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蓓蓓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的商业时代,企业既需要懂英语又具备商务知识的人才。因此商务英语培训方兴未艾。作为商务英语培训师本身的素质,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文化素质,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乃至商务英语培训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培训师在中西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剖析其对培训的影响,并提出商务英语培训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化素质中西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本世纪的商业时代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即具有相应英语能力加商务知识的人士在职场上广受青睐。商务英语培训的市场因此蓬勃发展,众多大专院校开办了商务英语专业,剑桥商务英语考试(BEC)也一跃成为仅次于雅思(IELTS)的国内第二大海外英语考试。这对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教师或培训师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商务英语培训师,除了自身的语言功力外,文化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商务英语培训的基本任务
商务英语培训师没有一个典型的范例,他们的背景和经历也各不相同。有些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海归派;有些在其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商务英语专业;有些从普通英语转而教授商务英语;有些是有跨国公司谋职经验,转行当商务英语培训师。虽然每一位的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商务英语培训师的基本任务和要求都是一致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商务英语培训师是语言教师(Ellis&Johnson,2002)。商务英语属于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范畴,商务英语培训师不必是商务方面的专家,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授专门的商务知识。他们应该是语言表达和阐释方面的专家,并能敏锐地捕捉并诊断学习者的语言问题。
商务英语培训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传播文化。语言同文化密不可分,互相依存。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作为非母语教师(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并不意味着商务英语培训师可以因其本身是说英语的外国人,而有理由忽略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商务英语培训师的文化素质不仅仅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更涉及对商业文化的知晓和企业文化的认知。商务英语培训处处体现培训师的文化素质,他们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授课,并与商务英语培训质量息息相关。
商务英语培训师的文化素质阐释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说苑·指武》中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文治教化的意思,是与“武功”相对而言的,与现代社会对文化的理解有一定的出入。维基百科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为: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在西方,“文化”一词从拉丁语“cultura”引申而来,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敬神的含义。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一)中西文化
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提出了国家文化差异的分析架构。主要有五个维度,即权力距离(指文化能接受其成员间地位与权力差异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描述社会感受不确定性与不明了情势的威胁,并试图规避的程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文化倾向强调个人或群体利益)、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反映社会对人际关系当中对个体和集体的侧重程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关注一个社会是否愿意长期忠诚于传统的、先前的思想和价值观)。
虽然Hofstede没有通过明确的指数将中国作为一个范例来分析国家文化,但是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是有明显差异的。当然西方国家的各国文化也各不相同,但可以大致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差异。
商务英语培训师即便没有在国外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也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能将两者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贯彻到培训过程中。商务英语培训往往是从机场接入的场景开始,从而展开一系列的商务活动。通常,商务培训师教授的一个句型有:
A May I help you with your luggage?
B:I think I can manage that Thanksanyway./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
在操练的过程中,商务英语培训师应根据学生的角色对话,指出该句型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如果客户是一位西方女性,这个提议充分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她会真正感谢接机人员的热情。倘若外国客户是一位接近老年的男性,那这个提议并不一定会被领情,因为他们所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所以不会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果这个帮助还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原因的话,更会损伤他们所秉承的独立精神。基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商务英语培训师可以告诉学生在适当的场景对适当的人员运用适当的语言。对培训师来说也许只是在课堂提及而已,但是在真实的商场上学生却能因此给客户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使双方接触有个良好的开端。反之,如果只是照搬句型,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会一无所知,后果不仅仅是一句话这么简单。
(二)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文化。是人类在商品流通领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商业文化主要包括商业物质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和商业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商业物质文化是商业的表层文化包括商业建筑、设施、设备等,以及购销各个环节所体现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念、艺术水平,是商业文化的基础;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的中间层次文化包括商业组织机构制度、商业经营政策、法律及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商业人际关系的融洽、协调或冲突,是建立在商业物质文化之上,又约束商业精神文化;商业精神文化是商业的核心层文化包括商业科技文化、商业活动文化和商业观念文化,建立在商业物质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之上,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商务英语培训师即便没有从商的经历。也应知晓一定的商业文化。商务英语培训
不可避免会谈论到款待客户。在学生运用英语讨论招待安排时,往往会提出要准备礼品赠送给对方。因为在中国,商业与人际关系紧密联系,盛情款待对方被视为达成合作协议的一个必要过程。对于重要的合作伙伴,学生们提议的礼品各有千秋,但是都略显“贵重”。例如,根据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礼品(价值低于50美元,且不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赠与的礼品)、适量的工作餐、庆祝活动、娱乐等,如果不过度赠与,则被视为适当的商业行为。培训师不一定要明确了解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条款,也不需要对“适当商业行为”的临界点了然于心,但基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培训师应具有中西商业文化差异的意识,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中国的固有商业文化模式来款待西方的商业伙伴。除了语言之外,通过培训师的点评,能正确看待中西方的商业文化,在日后真正的商界实战中才能应付自如,不会在商业文化上失措。
(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把企业文化理论系统概述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企业环境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价值观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英雄人物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为企业中其他员工树立可效仿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仪式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文化网络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人们的愿望和心态。
商务英语培训师即便没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也应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商务英语培训中必然会有企业组织结构图的讨论,在学生理解flat organization/hori-zontal Organization,hierarchicalorganization,task-based organization这些词汇的基础上,商务英语培训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及被誉为史上最牛的女秘书Rebecca的案例(女秘书因工作琐事群发给老板的措辞强烈的回信)。让学生担当Rebecca的角色,分组讨论在具有特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公司应采取的对策,然后以组为单位,给老板写回信。小组之间随后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各封信从措辞到语气的适合程度。这样基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商务培训师让学生在语言的听、说、写以及沟通技巧方面得到练习的同时,利用实际案例潜移默化地传达了企业文化的知识。
结论
总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商务英语培训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商务英语培训师可以定期收看“头脑风暴”、“波士堂”、“商务时间”等电视栏目,在倾听业界大家之所见时,更熟悉现代商界发展。多看Financial Times之类的报纸,日积月累,最新的商务动态自然而然地稔熟于心。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日益发展的商业时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好地通过文化传递提高商务英语培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