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燕
[摘 要]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人名录》不愧是一本南昌起义人物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但笔者在认真研究该书后,发现了一些不妥之处,特别是关于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的介绍,就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故撰写本文商榷。
[关键词] 女兵 名录 探讨
1987年版姚仁隽编著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人名录》(以下简称《人名录》)一书编写得比较成功,具有很大的研究参考价值。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资料来源依据一一细列于后,便于后学者查考,不愧是一本南昌起义人物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但在认真仔细的研究此书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妥之处,如南昌起义女兵名录不全,特别是关于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兵的介绍,就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把我的一些初浅的想法写出来,以供有识之士研究鉴别。
一、关于女兵名录的考证
1.资料来源依据欠准确。
在《人名录》的P61-P63共介绍有女兵15位,即彭漪兰、彭援华、胡毓秀、谭勤先、王鸣皋、褚志元、曹泽芝、黄直纯、杨庆桂、杨庆兰、周铁忠、周开壁、陈觉吾、孙苹非、周月华、方晚成,这15位女兵的介绍除了少数几个如彭漪兰、彭援华、胡毓秀、谭勤先外,其他的基本上就一句话介绍“武汉军校女生队学员,南昌起义部队中第一批女兵之一”,而资料依据则除了杨庆兰之外,其余女兵都标注依据自胡毓秀的回忆文章《第一批女兵》。
但我一一查证之后发现,在胡毓秀的回忆文章中,提到的女兵仅有:彭漪兰、彭援华、胡毓秀、谭勤先、王鸣皋、褚志元、杨庆兰、陈觉吾,也就是说只有8个人;而杨庆兰的回忆《参加南昌起义的经过》一文中除了本人并没有提到其他的女兵。这样一来,在《人名录》提到的:曹泽芝、黄直纯、杨庆桂、周铁忠、周开壁、孙苹非、周月华、方晚成就都没有了资料依据。她们的名字从何而来?我试图与《人名录》的作者取得联系,但因故一直未联系上,但这个问题一直悬在我的脑海中。
2.该列入的人员未列入。
实际工作起来发现女兵们的资料确实非常难以查找,考证起来非常困难。但在经过大量的查阅后,还是有不小的收获。
在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钟贻谋写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一书中,提及到南昌起义部队失利后,到达海陆丰地区时,队伍中蹦蹦跳跳着三个女兵的身影:周铁忠、曹泽芝、周开壁。
在查考馆藏资料后发现,谭乐华(即谭勤先)的回忆文章:《一个女兵的经历》中提到了:肖景子、肖凤文、黄厚吉、苏同仁,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而王鸣皋的回忆文章:《追随起义部队进军广东》中则在提到苏同仁的同时,又提到了高牧之;八一起义纪念馆资料人员对起义参加者陶名溢的采访记录中,又出现了他的爱人女兵方晚成的名字;采访曹诚(曹泽芝)的记录中,证实曹泽芝与周开壁同为四川人,是表姐妹,南昌起义爆发时,她们毅然决然地追赶起义部队,终于在汕头赶上起义部队,之后随同贺龙部队行动,但起义很快失利,她们随同撤离的大军到达了海陆丰的中洞地区,参加了海陆丰武装起义。
陈觉吾的资料开始一直找不到,后了解到陈觉吾又名陈夷坚,是早年牺牲的烈士后,就好找了,而且有重大发现,在南雄的地方史资料中,我们不但找到了陈夷坚,还找到了与她一起在南昌起义后留在赣南地区的其他两位女兵的名字,即张仁、吴志红。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名字。
又通过与相关地方史志办联系,湖南桃源县党史办提供了女兵陈兆森参加南昌起义的资料,而在《中华英烈大辞典》中,又发现了女兵何柏华的资料踪迹。
海丰县委党史办离休干部林泽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起义军失利后,东江特委派出人员分赴两县沿海地区联络、收容,其中有的留下来,多数参加到董朗所带的队伍,有小部分送往香港找省委,有位女同志袁俊德坚决要求留下来,第三次起义胜利后调陆丰工作。这就又增加了一个女兵的名字“袁俊德”。
最后找到的女兵陈紫(又名关毓华),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因查找其他的资料,发现了在《哈尔滨三十年的左翼抗日文学》史料中提到了一个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兵。
另外还有三位女兵只留下了姓,却不知道全名。
朱其华在他的《一九二七底回忆》一文中,提到起义部队失利之时,有一位女兵牺牲在他旁边:10月2日上午10点左右到揭阳,大家在黑暗中行走,一位女同志唱起了苏武牧羊,她是武汉分校女生,姓洪,19岁,认识朱其华,因为落伍,才走进了朱其华的部队。……不到二里路又发现了敌人,……突然一个熟悉的女同志中弹倒下,朱发现不顾一切找纸笔写着:“此洪XX女士遗体,望代收敛安埋,感激无量!1927年10月6日。”
在《周逸群》中描述了所在部队第二十军第三师女兵谢某某,在保卫潮州战斗中,因抢救重伤员而英勇牺牲的情形。
而在彭援华的回忆文章中,提到在起义军失利后,有些女兵们也跟随朱德所率部队转战,虽然女兵们通常会受到一些照顾,但因条件越来越艰苦,在信丰,彭援华等四位女兵,还是被动员离队。和彭援华一起离队的四位女兵中,有一个叫肖凤仪,另外还有一个是四川籍的熊某某,同样不知道全名。
3.人名拼写错误。
出现了人名的拼写错误,如彭漪兰中的“漪”字应写为“猗”,以前却基本上都是写成“漪”,在人名录中也是写作漪,一直误写了很多年,现彭猗兰本人证实从始至终她的名字就是猗字,而不是漪。
4.应标注别名,以防混淆重复。
女兵们很多在当年和以后都采用两个不同的名字,在《人名录》一书中,除了彭援华标注又名彭文外,其他的都未注明。笔者认为应该予以注明,因为很容易搞混来,如彭猗兰又名安琳;谭勤先又名谭乐华;曹泽芝,又名曹诚;陈觉吾,又名陈夷坚,苏同仁又名李慧;杨庆桂,又名杨染香;黄直纯,又名黄静汶;周月华,又名周越华等等。
5.没有参加起义的女兵也列入了名录。
周月华(又名周越华),当年与爱人贺诚一起,跟随十一军教导团追赶起义部队,因受阻未赶上,后参加了广州起义。
在2008年10月我们探访了目前仍健在102岁的女兵彭猗兰,又通过研究老人提供给我们查考的1983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大革命洪流中的女兵》一书,证实杨庆桂,就是杨染香,没有参加起义,也难怪杨庆桂和杨庆兰是亲姐妹,而在杨庆兰的回忆文章中对杨庆桂却只字未提,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杨庆桂未参加南昌起义的事实,而我们在之前却一直是把她列入起义参加者名单的。老人还告诉我们黄直纯,就是黄静汶,这样一来,名录中又减少了一个起义参加者,因为大家都知道黄静汶是没有参加起义的。虽然之前,我们通过网络等方式也看到过一些说法,黄静汶就是黄直纯,但一直不敢相信,现在终于得到了证实。
事实上,在史学界一直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当年共有30位左右的女兵参加了南昌起义,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不断完善这份名录。这样,在剔除掉没有参加起义的女兵名字后,经过充实,到目前为止女兵名录就有了31人,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数字。她们是:彭猗兰、彭援华、胡毓秀、谭勤先、王鸣皋、 志元、曹泽芝、杨庆兰、周铁忠、周开壁、陈觉吾、孙革非、方晚成、肖凤文、肖景子、黄厚吉、苏同仁、何柏华、陈兆森、高牧之、袁德俊、文曼魂、肖凤仪、张仁、吴志红、陈紫、马玲、张文明、谢某某、洪某某、熊某某。
二、花絮与补充
1.情侣双双参加起义。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此值得一提。在南昌起义大潮中,有几对情侣同时参加了起义,有的是因为爱人跟随起义部队南下了,另一个紧跟着也赶了上来,这应该不会是偶然发生的。他们是:苏同仁与吴亚鲁、谭勤先和罗髫渔、彭援华和靖任秋、方晚成和陶名溢。他们大都是在起义后结为了革命伴侣。当然还有一些情侣一起参加了起义,但后来没有成为夫妻那里另外的事情。
2.女兵花絮。
周铁忠和谢冰莹在武汉军校时就是好朋友,1930年,周铁忠来到天津活动,因无住处,借住在谢冰莹家里,因此谢冰莹的丈夫、同样也曾是武汉军校学员的青年诗人符号也就对周铁忠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创作了一部题为《铁大姐》的长篇叙事诗,歌颂曾参加南昌起义的女战士周铁忠,当时她在天津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在狱中对敌人顽强地坚持斗争,符号自费印出诗集交北方书店发行。符号是共产党员,以出版《铁大姐》的“罪名”被国民党当局判两年半徒刑。像铁大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她们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革命,为第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添加了一抹重彩。不管以后如何,此时此刻她们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注 释:
1.姚仁隽编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人名录》,长征出版社,1987年版。
2.胡毓秀:《第一批女兵》,原载《南昌起义》,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版。
3.杨庆兰:《参加南昌起义的经过》,原载《南昌起义》,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版。
4.谭乐华:《一个女兵的经历》,原载《南昌文史资料》第五辑,1987年版。
5.王鸣皋:《追随起义部队进军广东》,原载《南昌文史资料》第五辑,南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1987年版。
6.范宝俊朱建华主编:《中华英烈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钟贻谋编写:《海陆丰农民运动》,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全国妇联编写:《大革命洪流中的女兵》,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9.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藏档案:朱其华:《一九二七年底回忆》。
10.关沫南:《哈尔滨三十年代的左翼抗日抗日文学》,原载哈尔滨《龙江党史》1995年3月第4期。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