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德臣
内容摘要: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理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如何平衡营利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尤其是对消费者、员工和政府等关键相关利益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已引起特别关注与深层思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员工政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霾,在这个特殊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也随即变成了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企业如何在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同时,主动履行对消费者、员工、政府等关键相关利益人的责任不能不引起企业和学界的思考。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致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企业除了要为股东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责任外,还应该考虑到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利益。也就是说,企业要将社会基本价值观念与日常企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摒弃将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道德责任,终极目的是积极回报社会。
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如果以企业为中心、以社会期望为标准,从内向外、由低到高包含如下三个层次:企业对社会应尽的基本经济责任,如依法经营,生产优质的产品,保证消费者利益,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等;改善社会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如积极配合政府所倡导的环保工作,节能减排,承担起环保的责任等;关心和影响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变化的道德责任。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决定着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企业价值观念的变化,又会影响和推动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原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企业不仅属于股东,它的经营活动。与员工、社会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盈利组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员工的生计问题,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发挥作用;它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为国家带来税收,等等。因此,企业不能只是一个经济单位,一种营利性组织,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必须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尤其是企业影响和推动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变化的责任。所以,作为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行为主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是,当这种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过于偏狭,甚至为了获取自身利益而牺牲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利益时,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就偏离了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轨道。
其实,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得到社会认可、实现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社会道德责任,企业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企业平衡各主体利益的关键问题
在当今经济危机的严峻背景下,企业必须正确平衡消费者、员工、政府和股东之间的利益落差,共克时艰安然度过经济“寒冬”。对企业来讲,以下四点关键问题尤其值得思考:
首先,从企业商业功能角度看,企业要对股东负有责任,也就是为股东谋求最大利润,这是不可否认和毋庸置疑的经济责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的底线,也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和保证。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要预防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过分地追求社会声誉,甚至忽略了经营业绩的限制从而承担了超过自身承载能力的社会责任,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因此,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首先是做得好,然后是做好事。
其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而又性能良好的商品和服务,这是企业份内的事情,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正如美国安利公司总裁德·狄维士认为的那样,“一个企业要做公益活动,首先要是一个很好的企业,要依法运营,依法纳税;同时,要提供一个品质优的好产品。这是最基础的。因为一个企业在这些方面做不好,就不可能与社会分享。所以一个企业要保证他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对顾客的服务也非常到位,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也明确指出,企业经营者要以消费者为本,在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及其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打个比方:消费者的利益是1,企业及其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是0。有了1,后面的0才有价值,如果没有了消费者利益的1,后面有多少个0也没用。企业只有真诚厚待“上帝”,才会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选票(钞票),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当前,企业要在变幻不定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国家扩大内需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终将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次,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保护员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产,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兼顾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从企业内部角度来说,保障员工权益,比如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提供劳动报酬、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都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是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责任主体的企业理应履行的,不应该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诚如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所言,“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责任有几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就是对职工的责任,一定要把职工当成自己最宝贵的资产,要善待职工”。经济“寒冬”时节。不少企业纷纷裁员减薪,给企业员工心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经济危机过度恐慌症”,显然这是缺乏社会责任的典型表现。相反。阿里巴巴“尽管经济大环境面临空前困难,仍然做了2009年加薪和2008年丰厚的年终奖计划”、“越是困难时期,公司资源越应该向普通员工倾斜”,给其它企业做出表率。
最后,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与社区居民保持和谐的关系以获得支持,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源动力。深明大义的企业应该积极主动与政府合力协作,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获得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这完全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同时也是在经济危机情形下对国家和政府的最大贡献。
在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当今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难就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保证就业。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应该认识到政府和社会是企业需要兼顾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就目前形势而言,企业兼顾政府和社会权益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稳定就业。就业稳定了,社会才会保持稳定;就业稳定了,内需才能真正启动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不仅是政府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居民购买力和社会消费信心的提升,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效益的问题。于是,成思危呼吁,“特别在困难的时候,为了国家的利益,企业不要随意裁员,因为经济下滑本身就业压力就很大,经济下滑一个百分点可能就要丧失100-200万个就业机会,这样情况下再裁员就会把矛盾推到社会上去,这不但是经济问题,弄不好还是个社会问题”。
结论
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背后,是社会责任付出与短期利益天平的失衡。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履行,不能希冀于乏力的倡导和说教以及企业家的良心和自律,除了强化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之外,当务之急是采用立法的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考评的内容,应包括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员工权益、劳动保护、慈善事业等,凡是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都应纳入考核之中。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考核结果,视履行社会责任和对公共事业贡献多少有无分别给予政策倾斜或经济处罚。应对金融危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诚如斯言,身体力行的企业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政府的支持,这是顺利度过难关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