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

2009-12-24 10:48
黄河 2009年6期
关键词:哈瓦那古巴当代艺术

刘 淳

写在前面

哈瓦那是古巴首都,是古巴政治、文化、经济和旅游的中心。

哈瓦那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一年四季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有“加勒比海明珠”之美誉。哈瓦那迷人的热带风光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旧城古老文化与新区的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巨大反差给人以震撼,独特的加勒比风光和西班牙建筑使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产生一种错位的美感。

哈瓦那老城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宝库,它拥有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1982年,哈瓦那旧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121个“人类文化财富”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班牙殖民时期修建的卡瓦尼亚城堡至今仍然保持着每晚9时鸣炮的传统。还有,被誉为“星座下的天堂”之称的特洛皮卡纳露天剧场,终日上演着独具古巴特色的热带土风舞。

当年,《美丽的哈瓦那》这首歌,在特殊的时期曾经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使我在童年时代知道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外还有个社会主义国家叫古巴。歌词中“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祖国像太阳,生活像彩霞”曾使我们这一代人对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土地有过美好的记忆和向往。如今,当我踏上古巴的土地置身于哈瓦那时,当我真实的面对哈瓦那的街道、建筑和那些不同肤色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时,一种转向、混沌、模糊、荒谬和错位感油然而生——现实就在我的眼前。当然,使我感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是,“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将给古巴、给哈瓦那带来一种震撼和冲击。

我有幸被邀请前往哈瓦那,参加这个展览的一系列活动。

2009年10月24日,收到手机短信:“由程昕东策划的‘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即将在古巴国家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汇集中国当代艺术精华,必将在拉美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敬请关注。”

2009年10月25日晚,我从湖南参加“艺术长沙”活动回到太原,走出机场,手机有短信提示:“参加由程昕东策划的‘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览的代表团计36人,由艺术家、中外媒体、收藏家、美术史家和各界代表等组成,将于26日前往哈瓦那参加活动。”

我意识到,我们将要出发了,心脏跳动开始加速。

2009年10月27日傍晚,中国当代艺术家、批评家和收藏家一行30余人从上海出发,经过30多小时的飞行,绕地球半周,行程1.7万公里,终于来到美丽的哈瓦那。

哈瓦那:在午后的阳光下笑了

踏上古巴的国土,我才知道,2009年对中国和古巴来说,意义非凡。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而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也迎来了她革命胜利50周年的纪念日。

2009年10月28日凌晨,手机又有短信显示:“参加‘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同志们已于昨晚顺利到达古巴哈瓦那,大家迅速被加勒比的热情所感染。欢迎晚宴在古巴欢快的音乐中举行,大家频频举杯,陶醉在哈瓦那梦幻的夜景中。”

其实,古巴之行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决定了两国之间的某种“血缘”关系。毫无疑问,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对于社会主义古巴来说,不仅仅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重要的是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全球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一定会给古巴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高歌猛进。

10月31日,在古巴电视台转播中央电视台4频道的节目中,报道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降温的消息,北京气温骤降,天空大雪飘舞。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加勒比海岛上的古巴首都哈瓦那却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3摄氏度。这天下午,人们冒着高温涌向国家美术馆广场——这里汇聚了数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广场上巨龙狂舞,雄师欢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中国传统的武术表演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节日气氛,古巴人表演的“中国功夫”在烈日下犹如风吹大片麦田,掀起一阵阵热浪。由中国著名国际策展人程昕东策划的“北京—哈瓦那,新中国艺术革命”展,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于当地时间下午4时在古巴国家美术馆隆重开幕——38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向古巴观众展示了来自中国最真实、最具活力的创造。古巴文化部部长、中国驻古巴使馆大使及古巴国家美术馆馆长等重要人物参加了开幕式。策展人程昕东在开幕式的致辞中开心地笑了,一如哈瓦那午后的阳光,在晴朗的天空中清澈透明,给人以足够的温度和热量。

下午5时,古老庄重的古巴国家美术馆一层展厅灯火辉煌,38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三代艺术家的油画、雕塑、摄影、装置、录像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布满整个展厅的墙壁和空间。中国和古巴人民最熟悉的毛泽东标准像引领观众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巡礼——这是首次、也是第一个在拉美及古巴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俸正杰、李季、李路明、卢昊、祁志龙、隋建国、王广义、汪建伟、魏光庆、徐一晖、薛松、杨千、尹朝阳、展望、钟飙、左小祖咒等艺术家的作品在展厅集体亮相。其中方力钧的巨幅版画《游泳者》、岳敏君的《夏日笑声》、王广义的《大批判—珍宝岛》、魏光庆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薛松的《切•格瓦拉像》等作品强烈吸引观众的目光,乐敏君的《夏日笑声》中,那些“傻笑的人”对着古巴观众毫无忌讳地傻笑,古巴观众面对画面上“傻笑的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什么而发出笑声。方力钧的巨幅版画《游泳者》,描绘了一个人在水中高声吼叫、奋力拼搏的情景,这个泳者到底是最后的挣扎,还是在挣扎中做最后的拼搏……古巴观众在巨大的版画作品前停下脚步仔细观赏并长时间沉思。策展人程昕东在展览前言中的叙述准确而精辟,概括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他这样写道:

“毛时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加速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艺术家们开始了相对自由的艺术实践。质疑主流和经典;尝试各种现代主义的美术运动……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中国当代艺术随同中国社会现实、人文语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各种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得以融合并实践。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追求自由表达、呈现内心体验、关注生存状态、寻找新的身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判断,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掀起波澜。中国当代艺术已成为世界艺术发展中一股强大而独特的力量;这是中国现代文明的结晶!”

在明亮宽阔的展厅中,在拥挤的观众和他们的眼光中,我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给他们以全新的感受——我相信,那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国驻古巴使馆大使在展览大厅长时间停留,行走、驻步、观赏、思考。策展人程昕东陪大使在每一件作品前认真解说。并且,不时将艺术家拉到大使身边:介绍、握手、解释作品、合影。在我的视线中,大使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笑容满面——大使在观赏中思索,在思索中观看。在古巴观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对他是第一次,此刻,面对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展出,大使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呢?

大使乘一辆黑色“奔驰”离去时,哈瓦那华灯初上。

汽车在夜色中慢慢消失,美术馆门前的巨幅展览海报在眼前显现:“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海报上红旗飘飘,给人一种鼓舞和力量。

手机再次传来短信:“‘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开幕典礼在古巴国家美术馆隆重举行!巨龙飞舞,雄狮奔腾……哈瓦那震动了!巨大的美术馆前广场被各路参观者挤得水泄不通!冒着满身大汗的古巴文化部长身高两米连翘大拇指;第一次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驻古大使连声说好!哈瓦那彻底地被征服了!自豪与欢乐让我们参展代表团举杯互庆!今晚定是不眠夜……”

古巴国家电视台在当天晚间的新闻报道中说:“北京—古巴,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在筹备期间得到古巴及中国文化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古巴驻中国使馆、中国驻古巴使馆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给予积极配合和各方面支持。古巴国家电视台对展览给予连续报道,展览引起了强烈反响,与持续的高温一同在哈瓦那大街小巷穿行,带来阵阵热浪。

哈瓦那的夜晚是美丽的,随着夜幕降临,白日的繁忙逐渐停止,许多街道上,酒吧的喧闹刚刚开始。伴随拉丁音乐和热带土风舞,人们彻底陶醉在夜色中,心甘情愿地让朗姆酒将自己暂时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享受时光。我与策展人程昕东在酒吧举杯庆贺,我知道,这位策展人以他职业的敏感和义无返顾的精神,多次往返于北京和哈瓦那,为展览如期举行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程昕东,为你祝贺!

夜色中,海报上那面象征“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的”的红旗,依然迎风飘扬。

中国当代艺术:在风浪中前行

2009年11月1日清晨,手机又有短信传来:“‘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让古巴沸腾!昨晚卡斯特罗家族核心代表人物俱参加了开幕式并与大家共进晚餐,共同欢庆,久久不愿离去……今天古巴国家媒体均以头版推出!美术馆内观者如潮……参展同志们每到一处‘中国、中国欢声四起,并被要求签名留念!……在加勒比海风的轻拂下,大家欢乐地陶醉在古巴的美丽景色中,享受着这里独特的万种风情……”

展览在哈瓦那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确让古巴观众眼界大开。我想,本次展览是古巴观众和艺术家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最好时机。此刻,我陷入一种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回顾与再思考中……

众所周知,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的动荡与文化的变革中艰难前行。当我们走出20世纪站在高处回望过去时,我们似乎看到苍茫的暮色中100年的天空上烟云依然浓重,它迫使我们去反思中国社会在过去100年中的危机和动荡给艺术以怎样的影响。应该说,20世纪的中国艺术从一开始就诞生在社会深重的苦难之中,因此从最初就拒绝了视觉愉悦而行走在崎岖艰难的路上,在沉重的现实中喘息与挣扎。由于近代以来接连不断的内忧外患,使得中国有良知的艺术家心甘情愿以此为创作基点,无论是救亡还是启蒙,艺术在中国艺术家的心目中从来都是“有用”的,因此它有了沉重的负载,所以它的负担如此沉重。可以这样说,苦难和危机造就了中国现代艺术,与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锲入人生、社会,希望起到改造社会和国民的作用。这样的思想和观念使中国艺术成为社会人生的一面镜子,并且传达着中国社会与实际社会的欢乐与悲哀。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方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高于一切,艺术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艺创作的主流,赞美时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所有的艺术作品中成为唯一标准。10年“文革”,政治统帅一切达到极为荒诞的程度。

中国的改革与开放,激活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1990年代以后,新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中国当代艺术正是当代精神处境的真实反映。

今天,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一个空洞和抽象的概念,而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正在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从艺术史的角度考察,当代艺术是指二战以后观念艺术为主导的艺术思潮,同时,它又是一个庞杂的思想和社会体系。也包括在哲学上的后现代思想和市场、展览、策划和机制等。当代艺术要求打破生活与艺术、艺术媒介自身、艺术创作过程的所有传统界限,当代艺术是一种艺术史上的价值革命。如今,当代艺术早已不再把艺术家自己的情感作为艺术的主要目的,而是把各种形式的艺术实验作为艺术的目标,比如政治、文化和思想等有关的实验。当代艺术的特征是它的独立性、实验性和社会批判性。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价值已经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得以实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其实,就是个人价值与自由选择得到前所未有的实现。从当代艺术的角度说,艺术对既定的政治社会提出问题,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捍卫艺术自身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挑战传统审美陈规,推进人类思想进程。尤其是对政治与社会保持一种疏离与批判的态度。当代艺术就是艺术对政治社会的批判。在中国,由于当代艺术与政治之间潜在的对抗关系,所以导致官方对当代艺术在接纳程度上必定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因此,对政治社会的批判,注定了与官方意识形态在本质上的对抗与冲突。

以我个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我以为,“当代”这个词可以解释为当下的或正在发生的,它不是时间的概念,而是一种类型的概念。从作品的特征上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它的独立性、实验性和社会批判性。应该说,从21世纪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在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之后,其实验性才是判断其价值的唯一标准。

当然,当代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够直接表现、再现或描述一个事件——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切入一个当代社会中的任何问题,比如性别问题、种族问题、身份问题、环境问题和宗教问题等,都可以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进行实现。而且,它的宽度和广度,以及其中的表现力,是传统绘画与雕塑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另外,当代艺术还在其无限的可能性中试图寻找一种非艺术的社会形式和日常生活形式,不断拓展语言的边界和领域。

“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和概念。它已经具备了与传统艺术保持对立的身份和姿态。所有这一切,都决定它需要对现存的一切重新定义和审视。尤其是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以视觉的方式介入现实,以此来反思并批判现实。

艺术作品在它的时代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是“当代艺术”的特征所在。尽管当代艺术在中国发生的时间不算长,但与现代主义艺术相比,当代艺术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独立人格和探索价值;在社会形态上,它打破了一元化的传统创作机制;在学科建设上,它确实推动了向多元方向的发展。其实,当代艺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与艺术互动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视野极大开阔。艺术与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今天,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着经济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业,当代艺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正经历着严峻考验。当然,这种考验不仅仅是艺术市场,还有学术上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以及观众对它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其实,从遥远的加勒比,从“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回望中国当代艺术,我发现,当代艺术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活力、最具力量和贡献的开放性的艺术方式。在其并不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显示它特别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

展览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无论对策展人还是中国当代艺术,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在大风大浪中永不回头!

程昕东:在东西方文化中穿越

回国途经巴黎戴高乐机场等候转机,手机短信继续传来:“带着古巴人民的依依不舍,参加‘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同志们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旅程!多少美好回忆,多少刻骨铭心全都化成祝福与期待……再见,哈瓦那!”据说,这种群发的短信经过北京“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的技术处理之后,再以2万余条的数量发向世界各地。

在戴高乐机场空旷的候机大厅里,程昕东的影子不断在我眼前跳跃——他的幽默和永远没有疲惫的笑声,还有他内心深处义无返顾的勇气不断涌现出来。其实我非常清楚,“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为古巴观众创造了一个通过作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机会,在中国与古巴的文化交流史上实属首次,这是程昕东的贡献。他是一个真正行走在中西方文化间的使者——一个卓越的文化使者。

2009年春夏之交,我曾在台北、在威尼斯与程昕东两次相遇,在威尼斯的San Senvolo岛上,风从水上吹来,他的话语和威尼斯大运河的浪花一样,在耳边飘来浮去。夜晚,他请大家喝酒,30多人坐满一间餐厅,各种西式菜点和酒水摆满餐桌,使人食欲大增。昕东主动出击,酒喝得大胆而热烈,到后来,他干脆举杯逐一敬酒,说话的音量随酒量倍增。以至于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音乐声中举起了香槟酒瓶,随时准备砸向与他同样愤怒的陌生酒人。那一次,这位“白脸帅哥”的举动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有人问我如何形容程昕东,我不假思索地说:他像阳光下的大片麦田,光芒四射。那时,巴黎并没有阳光,天空阴暗,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程昕东,196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安吉,1985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北纺织学院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应该说,法籍华裔著名的国际艺术策展人程昕东同时也是艺术经纪人和出版人,在过去的10多年中,他经常在中国与世界各地穿行,曾任巴黎法兰西画廊驻亚洲首席代表。从1993年开始,他多次策划中法艺术的交流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地举办过数十个画展,在欧洲许多国家策划不同规模的艺术展,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2001年,这位常年穿越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使者在北京创建了“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这个机构下设画廊和出版公司。以后,又在北京798艺术区继续扩展,建立了“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2”和“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3”,使其成为北京非常重要并具有影响力的画廊之一。在程昕东看来,他所建立的艺术空间只有一个点——艺术是流动的,所以他的艺术空间也是流动的。他要做的事情是,把中国的当代艺术带到全世界,把全世界的艺术带回中国,让中国观众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世界上最好的艺术作品。

程昕东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间的交流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这些年,他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如2003年在法国巴黎的法兰西画廊举行的《失忆与记忆——张晓刚个展》在巴黎引起极大反响。2001年的《罗丹——思想者,中国巡回展》在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学院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地展出并获得成功。《是我,是我们——岳敏君、方力钧、张晓刚作品展》在巴黎法兰西画廊再次获得成功。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法国绘画大师苏拉热十年绘画展》,在北京和台北引起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程昕东曾连续8次携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其中,将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达利的雕塑《有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恺撒的雕塑《大拇指》、雷诺的《红色聚宝盆》、阿曼的雕塑《维纳斯与大提琴》等闻名于世的作品成功落户上海。近年来,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他人无法代替的贡献!

他是把中国当代艺术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

2007年,正值中俄文化交流年,程昕东率领43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奔赴俄罗斯,在俄罗斯特列恰可夫国家美术馆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中国当代‘社会艺术”大型作品展。在程昕东的召唤下,艺术家以新的视角表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话语“社会艺术”,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展览在以往的中俄交流史上属首次,使俄罗斯观众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欣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意义非凡。

2008年,一个声势更为浩大的“北京—雅典,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希腊雅典举行,该展集中了40余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其中“政治波普”、“身份互换”、“都市建构”、“传统与当代”、“社会消费”五大部分的展示使希腊观众认识到当代中国。通过展览,使希腊观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009年的“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向古巴观众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是自1960年中国与古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古巴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中国艺术作品展。它将是古巴人民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好时机。同时,对提升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中国当代艺术在拉丁美洲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

昕东安静悠然,细腻亲切,有着优雅俊朗的绅士风度。但他内心深处却犹如一部巨大的音响,多少年来,在广阔的天地间迸发出无限的音量,在天地间回荡,浩气直冲云霄。

昕东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国际视野开拓着大片荒芜的土地。若干年之后,他被誉为最具经验的“国际策展人”和“艺术经纪人”,将中国当代艺术大幅度推向世界舞台。那些装满奇思妙想,那些奇谈怪论,那些不着边际的想象通过他的精心策划逐一变成现实。于是,世界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

昕东有着一个天生俊俏的脸膛和让人赞叹的身段,着装打扮,让人感受到一种不拘形式的超然之美。每每相见,头发总是精心梳理,配上一身典雅的外套,夺目而脱俗,在微笑中发出巨大的能量。无论对人对事,他总是保持着兴奋,情绪永远处在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昂状态中。因此,所有的人在他周围都会处在一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狂妄中。

昕东年少之时,头顶青春躁动,怀揣燃烧梦想,奔赴巴黎,将自己的追求付之于实际行动。阅读昕东,总是被他的气息裹挟而去,总是被他那难以言说的表现力带向天边远行。与他相处,总能感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风急雨浓,酣畅得让人头晕眼花。闭目沉思,似乎行走于天地之间,让人感叹万千!他的言谈举止,绝不是传统的效仿,而是经过时代的冲洗所形成独特的个人方式。现实中的昕东,很多时候你没法评价他的对与错,只有喜欢或者不喜欢,其余的一切解释都是多余和浪费。

他用自己对艺术的真诚和义无返顾的精神撞开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艺术大门。

昕东张扬,但内心潜藏着巨大的豪情——高歌猛进。

昕东善于思考,每每面对一件事,都是他灵魂的一次远行。

昕东有一个疏朗如天空的心境,清新而灿烂,好似万里无云的高空。

昕东已经行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里边潜藏着一种油然而生的才情,像大片麦田,在阳光下耀眼,透明而辽阔。

昕东的大脑一直在行走,他的身体一直在思考,甚至在思考中不断改变自己。我深知他一直在进步。在我的内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昕东永远是凌厉而儒雅,柔软而坚强的。我以为,他真是一个率性恣情的艺术家。

昕东有自己的思想、态度和立场,这就使他常立于不败之地又深得人心,因此为他人称道。所有这一切,缘于他开阔和疏朗的内心,就像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洒向夜空的香槟。

程昕东走过了一条与中国当代艺术一同成长的坎坷之路。应该说,他是一个开拓者,他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义无返顾,其中塞满欢喜和泪水,那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如今,程昕东的名字在北京、在中国、在西方文化艺术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当代符号。精力旺盛,体力超人——他确实在不停的奔波中打造了一副好身板。他经常说:“中国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熟悉昕东的人经常开玩笑说:昕东是北京的PARTY王后,还有人说他是“妇女杀手”……这一切并没有褒贬之意,仅仅是一种评价,真正的程昕东永远热爱他的事业,终日坚守他的岗位。并且,在其中不断挖掘新的元素,不断展示新的惊喜。也许,在他的世界里,每一天都会有奇迹发生。

结束

在哈瓦那短暂的一周即将结束,大家在疲惫中打点行装准备返程。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触——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当我们站在古巴的土地上回望中国,或许对古巴有了更清新的认识。手机再次传来短信:“卡斯特罗的斗士气概、切格瓦拉的浪漫魅力、海明威的孤傲放浪……让参加‘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同志们面对当年诞生《老人与海》伟大作品的加勒比海湾浮想……国家宣传机器破天荒第一次历史性地连续滚动播报展览信息!美术馆参观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古巴人民深知一个历史事件正在发生。华人华侨扬眉吐气,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哈瓦那疯狂了……”

仅仅一个艺术作品展,就能让古巴人民深知一个历史事件正在发生。这决不是策展人的胡言乱语,而是在“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哈瓦那在觉醒,古巴在觉醒。因为,我在展览大厅古巴观众的眼睛和表情中,看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促动、受到震撼,我感觉到,中国当代艺术正像一个号角催人奋进。

也许,“北京—古巴,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价值就在于“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意义也在于此。

当波音777大型客机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一瞬间,乘客鼓掌欢呼——这是安全抵达和解除疲劳的欢声。走出机场,北京阳光灿烂,大雪早已融化,尽管时差反应强烈,但我依然无比兴奋。我在想,中国当代艺术经过经济危机之后,正在恢复体力,并以健康的姿态迈出崭新的步伐。

正在这时,手机传来短信:“参加‘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展的所有同志们已于今天中午顺利回到祖国怀抱!带着时差与兴奋,想必最近两天他们会好好休整……本次活动总策划程昕东再次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收藏家、媒体、赞助单位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所有为本次活动付出心血和关心的朋友!革命继续!”

手机上的短信,被阳光照射得刺眼而难以辨认,看道它时,内心生出一种感动。

程昕东引领我们从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我们的视野被扩展,我们的信心被增强。我坚信,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拙文完成之际,北方下起大雪,连续数日难以出行,每日在网上打发时光。一日,忽见一条消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罗中立任院长,他在成立典礼上致辞时称:“中国当代艺术院的学术及电脑定位于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为根本,立足于当代,秉承多元化的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构建能体现时代创新精神和当代文化维度的价值评判体系。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在研究、创作、推广等方面以全新的方式展开。”

这是一条好消息。

与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朋友一样,我的内心获得一种欣慰。

北方大雪纷飞,我的思绪却依然在加勒比,在美丽的哈瓦那。

猜你喜欢
哈瓦那古巴当代艺术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古巴斗鸡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