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住黑暗的闸门

2009-12-28 05:15
青春 2009年11期
关键词:良知信仰现实

张 霞

一九一九年十月,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杂文,针对当时封建伦理道德浸淫下的思想痼疾,针对那一时代的社会恶习,探讨父母应如何抵抗不良现象,教育子女。早在一年前,这位现代文学之父在其成名作《狂人日记》里,借狂人的口中石破天惊地道出“吃人的社会”的真相,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声。孩子,是社会的希望,面对变化了的时代,面对价值失范的时代,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坚守信仰,怎样做好一个父亲?黄梵的短篇小说《我们的信仰》,在简短的篇幅中借一个身为作家的父亲的经历,表现出当下社会中一代人对道德信仰的坚守和现实困境下的无奈。

小说《我们的信仰》中的父亲“我”,只因坚持不送礼的基本道德原则,就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小说开篇,宁静的家庭生活被身在外地的妻子打来的电话搅起了波澜。妻子的焦虑来自其他家长期末给班主任送礼之举,而当作家的“我”则憎恶请客送礼的行为,完全相信自己女儿的实力,断然拒绝去做这种事。送礼、走后门、托关系、找门路是现实社会生存法则的潜规则,是大部分随波逐流之人的行动指南。在这件看似普通的小事上,他坚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不愿与其他家长一样同流合污。仅仅如此,他遭到了四面八方的嘲讽和围攻。首先是妻子的不满,她知道评三好事后不光彩的内幕,想去贿赂班主任,被“我”断然拒绝后,搬来了救兵——住在南区的好友俞美。

这位邻居打着为孩子前途考虑的动听旗号软硬兼施,仍未能说服“我”。俞美在这里是作为“我”的对手出现的,她与“我”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无疑她是这个时代中世俗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俞美从人情世故的立场,以自己为例,认为事情真假难辨,为了孩子的前途,送礼得来的三好奖是值得的;而“我”则坚持求真,想让女儿堂堂正正做人,反被邻居们背地里讥笑为愚蠢、不食人间烟火,被当面诅咒“事事求真搞不好会下地狱”。坚持真相、不送礼这一道德信仰,是如此的艰难:“我”不仅要面对妻子沉默的谴责,“她的沉默在我听来,并不亚于窗外的雷鸣”;还要面对邻居的劝说和嘲讽,“那天,我很怕自己心肠一软就妥协了。”最后,知识分子道德良知的坚持还是在现实中碰壁了,在班主任开的装模作样的家长会中,女儿苗苗是第二名却没拿到三好奖,最后他心痛面对的是女儿满脸的泪水和对公平的质疑。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我”的家庭中已经倍感风雨侵袭,“我”需要承受来自亲人和邻居的压力,此篇小说更是透过家长会的这扇窗,为我们拉开了学校教育的一角。社会风气无疑已经投射到学校里,从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可见成人时尚对小学生心灵的影响;校方为家长们准备的观摩会则像一场集体参与的演出,“班主任早对效果十拿九稳”,学生们则激动地举手回答简单的常识问题,这样的作秀颇有时下的浮躁之风。女儿苗苗对此表现出的不屑态度,使她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当班主任发给那些送过礼的同学奖状时,作为有“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称号的老师,与社会现实生存法则在这里达成了共谋。

当丑恶之风如瘟疫般蔓延,作为有良知的个体在严峻的现实法则面前是该顺应还是坚守?法国荒诞派作家尤奈斯库曾以他的戏剧《犀牛》闻名于世,在这个戏剧中,当多数人异化成了犀牛,坚持真相的正常人反而成了异类。同样,在黄梵的这篇小说中,当社会风气普遍腐败之时,大部分人已随波逐流,坚守知识分子道德良知的“我”势单力薄,成了俗众的眼中的异类,被周围的社会环境不断蚕食、吞噬。最后,只能与女儿一起愤怒不公平的待遇,只能“陪着女儿流泪,和她一起沉浸在那团寒气逼人的黑暗中”。

黄梵的这部短篇小说,从父亲的角度,以家长会为中心事件,用丝丝缕缕的情绪之线将故事连缀成篇。可以看出,文本试图表现出我们这代人信仰坚守之难,力图多方面展示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因限于篇幅,局限在“我”对周围世界主观性的个人情绪的细腻描绘中。这些情绪体验,虽带有新鲜的诗意之感,却使人物的刻画流于象征性的符号,没能充分展开。尽管如此,整个小说从“我”的生活经历切入,反映出婚姻、社区、学校生活的相关方面,让人思考这样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既不想让女儿受伤害,又不想放弃道德良知信仰的“我”,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应该怎样做好父亲?对于信仰,是放弃信仰,顺应现实生存法则谋求利益;还是像鲁迅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猜你喜欢
良知信仰现实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良知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良知说话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