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2009-12-27 05:19戴丽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戴丽君

摘 要:现在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特别严重,许多未成年的孩子在爷辈们的教育下成长,这些爷辈们对孙子们爱之有加,忽视了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必要的道德教育;另外,爷辈们本身的教育水平与日益发展的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他们就给这些未成年农村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点。

关键词: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63-02お

自从2004年国务院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全社会对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道德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原因。

1 家庭因素

亲情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年龄偏大的祖辈们有“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孙子们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初期投入太大,又不能预测并保证效应,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监护人忽视 “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从小培养的,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就是这个最佳时期,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祖辈们灌输给学生的价值标准以及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各种榜样,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注意讲究一些——寓德育于言行中。 如果只把德育教育仅仅当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事,而不重视或忽视家庭教育,德育工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3)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

部分监护家长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辈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处于矛盾中;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父母等不良恶习。

2 学校因素

(1)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使德育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学校上层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出现了“学生的分,老师的命根”的怪圈,只要教出成绩好的学生,那就是优秀教师。这也在教师、学生意识中加深了“重智轻德”的观念。

(2)德育课落实不到位。

德育活动开展不够。在中小学阶段,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便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因为自身学校师资力量、德育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课时不足、教师水平有限。在有些学校的初一年级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因为考试的成绩不被列入总的排名,使得每到期中期末,都会有一些其它老师来“要课”的现象,更是大大削弱了政治课教学在胚芽观念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即便有的也只是让班主任代代,照本宣科,并没有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功效。作为主渠道的品德课得不到落实,可想而知在其它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除了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外,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下,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也很不够。一是缺乏对德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德育活动等同于课外自由活动,认为可有可无,甚至很多学校把“打扫卫生”等同于德育活动,足见德育活动开展的力度。二是由于害怕室外事故的发生,学校开展活动特别是室外、校外活动,基本上贯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尽量不开展。这样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做的很有意义的活动,几近乎停止。

(3)德育内容滞后。

德育内容存在脱离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詹万生主任介绍,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存在着倒挂、脱节、不必要重复以及在中小学衔接不好等方面的问题,“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爱国主义,大学讲文明礼貌”。 “文革”及其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是以政治运动为核心,实行的是“运动战”;现阶段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又不断提出或强调一些新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等等,实行的是“游击战”,这种局面使学校德育工作者感到“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德育工作难以落实。此外,德育教育还存在“高、大、空”的情况。从调查中了解到,留守儿童只有概念上的道德,其实际内容不了解,缺乏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性。有学生反映:“老师讲得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而“死记硬背”的情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尤其突出。小学生懵懂的时候就大肆灌输理论,死记硬背《守则》和《规范》。很多学生也反映即便学校偶尔有活动又不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每逢有此类活动便产生不重视或是抵触心理。

3 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在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双方不在身边,使其处于教育边缘的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在学校中,他们经常受到其它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其中而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对象思想成长的需要。互联网创造的是一种虚拟的环境,中小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增加了难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活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大气候,赌博现象普遍存在。“地下六合彩”、“压白板”等各种赌博现象遍布大街小巷,特别是农村,不少全家男女老少,整日混迹于赌场之中,更有甚者,老老小小都亲临赌场,爷辈们坐庄,儿孙们当助手等等。学生在上学路上都能看到一群群围着赌博的人。在调查期间,发现农村里见面的问候语也从“你吃饭了吗?”变为“买马中了没有?或今天出猪还是出的猴?”学校附近的赌场也是比比皆是,里面挤得水泄不通。只要你在农村住上个几天,这些都是可以亲身体会到的。俗话说:“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所有这些促使一些学生也养成了玩赌纸角、火柴等不良行为,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叫苦不堪。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也必将没有净土。

4 三者互动的道德教育机制缺失

从构建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长期以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也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越来越少的家访,“告家长信”代替了家长会,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减少。尤其是在乡村中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德育实效性差。要解决这个连环扣,就需要各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大人身上都有,这绝不是孩子影响大人的。现在我们不是要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好孩子的“过滤器”。因此,在农村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必行之举。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本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将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外中小学道德教育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世界家庭、学校、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N]人民日报,2004-03-23.

[3]@吴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简报教育发展研究部网

[4]@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