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这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策略。
一、树立一个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师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利用一切教育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我们要在保证每个学生都达到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发展途径,时时、处处、事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要去挖掘;学生身心发展有规律,我们要依据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第三,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一方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能从成人的角度评价学生;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发展速度不均衡,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生,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各自的成长档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纵向的发展性评价,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二、贯彻一个理念——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它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侧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第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不管学生的外貌、知识基础、思想状况、社会背景等如何,他们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我们要像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他们、像想念子女一样牵挂他们。第二,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要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搞好学科教学的同时,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明确一个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
全面:第一,就是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充分的发展;第二,就是教育教学要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协调:主要是指人的和谐发展。和谐有一定幅度和范围,是多种事物在保持特性差异和同种事物之间保持层次差别的基础上的符合一定“度”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状态,它以人的关系的和谐和人自身诸多方面的和谐为依托。和谐发展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人自身四个关系维度来展开。
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相协调。坚持为社会培养人、社会造就人、自然和社会服务人、人为自然和社会服务的理念,防止教育培养的人孤立于社会和自然之外和出现人与自然、社会脱节的现象,保证人与自然、社会连续的、良性的发展。
四、突出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系统。对教育工作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要根据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掌握一个方法——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既是科学发展观 的根本方法,也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根本方法。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工作的具体性决定了教师应该在“微观”层面上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比如,就课堂教学来说,我们要做到:在教学目标层面上,要统筹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也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教学内容层面上,要统筹好学科知识与人文知识、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知识的关系,将学科教学与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层面上,要统筹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好书,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即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在师生关系层面上,要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起“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要尊敬老师、欣赏老师,这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必然需要;教师要热爱学生、赞赏学生,这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要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等等。
总之,我们要增强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责任编辑:胡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