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文章借课本中的典范文本,分析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技巧,并指出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形象塑造性格心理情节发展
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中说,对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要把他们“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品写人物转变的渐进性和艰巨性,转变过程不能太突然了,既不能“下陡坡”,也不要“上陡坎”。应当让人物的转变有一个“踩刹车”或“催油门”的过程,且要有充分合理的“诱因”,也就是让读者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那么,如何写人物的转变呢?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写出人物态度的渐变过程和诱因
人物的态度是人物对事情或他人的看法。人物态度可能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出现转变,但是要把渐变过程展示出来,并交代诱因。如都德《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原是个毫无学习兴趣、懒惰贪玩、思想幼稚的孩子。不仅天气暖和晴朗、画眉婉转唱歌有吸引他的魅力,甚至连普鲁士敌兵在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操练,也让他觉得这比学习分词用法有趣得多。可是后来,当他走进“最后一课”的课堂,亲自感受到同学、郝老头、从前的镇长甚至是韩麦尔老师等人在上“最后一课”时那种伤感忧愁下的严肃认真后,他终于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于是态度变得端正了。认真听讲,不但内容“全都懂”,而且奇迹般地感到“挺容易”。最终他认同了韩麦尔先生的话:“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小弗朗士由厌学逃学到乐学恋学这个转变过程是充分的、诱因是充足的。如果没有他亲自感受“最后一课”的环节,那么他的“由坏变好”便让人难以接受。
二、写出人物处境的渐变过程和诱因
人物的处境是指人物所面临的境遇或境况。人物处境是人物获得他人及社会认可的体现,也是人物自身价值的体现,它的变化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之一。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由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到在人们年终祝福时凄然死去的乞丐,其处境的转变何其大,但读者读后并不感到突然。因为作者在这中间作了必要的交代和情节铺垫:死了丈夫的祥林嫂在四婶家做仆人,却突然被婆婆抢回去卖到贺家坳:抗婚不成的她只好死心塌地地跟贺老六过日子,没想到贺老六死于伤寒后,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孤身一人的她又被大伯赶走。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后祥林嫂无依无靠,只好又回到四婶家。但是手脚已不似先前那般灵便、记性也不好了的她自然不能让东家满意了。再加上被剥夺了祭祀权、听信了柳妈的鬼话、遭到鲁镇人的奚落,她的精神防线全线崩溃了,于是,变得痴痴呆呆的她被赶出鲁家,沦为了乞丐,就是必然了。
三、写出人物行为的渐变过程和诱因
行为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人物行为可能受情绪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在描写人物形象的转变时,也同样不要让人物的行为阴晴不定、喜怒无由。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初次进贾府回答贾母读何书时说“读《四书》”。后来回答贾宝玉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却说“不曾读书”。前后回答有巨大的差异,是有一个过程和诱因的:那就是贾母给她的一个软钉子——贾母答林黛玉的问题“姐妹们读何书”时回答“些许认得几个字,不过不是睁眼瞎罢了”。因为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贾母对黛玉的回答不满意,谨小慎微的黛玉当然不会不察觉。于是,她第二次的回答便低调得多了。如果没有这个情节,则显得林黛玉反复无常:有了这个情节正好表现了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
四、写出人物性格的渐变过程和诱因
人物的性格是人物在立身行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由于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因此人物的性格会不断受到周边环境或他人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但是在写人物性格的转变时要突出诱因的影响而使之呈现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是个安于现状甚至有点懦弱的男人,但是后来成为持枪杀人、落草为寇的梁山英雄,性格的巨变,这得益于作者对此作了充分的情节铺垫,使得这种转变的诱因充足:生活得好好的他,因老婆被高衙内看上而从此噩运连连。误入白虎堂,吃冤枉官司,发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山神庙杀敌。被逼造反的林冲形象终于丰满起来了。
可见,高明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会把人物放在特别设计的情节中去“拷问”,会用情节去推动人物的转变过程,会用情节去展现人物的转变诱因。
作者简介:谭志永,湖北省巴东县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