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

2009-12-28 05:15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9期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

王 娜

摘要:文章从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现实意义入手,就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在个性服务、信息管理、机构环境和工作队伍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追根求源并提出几点认识,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并完善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双高期;分层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9-0119-02

长期以来,广大离退休干部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离退休干部高龄化,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会逐渐下降,尤其对离休干部而言,平均年龄已超过80岁,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在政治上尊重离退休干部、思想上关心离退休干部、生活上照顾离退休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现实意义

要深入研究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含义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现实意义,这是正确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一)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含义

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是指将离退休干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划分后,根据每类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或帮扶的机制。其中划分指标可以是年龄、身体状况、原职务或性格爱好等因素。管理办法有单独管理和联合管理两种。

目前,分层方法多采取按照离退休干部原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进行划分。同时,在大力推进在原单位管理基础上,密切联系离退休干部所居住街道社区共同管理的办法,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发挥“家门口得到服务”的社区优势,满足离退休干部进入高龄之后的多种需求。

(二)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特点

相对于现有的一般化的管理方式,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最明显优点在于:一是按离退休干部个人特点明确划分了类别,方便老干部工作指导机关和原单位更有针对性地为其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二是联合管理使各管理方互相补充、促进、完善管理服务内容,增强力量,提高质量,尤其联合起社区,使离退休干部工作延伸到老干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地为他们服务。分层管理是离退休干部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简称双高期)”后居家养老的迫切需要,也是离退休干部工作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现实意义

实施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第一,使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职责明确、政策到位,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第二,强化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部门功能、职责及设施,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及责任意识;第三,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离退休干部的不同需求等等。总之,最终为离退休干部因年高体弱、居家分散、出行不便等实际问题不能正常参加学习、活动而缺乏精神渴求及生活慰藉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离退休干部“双高期”的严峻形势对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对现有的服务管理方式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离退休干部个性化需求突出

高龄化会使离退休干部逐渐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带来出行困难,对有针对性的服务需求变得迫切且多样,但现有的服务管理模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1.政治上需要得到尊重。目前,向离退休干部传达中央、市、区的有关重大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形势和重要精神决策的形式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参加集中学习的愿望强的离退休干部相适宜;而对于部分年适已高、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住家距离较远等原因无法参加的离退休干部,是无法通过这些形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的。

2.生活上需要得到比以往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从近两年离退休干部体检情况看,老同志们身体状况逐年下降。每年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到医院体检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空巢及独居的离退休干部来讲是一件难事。此外,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离退休干部还要求能组织外出参观休养,而身体相对较差、不便外出的老干部则倍感寂寞,也最需要组织的关怀。

3.开展文体活动需要因人制宜。由于年龄和身体方面的原因,离退休干部的活动范围日趋缩小,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少,参与社会的程度大大降低,人际交流和精神安慰相对减少,不同程度地感到孤独和寂寞。目前,各单位组织的活动针对性太强,比较适宜年龄相对较轻、身体条件较好、有一定特长且家住较近的老干部参加,其余老干部参加起来有点受限制。

(二)离退休干部动态信息管理条件不成熟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单位逐渐建立离退休干部数据库。但是由于信息的保密性,数据库多采用单机版,这使得信息需要通过逐级传递报送,造成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台账不能实时准确。这需要很多方面共同努力,掌握好老干部情况,为制定政策办法、合理分层、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三)社区功能开发不健全,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不到位

社区在对离退休干部实施分层管理的环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区的功能及设施完备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服务质量。而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存在着一定困难:区域小,提供场地有一定困难;经费不足,难以实现设备完善;人员短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有限。但是,随着社会工作委员会等组织的成立,离退休干部社区管理也将逐渐规范、系统。

(四)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精力有限

目前,各基层单位专职老干部工作人员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这些工作人员往往一人承担着很多项工作,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优质细心的服务常常要付出更多艰辛。即使是有专职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要担负起本部门(单位)数量甚多的老干部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也深感不易。

此外,分层管理还存在着经费不足、分工不明确、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一切均有待进一步彻底解决。

三、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充分认识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最终目的是:深入研究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若干问题,对此有以下六点思考:

(一)落实待遇加强文娱体育活动

1.进一步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在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上,继续对身体条件较好、住家较近、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的离退休干部定期进行集中管理,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老同志,可以采取将有关学习材料邮寄到家中、开办老干部网站、几个单位联合分散搞活动等形式,让老同志在家中或者就近了解大事小情。还要积极与社区进行协调,让离退休干部就近参加学习活动,满足老同志精神需求的同时,参加相应的文娱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并责成相关部门定期与社区保持联系,监督检查其组织活动情况。

2.进一步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在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上,一是改进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的组织方式,分层次、分群体来安排。二是改变离退休干部学习休养的组织方式。改变大规模地组织离退休干部到外地学习休养的方式,采取按年龄、身体状况、享受级别待遇等情况分层次、分批组织活动。三是建立全市范围内养老机构查询热线,为有相关需求的离退休干部提供咨询服务。

3.加强文娱体育活动分层管理。在文娱体育活动方面,针对离休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及爱好,采取细致合理的分层次管理。

(1)对于年龄在8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爱好,帮助他们有选择地参加一些运动量较小、修身养性的文体活动。

(2)对于年龄在80岁以下、有一些慢性疾病、身体状况不太好、愿意参加活动的离退休干部,推荐他们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喜好,参加一些运动量不大、娱乐身心的文体活动。

(3)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离退休干部,根据他们的爱好及自身特长,参加到各个活动队(组),并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4)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较弱的离退休干部,鼓励他们就近到社区参加较适宜的活动。

(二)完善离退休干部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和实施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重点做好底数清、情况明。老干部所在单位应争取实时掌握老干部的基本情况,建立完备的信息台账,并及时上报管理单位。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享受级别待遇等指标进行划分。动态数据库是实施分层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这一步工作不扎实,分层管理就会流于形式。在这方面,有的基层单位实行了定期逐人汇报分析离退休干部情况的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离退休干部动态信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这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好经验。当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加以借鉴。

(三)划分分层管理机制中各相关方的职责

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主要责任承担者是老干部管理单位、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老干部所住街道社区,所以合理划分职责是保证这一机制建立健全、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老干部管理单位应起到推动、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即在进一步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制定操作细则,推动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和居住地所在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协调街道、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主动配合社区为分层管理提供相应的条件。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在继续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同时,建立并保持与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的联系,协助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好的家门口服务。离退休干部所住街道社区也应建立、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为满足老干部的个性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四)与离退休干部居住地所在社区建立联动关系

离退休干部管理单位应建立起与老同志所住社区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是保证社区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有效服务的关键环节。建立与居住在外区离退休干部所在社区的联动关系,除了老干部管理单位和原单位深入做工作外,离不开政策性扶持。如果用出台政策进行约束和规范,对在整体范围内统一推开老干部工作进社区具有决定性意义。

(五)筹措维持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运转所需的经费

在分层管理机制中,社区所承担的这部分职能,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加强社区党建的角度来加以强调和推进,更要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给与必要的资金扶持。按道理讲,随着离退休干部年龄的增长,管理服务费用的增加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这部分经费应由财政部门按比例拨付。

(六)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

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始终离不开基层老干部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必须让基层工作人员看到实行分层管理对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际意义,对优化服务质量的效用,提高他们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部分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对离退休干部高龄化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之中,不少老干部工作部门还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经验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推广,就会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一定的动力和运行润滑剂。

总而言之,实施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离退休干部高龄化的新形势,为他们提供更及时、便利的服务,确保离退休干部安置到位,待遇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并带有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摆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艰难的工作要做,尤其是有些工作还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政策扶持、指导和协调。我们充分相信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一定会不断地得到推广、补充和完善。

作者简介:王娜(1981- ),女,北京人,供职于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委老干部局,初级政工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离退休干部
军队离退休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