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建军 李鹏飞
山西省运城市委、市纪委针对反腐倡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假、空、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等弊端,建立了一批与反腐败形势发展相适应、与当地实际相吻合的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有效地破解了中央提出的“建立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这一重要课题,探索出了一条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
一个重要课题:反腐倡廉教育不能再“虚功虚做”了,现实呼唤“虚功实做”的有效载体
“反腐倡廉教育主题不突出,阵地不固定,形式不新颖,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有假、空、虚之虞。”这是运城市纪委、监察局在去年10月份开展的“百乡千企万民访情问策党风廉政建设问卷大调查”得出的一项结论。
调查显示,以往,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具体存在着内容空、形式虚,受众少、无重点,视野窄、效应弱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上面强调反腐败了,有的便开开大会、念念文件、讲讲重要性,长篇大论,玩文字游戏 ,拿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有的在报纸、电视上做一些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不痛不痒的宣传;有的出几本书、搞几个版面,或在墙上写几条公式化的标语就完事了;还有的记记笔记、抄抄心得,应付一下检查就行了。
如此“虚功虚做”,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而且使有的党员干部把廉政教育不当一回事,头脑中的廉政这根弦绑得不紧不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腐败现象久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群众的强烈不满,已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领域。”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2012年工作规划》强调,要“建立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面对群众的呼声和中央的要求,运城市委、市纪委认识到,廉政教育不能再“虚功虚做”了,而应上升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战略高度,作为一个紧迫的重要课题来破解。
一场生动实践:基地选址有特色,干部年内要修两课参四会,无故缺席要诫勉……
从去年10月起,运城市在市直和13个县市区建起14个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反腐倡廉教育的固定阵地和全新平台。
一、因地制宜建基地
精选教育场地。在基地选址上,不做硬性规定,不搞千篇一律,而是鼓励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教育传统、优势和特点,本着节约、实用、有效的原则,自主选定基地所在。建成的14个基地中,有的依托文物古迹,有的挂靠县级党校,有的建于公众广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新绛、河津和闻喜三个县市,则把基地设在具有特殊警示意义的看守所,使党员干部零距离感受囚牢中的沉重气氛,还把午饭安排在这里,让大家强烈感受因“一念之差”而带来的“一墙之隔”的巨大反差。
丰富教育内容。基地十分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鲜明性、全面性、系统性,在兼顾法纪条规教育、先进示范教育等基础上,充分挖掘纪检监察案件查办成果,重点展示一些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典型腐败案例,特别是大量选用当地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创新教育形式。基地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集为一体,既有发人深思的箴言,又有寓意深刻的漫画;既有勤政廉政事迹的图文展示,又有贪污腐化案例的音像播放;既有对党纪法规条例的知识培训,又有清官廉吏和为民楷模的事迹感悟。
二、健全机制管基地
健全教育机构。运城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配套制定了比较规范和严格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管理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将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纪检监察机关唱主角但不唱独角,积极协调组织、宣传、政法、文化、广电、财政、党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建设基地的强大合力。
强化教育管理。基地配套制定了一系列量化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把廉政警示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畴,并将参与教育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指标。
严格教育纪律。基地规定,接受教育时,不准请假,不准代替,不准带车,不准迟到早退,否则将视情节进行诫勉谈话或责任追究。对组织不力、敷衍应付的,追究单位一把手责任。新绛县政法系统三名领导干部因违规驾车参加活动,被诫勉谈话并暂缓宣布新任职务;某镇一副书记无故缺席廉政警示教育,在参与镇长选任时被县委“一票否决”。
在此基础上,运城市将开展警示教育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完善责任制年度考核办法,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情况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接受警示教育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考察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探索建立了“两课四会八规范”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全市党政机关和窗口服务单位的党员干部,按照“一天一个班,半年轮一遍”的原则,每年到警示教育基地上两次警示教育培训课。各单位每年在本单位“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室”组织召开4次党员干部“自警自省廉政勤政”专题民主生活会。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7个方面内容和对农村“两委”干部的行为要求具体化,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从政行为。
三、力求实效用基地
规范教育流程。基地创造出独到而有效的“十步曲”教育方法,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十个方面的系统教育,即一看图、二观影、三咏歌、四宣誓、五读书、六省身、七谈心、八写悟、九践行、十答题。
明确教育重点。基地在坚持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的基础上,将干部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工程建设、煤焦及矿产、组织人事、土地出让、司法等10个领域确定为警示教育的关键领域;将具有行政审批权、财务支配权、人事管理权、行政执法权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岗位确定为警示教育的重要岗位;把全市所有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尤其是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58岁现象”“28岁现象”,把那些即将退离领导岗位以及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员,确定为警示教育的重点人员。
拓展教育受众。基地在发挥自身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还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动廉政警示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了点、线、面立体交叉的教育大网络,努力把警示教育延伸、辐射、覆盖到各个角落。现在,基地的教育受众不仅包括党员干部,而且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和秘书,还包括退休干部、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
廉政警示教育还成为各县市区新提拔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必修课”,成为各项重点工程动工前必打的“预防针”。前不久,运城市公安局新近调整交流的政委和交警大队长们,各县市区村“两委”换届后新上任的“村官”们,河津市受过处分的170名党员干部……都到基地接受了警示教育。
运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赵建平告诉记者,从运城市的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到县乡的主要领导,全市每一个党员干部,人人都要在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这堂课谁也不能误,谁也不能缺!
一份欣喜答卷:发展难点有效破解,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煤焦反腐成效突出……
运城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运行近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基地为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不走或少走弯路,发挥了预防为先、防患未然的积极作用。受教育后,先后有11人主动上缴违规收受礼金10.95万元。今年二季度,该市涉及党员干部的信访量较去年基地建设之初的四季度下降了15%。
二是专项反腐成效突出。在今年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中,通过组织涉煤涉焦涉矿单位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使该项工作有了明显进展。短短时间内,申报人员由开展警示教育前的4名达到1259名;申报违纪款项达到245万元,增长了2倍多;清缴资金达到2.19亿元,增长了3倍。运城市还将警示教育融入“小金库”专项清理之中,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推动自查自纠“小金库”资金4437万元。
三是发展难点有效破解。河津市市长杨勤荣说,严打乱采乱挖、堵住“黑口子”,是河津的工作重点之一。以前,组建了100多人的稽查队伍,配备8辆车,投入400多万元的经费,还屡禁难止;相关部门接受警示教育后,现在只有20多人,1辆车,投入几十万元的经费,已基本做到“令行禁止”。
四是民生问题有所改善。通过廉政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思苦知足、见苦思廉、奉公为民,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截至7月底,全市党员干部在接受廉政警示教育后共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42.1万元。
五是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目前全市各基地的教育安排都基本到了几个月以后,许多原本不在计划内的垂管单位、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找到市纪委,请求予以插班安排。这一反腐倡廉的创新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许。市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40余人赴市警示基地参观学习后,表示:“这不仅是对执政党领导干部的一种深刻警示,也是对参政党的一种教育鞭策……”
六是纪检干部形象焕然一新。许多党员干部说,以前,纪检干部给人的印象是专门查人的。如今,纪检部门更加重视教育了,警示教育基地已成为一个触动神经的廉政大课堂,成为一个爱护党员、挽救干部的温暖的“家”。纪检干部一手抓查案,一手抓教育,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了。
运城市委、市纪委通过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廉政教育“假、空、虚”等弊端,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成功典范。但是,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项崭新的工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