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2009-12-25 08:53胡福如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刘伯承沃克语句

胡福如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为实现这一对话过程,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刘伯承手术前后超常人表现的语句整合相关资源,入情入境,在朗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发现、解疑、感悟,在读中实现师生与文本多维的对话过程,使刘伯承的军神形象逐渐清晰丰满,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人文性)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而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沃克医生,这一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抓住沃克神态和语言的变化这条线,进一步感受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同时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并逐步领悟。(工具性)

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3.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军神特质

导入: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沃克医生已经知道刘伯承他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军人。他和一般的军人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找一找看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让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归纳)

板书:拒绝麻醉 一声不吭 数清刀数

【抓住核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思路清晰,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要关注并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这里是经历第一个整体。】

二、 深入文本,切身感受军神毅力

直面刘伯承——

1.为什么不用麻药?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

(出示)刘伯承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刘伯承不用麻药,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刘伯承想:为了,为了,我不能用麻醉药。(口头练说)

【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在钻研教材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抓住这一空白点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然后再顺势出示相关资料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初步激发情感,有效提升对话的层次。既架设了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又增强了学生对文中主人公更为丰满的感性认识。】

这是刘伯承的人生目标,也是他能忍受巨大痛苦的动力。刘伯承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的。

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要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

所以沃克医生愣住了,问道:“你,你能忍受的了吗?”,刘伯承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能”,从这平静、简单的回答中,你们体会到了怎样的不简单?(足够的胆量、勇气、自信、决心)

刘伯承坚决不用麻醉药,这是一般军人不容易做到的。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刘伯承的坚强。

2.还有哪些语句让我们体会到,一般的军人做不到,他做到了?

(出示):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读这段话你第一感觉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你的第一感觉就是——疼或痛,这是怎样的疼呢?(锥心疼、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等)

这段话中有一个“疼”字吗?让我们再自由地读读这个句子,当你读到哪个词语的时候,你的心为之一颤?并在旁边写下你当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谈体会。

是啊!常人无法承受这72刀啊!可是,刘伯承他——读“一声不吭……”

3.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与刘伯承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真真切切地走近刘伯承。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片断,定格在“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上。手术台上的哪些情景给你印象最深?你又有什么感受?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更真切的感染,使语言学习丰富、生动起来。教师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的片段,使学生如临其境,同主人公“亲密接触”,再让学生把感受表达出来。然后,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他们的感受会随之加深。】

4.引读: 同学们,这可是没打麻醉的手术呀!刘伯承的这个手术可是做了整整三个多小时啊!

一刀,两刀,三刀, 引读:年轻人一声不吭……

四十刀,五十刀,六十刀,引读:年轻人一声不吭……

七十刀,七十一刀,七十二刀, 引读:年轻人一声不吭……

【此时反复的引读,学生与文本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学生的情有感而生,朗读便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真正引导学生走出了文本,又走进了文本。超越“文本”与回归“文本”得到有效和谐的统一。】

我们通过直接描写年轻人的词句走近刘伯承,读出了他的勇气,读出了他的坚强。

侧悟刘伯承——

1.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也作了大量细致的描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找出这些语句,体会沃克医生当时的感受,了解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沃克医生的五句话:

(1)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疑惑)

(2)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关切)

(3)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佩服)

(4)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惊讶)

(5)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敬慕)

体会沃克医生当时的感受,指导朗读。

2.从沃克医生的表现和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分别读好这些语句。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有特色的表达方法——侧面描写。既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又注重了工具性,使两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3.师引读描写沃克医生的语句,再次感受刘伯承在手术中面对的巨痛。

师引读:

(1)因为沃克医生知道不用麻醉药在手术中将要面对的巨痛,所以当刘伯承拒绝麻醉时,他惊疑地对刘伯承说:——

(2)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也一反常态地双手颤抖起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刘伯承所要忍受的煎熬,所以他关切地对刘伯承说:——

(3)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沃克医生告诉刘伯承手术中他其实一直绷着一根弦——

(4)当刘伯承还能勉强一笑告诉他一直在数他的刀数时,他太惊讶了,他吓了一跳——

(5)当刘伯承准确地告诉他三个多小时的手术一共72刀时,他再也忍不住了,他不禁——

4.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这样一刀又一刀数清刀数的特殊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所以他不禁失声喊道——

(1)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失声”)

(2)这段话连用了三个什么标点?你们知道表达了什么感情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3)钢板有什么特点?(坚硬)刘伯承的什么像钢板一样坚硬?板书:意志如钢

(4)像他这样坚如钢铁、毅力超凡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人,是军人当中的骄傲!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5.正是刘伯承将军的惊人表现,才使沃克医生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沃克医生的这些变化,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刘伯承将军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叫侧面描写,也值得我们学习。

6.刘伯承爷爷虽离我们已很久了,但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和具有远大理想的品质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也来表达一下心中的敬意之情吧!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这是从部分又回归整体。这是一种“超越”之后的“回归”,是“螺旋上升式”的回归。至此,刘伯承这一军神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头脑里就完全建立起来了。】

三、 整合拓展,提升丰满军神形象

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因为这次手术。老师在课前上网还了解到(出示这段话):

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他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他与华东野战军合作,指挥百万雄狮下江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2.人们对刘伯承还有很多尊称“编外参谋”、“教书先生”、“武神”等,每一个尊称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一查,找课外书读一读。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知识的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这里抓住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刘伯承。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刘伯承

板书设计:

20军神(刘伯承)

沃克医生:冷冷 愣住了吓了一跳失声喊道

刘伯承:拒绝麻醉 一声不吭数清刀数

(从容镇定意志如钢)

猜你喜欢
刘伯承沃克语句
未来科幻城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快递爱情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刘伯承倒穿鞋甩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