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静
周末,回了趟老家。距上一次,足足有两个半月了,原因嘛,就一个字“忙”!
快中午时,母亲说去喂鸟,我这才发现,阳台上多了一只黑色的鸟,父亲说,你可别小看它,这可是一只八哥,可灵了,会说好几句话了。
果然一会儿,就听它说:“你好,你好,你好!”这时母亲拿了鸟食过来,倒进鸟食盒里,说“吃吧”,只听一个声音也说:“吃吧,吃吧。”我大惊,瞅向父亲,父亲说,是鸟说的呀。我赶紧接着逗它,教它说,拜拜,哈啰!没想到鸟居然说:“老纪吃饭,老纪吃饭!”
见我又吃惊,母亲便笑:“我们也没人会训它,就教会了一句你好,其余的几句都是它自学的。我每天喂它时说,吃吧吃吧,它就学会了。天天叫你爸爸吃饭,它也学会了。”
我们包饺子时,突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丫头该回来了。”我一愣,接着又是一声:“丫头该回来了。”我瞅着母亲,惊讶地问:“是鸟?”
母亲说:“你爸成天唠叨,鸟都学会了。”爸说:“谁天天唠叨呀?还不是你成天一个劲地叨叨个没完,丫头该回来了,丫头该回来了,我看鸟这声音都像你。”母亲便瞪父亲一眼,“谁也别说谁,你比我叨叨得更厉害。”
父母还在争执,我手里还攥着个饺子皮,我说:“我出去看看八哥。”走出门,我的泪便流了下来,原来,父母一直在念叨我回来,他们是这样思念我,而我,却以一个“忙”字,一次次延长着回家的时间。
现在想来,多么惭愧。
(凌大摘自《扬子晚报》)
光脚为你开门的人
□ 为你增上缘
一个年轻人,家里很穷,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年轻人很信佛,总是很虔诚地对待佛,而对母亲的劳苦,却很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地劳作。
年轻人不屑劳作,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
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里有一个老方丈知道佛的真谛。年轻人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寺院找到了老方丈。
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年轻人开始了漫漫征途,寻找那肯为自己光脚开门的佛。他路过了很多的寨子,投宿了不少的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藐视为龌龊的乞丐而被撵出门。年轻人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不辞而别的母亲,几年不见,母亲不知怎样了。
一天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地说道:“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为娘好想念你哟。”
年轻人看到了,母亲是光着脚为他开的门。
(姚梅芬摘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