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探讨

2009-12-24 10:48黄玲芳苏叶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知识点智能

黄玲芳 苏叶兰

一、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也是建立在多种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能提供并激活适合个体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的具体过程

1.以单个多元智能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知识点教学过程

对应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过程,以单个多元智能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分为“活动设计—活动定向”、“指导活动—活动学习”、“活动评价—活动自评”三个主体阶段,而开始的学习目标确定和最后的活动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学习目标,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目标了。这是整个活动设计的根本前提。活动目标的设定要考虑的因素有:影响教学和学习的学生各方面的特征和学习目标。

(2)活动设计—活动定向:这一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的多元智能学习活动,主要设计元素有活动任务、学习方式及操作步骤、组织形式、交互方式、学习成果形式、活动监管规则、角色和职责规划、学习评价规则和评价标准等。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学生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这是多元智能教学的核心思想。学生只有用适合他们学习风格和特长智能的学习方式才能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就同样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智能类型的活动任务,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偏好。

(3)指导活动—探索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多元智能教学过程的核心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指导整个活动场面,而学生则进行各自的学习活动:根据不同多元智能活动类型,教师需要不同的活动组织形式,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的方面。

简单活动:一般让学生单独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高效地学习新知识,锻炼自己的特长智能,而教师在需要时适时地加以指导,辅助学生活动。

复杂活动:较为复杂的活动,需要多名学生协作完成,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特长智能,从而能够在活动中负责不同的模块,发挥各自的优势,协作完成活动任务。

项目活动:对于更加复杂的项目活动,可能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智能,这是锻炼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式,而且项目活动往往具有比较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项目活动中,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判断和作决定,只有碰到困难时才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和查询资源,或者就某一个问题提供支架性的帮助。

(4)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在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学生自己也要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做自我评价,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口头评价:对于比较简单的活动,教师只要在仔细观察之后给予口头表扬或建议即可。

书面评价: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活动,且有必要计入学生学习档案的,教师需要对其作出书面评语,给予书面评价。

档案袋:对于特别复杂的活动,且具有较长的活动周期的,需要用档案袋来记录学生的作品成绩,而教师则要根据档案袋来详细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是在活动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活动后的总结性评价。活动中的评价可能只是简单的判断,但这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活动行为,及时纠正错误或改进方法。活动后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5)活动反思: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反思:学生是多元智能活动的主体,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智能应用情况进行反思,其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写日志、总结等等。

教师反思:教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据此反思自己的活动设计效果。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用调查表的方式,对每种智能的教学运用情况进行统计,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及不足之处。

2.由多个知识点教学过程组成的系统多元智能教学过程

知识点是教学的最小单位,教学内容是单元课程的知识点,但要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教学的系统连接,所以知识点的学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结形成系统的教学过程,从而完成一个单元或整门课程的学习。以多个任务为中心的概念构图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程的教学为目标,它包括多个以单个任务为中心的概念构图教学过程及教学档案、学习档案整理活动。

多个知识点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活动目标的统一性

这一点要求每个知识点活动目标都要统一于大的单元目标,而不能是凌乱不堪的。

(2)活动的连贯性

活动的连贯性要求每个知识点活动应该前后衔接自然,每完成一个知识点学习活动都应该是朝单元目标迈进了一步,从而有效实现整个单元教学目标。

(3)活动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则强调整个单元活动教学过程的完善和全面,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各个方面的要求,从而比较彻底地实现教学目标。

(4)活动过程的反思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教师通过反思能够改善教学技能,增加对学生智能特征的认识。而学生通过反思能够完善知识建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总结学习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得成长。总之,反思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共同反思,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过程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多元智能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尽量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的多元智能自然流露。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关注的不再是教师怎么教学,而是学生怎么学习,为学习者创造尽量宽松自然的学习情境。

3.信息技术与多元智能的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很好地融入了学生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工具,进行有效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本身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两者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学习。

4.打破了学科地位不平等的局面

任何一种智能都可以成为学习的途径,比如擅长空间智能的学生用图画来表达一个故事,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不仅仅是通过枯燥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这样一来,传统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的音乐、美术就可以上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了。

5.教师要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在多元智能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就隐含着他们的智能特征,而最常见的学习表现可能就隐含着他们的特长智能。学生的智能特征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来对他们实行量体裁衣的教育,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从而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智能分布特征和智能特长,这是多元智能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6.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多元智能教学要求教师、学生、家长等都能够参加到评价中来,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针对多元智能,对学生进行多元立体的评价,即不仅仅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评价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做到评价个性化,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智能特长。评价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也将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念和思维,从而使我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结合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教学,不断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提供并激活适合个体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军征,刘志华.对我国当前教学设计模式分类观点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4(3).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知识点智能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