。消费、经济终归是由人的主观心理驱动的,重要的是采取一些措施,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乐观的预期。
  点评:此举毕竟彰显地方政府扶贫济困的意识,值得称道和期许。
  
  如何看待“抓贼升职令”
  湖北省大冶市公安局出台新规,为增强民警保护民生的意识,要求61名拟提拔的男民警,每人必须在2009年元旦节前抓获一名小偷。决定一公布,在当地引发了极大争议。
  反方:这么做就像拿糖果哄小孩一样,把严肃的提拔干部工作做成了某种交易,实在是不妥的,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只顾眼前的短期行为,这根本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正方:不要一听指标就炸锅,指标洁癖也是一种病。为老百姓过一个圆满的大年而定指标,有什么不可以嘛!
  点评:虽然在方式方法上还有待完善,但这种理念却值得肯定,对此不妨多一些宽容。
  
  房产局长被曝抽千余元名烟 戴10万元名表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所抽的烟是一种叫做“九五之尊”的极品南京牌香烟,售价1500元左右;周局长腕上手表叫做“江诗丹顿”,一种价值十万元的奢侈品。
  观点一: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个人财产公之于众,并且隔段时间就要公布或者申报一次。之所以如此,不是对于公务员的不信任,而是对于权力的不信任。
  观点二:通过这晃眼的“天价香烟”,我们分明看到一种新兴的监督力量——网民:他们最无所顾忌,他们最没有利益纠葛。最重要的是,他们那么快捷、有效而且廉价。
  点评:网络的舆论监督力量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