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作为今年最后一部重要的华语电影,《十月围城》以凌厉的宣传攻势,开始进行例行的眼球轰炸:全国范围的报纸和电视宣传,衣香鬓影的开幕仪式,集束式的明星导演访谈……
这似乎已成为大片亮相的固定程式。坦白说,这种铺天盖地的全方位攻防作业,倾巢而出不依不饶的狠劲,也许能达到商业效果,但已让人有些麻木:数数看,仅仅9月以来,就有《建国大业》、《风声》、《三枪》等所谓“大片”,把有如打了强心剂的亢奋、繁华和喧嚣,一次次重复上演。
说起来也就是几年的工夫。仅仅7年前,张艺谋以大片《英雄》首开大规模商业化包装推广之风,该片票房收入两亿人民币,被媒体惊呼“奇迹”。今天来看,无论《英雄》是否该被精英知识分子批为“错误的英雄史观”,他本人是否该饱受鞭挞,张艺谋都是开启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推手。
他的商业眼光,他的于连般出人头地的强烈意愿,以及秦国军人式的执行力(这在他电影中有很形象的体现),当然,还有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帮助他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奠基人。从电影商业化的角度来说,他把陈凯歌、田壮壮等同时代电影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在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重新唤回电影观众的信心方面,从北京贫民底层冲出来的冯小刚也有其重要贡献,他对北京市民心理的熟谙、对大众社会脉搏的把握,以及同样要赢得尊重的渴望,使他成为市民电影的最重要代表,由他开创的这个电影领域(日本拍摄了一百多部的系列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类似于市民电影,但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上略逊于冯),迄今还没有跟进者。某种程度上说,为远离市场、远离民众精神需求的知识分子把持的电影理论界,欠冯导演一个公道。
回想中国电影业的这10年,多少有些让人恍惚:从本土电影一败涂地,一年也出不了几部观众愿意自费观看的电影;“抵抗好莱坞电影侵略”成为时髦话题,电影界人士苦苦思索韩国电影的自强之道,法国电影业的配额制度受到研究;中影公司只能靠垄断外国大片上映权维持生计,“华谊兄弟”还是个没人知道的小公司,到转眼间“麻雀变凤凰”,电影业开始繁荣——观众进入影院,院线兴建,资金进入电影制作、发行领域,明星、导演受到追捧,甚至有多家影业公司已经或正在筹划上市。看起来,中国电影突然从冬天进入了春天。
和仅从艺术与思想的角度关照电影报道的传统思路不同,借本年度最后一部大片《十月围城》上映之机,本刊的这组报道,想从电影市场和商业化的视角,来切入中国电影——这个已越来越重要的商业和文化现实。
这股滚滚而来的热潮,真是中国电影复兴,乃至“大国崛起”、文化复兴的一个样本吗?或者还只是一个短暂的小阳春?想真正成为电影大国,我们还缺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