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理论自信(上)

2009-12-29 00:00:00
人民论坛 2009年5期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民交流时表示,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对中国的企业发展有信心,因而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有信心。信心来自我们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来自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出台的正确措施。
  当前,这场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以沉重打击,而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却表现抢眼,信心坚定。这不仅是因为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为应对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环境;更因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为我们应对危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
  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当前的危机不仅是经济运行模式的危机,更是其理论遵从的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西方某些理论的缺陷,它们在实践中的“触礁搁浅”,要求人们必须打破对这些教条的顶礼膜拜。“西式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共产主义将最终消亡”,之前全球流传甚广的这三大西方预言,今日看来,将难以摆脱其落空的现实命运。
  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优秀表现,及独具特色的改革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 75.2%的受调查者渴望新的理论解释并指导应对当前的危机。但理论的总结与创新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更多的是知识精英的责任与担当,专家学者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这样的危机与挑战中可以有怎样的作为?金融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走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心。这就要树立更客观、理性的理论自信,树立不被西方观点、思潮左右的中国主体思维,敢于对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进行理性辨析和大胆质疑,勇于破除理论迷信,打破西方的理论霸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开创具有中国风格及中国气派的理论新局,不仅是当前广大民众的热切期待,更是大国崛起的必有之义。
  “大国的理论自信”策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关注“危机下理论家的责任担当”,探讨了危机对西方理论的冲击、中国崛起的理论智慧等问题,提出了“西方理论霸权更值得警惕”等观点;下篇将主要围绕“西方三大预言是否已经落空”进行深度解读。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