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宝
从探究“健全学术制度和落实教授治学体制,深化高校党管人才机制和科学发展水平”的视角出发,通过不同层次的深入调研,结合高校发展实际,笔者认为,目前各高校的发展仍存在着观念、体制和机制运行障碍,应该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注重协调发展,在强化优势的同时提高整体水平的特色型大学。当前对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既要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考做好顶层设计,又要立足基层开展深入的调查论证,要根据特色发展的实际,适时对体制机制进行调适性改善或重构,通过加强和改进体制机制建设,以特色彰显育人质量,以人才开发推动发展内涵,以服务经济社会凸显学校的科学发展水平。结合调研实际,笔者认为当前高校主要可以从健全学校学术制度,以深化党管人才机制和落实教授治学体制为基础推进决策科学化和管理民主化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淡化行政式管理格局,导入契约型管理模式,从而为不断地深化学校整体特色发展夯实基础。
一、高校深化党管人才机制和建立健全学术制度的背景
在高校发展的新时期,“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理念逐步廓清并且深入人心。在实际工作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了有效贯彻,而教授治学成为相对参差不齐甚至被忽视弱化的环节。长期以来,高校在学术评定上有学术委员会,在学位评审上有学位委员会,而在学校的整体管理方面却缺乏教授的参与。从深化党管人才的工作要求出发,教授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职能被充分发挥,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凝练的对办学经验、理念和思想的思考和审议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能力却被忽视了。
高校当前既是一个社会公共事业组织,又是一个参照行政机制运行的教育行政机构。一些高校以纯行政思维办校,必将导致高校追求近期业绩,注重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建设等问题。随着高校发展逐步由外延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型,教师尤其是教授人才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教授群体期待可以更有效地发表意见,有集中建言的机会和平台。高校行政化弊端的日益显现,也使得“学者治学”、“教授治教”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以“回归学术”为目的的“政学分权”改革在一些重点高校逐步开展,如北京大学基于“商议性民主”理论基础推行制度改革,浙江大学等学校在实施“大部制”改革。与此同时,随着党管人才、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力推行,《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知识更加得到普及,教师们意识到,高校从充分调动和发挥专家学者参与学校发展咨询以增强决策的科学化与管理民主化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里的学术委员会是符合法律规程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高校建设健全学术制度落实教授治学体制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教授群体是学校发展集中体现先进性的资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人才智库。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制度是高校优化党管人才机制、促进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目前高校进入了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教授人才更应当参与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事务决策咨询,他们期待能够在大学管理和一些制度设计上具有发言权,并能够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从实际调研中,教授们认为,随着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加大,“新进高校人”特别是教授队伍不断扩大也意味着教授治学机制的自然改善。同时,高校发展品牌的逐步树立以及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凝练,需要深入思考把教授这一人才队伍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给予什么样的校园地位。换言之,在确立了教授的校园政治地位后,如何在出台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引进,教学、科研、人事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充分尊重和有效吸收教授群体的意见,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教授队伍自身来说,教授在自身评上高级职称后如何进一步树立全局发展意识和融入学校特色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授群体在落实了明晰的经济地位、实现了稳定的待遇保障之后,应当自觉思考如何主动服务于高校软实力的发展,如教授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观念、授课方式等方面率先主动参与调适,以适应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从教授人才队伍的作用发挥来说,除了做好自我发展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魅力,发扬奉献意识,依托青年导师制等载体,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加强在听课、辅导、答疑、指导实验、带学生实习和毕业实践等教学环节上的锻炼,发挥老教授、老专家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从而引领和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同时依托课堂和校园文化舞台,以优秀的教风引领学风,以优秀的指导升华校园文化质量。
三、党管人才机制的高校学术制度建设现状及其不足
立足于摸清高校谋划科学发展和深化特色发展核心战略的体制机制障碍的角度,笔者对高校学术制度建设现状及其不足分析如下:
1.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欠缺。目前在各高校基本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这一学术机构基本发挥了学术事务决策的职能,但是其行政色彩较为浓厚,工作职能依然较为狭隘,离高校特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
(1)从人员构成上说,成员大体为分管教学科研的校领导,各二级学院院长和学校教学科研有关部门的领导。这种设置是基于开展工作的高效性和兼顾二级学院和部门利益的平衡性,是通过给定推荐委员名额而产生的。在实际运作中,存在有些学术职能被行政权力代替的现象,没有很好地体现教授治学的特征。
(2)从议事范围和决策权限来说,高校学术委员会主要工作是开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相对缺乏深入地开展学科、专业审议等其他学术事项的工作。
(3)从推进高校特色发展的要求来说,学术委员会没有充分凝练教授群体对办学经验、理念和思想的思考和智慧,对高校重点发展领域和整体办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还相对缺乏校外知名专家教授的咨询指导。
(4)很多高校目前没有制定关于学术委员会性质地位、人员构成、议事范围和决策权限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工作的基础不够完备。
(5)目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惩戒职能,亟须纳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
2.学术制度建设中深化党管人才机制的困境。目前条件下,学校和各基层单位的会议过多,教授的日常教学科研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扰乱,没有相对集中的时间静下心从事研究工作,高质量的论文出不来。一些教授认为,教授不是万能的,教授在其离开擅长的专业领域后其议事能力和咨询质量是要打折扣的,教授离开了专业本身,和普通教师并无两样。根据教授发挥其专长的需要,应让一些没有过多权力愿望,具备教学、科研特长的教授专心做学问,以推进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深入究其原委,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授习惯于只关心自己的科研学术方面的事情,而不太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大问题。其实,不是他们不关心,而是相对缺乏教授们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通畅渠道,没有一个好的发挥教授作用的平台。正如教育研究者王长乐所言,“教授最熟悉大学活动的规则和标准,最理解大学的本质和宗旨,也最爱惜和维护大学的声誉,虽然由于专业分工他们不是全面管理大学的全能人才,但他们熟悉学术活动的规律和逻辑,在整体意义上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来参与学校管理。”①我们认为,价值取向源于惯常的制度安排和行为实践,部分教授代表的忧虑恰巧反映了建立教授委员会以凝聚发展智慧,激发参与咨询习惯的必要性。
四、深化党管人才机制中高校落实教授治学体制的举措建议
1.围绕高校特色发展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发展现有的学术委员会。
教授治学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学术委员会,其内涵包括教授“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和“治教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42条的规定,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针对目前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中的不足,可从如下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调整人员构成,打破过去基于二级学院和部门利益平衡分配名额的形式。在实际运作中,高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可以通过自荐、二级学院(部门)民主推荐和学校聘任相结合方式。根据章程,委员由学校按民主制度推选产生,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委成员由全体委员民主推选产生。学术委员会成员实行动态管理,三年一聘,有淘汰,有补充。学术委员会、教师和行政班子之间形成管理机制上稳定的动态平衡;创设科学的平台,根据议事能力、咨询质量和学校教授人才队伍的变化情况,引入教师公开集中评估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机制,并对本届委员提出续聘与否和增减调整的建议。
(2)明确议事范围和决策权限,内容从过去局限于教学科研成果评定,进一步拓展到开展学科、专业审议等其他学术事项。
(3)从科学发展上水平和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的要求出发,在学校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学术委员会可以聘请一部分校外知名专家教授参与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决策咨询。
(4)通过深入调研,及时制定包括学术委员会性质地位、人员构成、议事范围和决策权限等范畴的委员会章程或规范性文件。
(5)在学术委员中纳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惩戒职能,引导学校教师教风和科研工作作风的健康发展。
(6)建立对学术委员会学术事项咨询与决策结果的反馈机制,反馈包括如采纳咨询结果应告知如何纳入学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如否决咨询结果应该告知原因等。
2.参考国内外高校成立教授委员会的成熟做法,在有条件的二级学院试行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小学院可以成立教授会),作为改组现行学术委员会的辅助和补充制度。
方案一:作为高校重要事项或重大活动的咨询机构(区别于现有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职能,它不是学术机构),成立教授委员会,下设常委会,并制定相应的章程。常委由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职工代表在二级学院民主推选若干委员的基础上公开选举产生。常委会可以下设学科和专业背景相近的教授组成专门委员会,可以由常委召集相关委员就某些重大的专项事务进行民主讨论后提交常委会作进一步讨论,从而为学校谋求特色发展作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方案二:成立专家委员会,党政领导只是专家委员会的一个委员,委员会主任由专家委员会经过民主推选的教授担任,以避免学术行政化。由学院发聘书,以道德品质高、业务精深、各方面有威望为遴选条件,专家委员会成员具有荣誉身份性质。依托这一制度,创设有效的沟通途径与平台,强化校领导和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联系专家教
授制度,优化民主氛围,畅通建言渠道。
五、高校在深化党管人才机制中健全学术制度建设的绩效考量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取决于教师发言权的宽度和深度空间;教授发言热情取决于其咨询结果被采纳的数量及其影响学校特色发展的程度;制度建设的绩效取决于学术委员会发言成员的立足点,是自身还是代表组织从大局的角度提出意见。因此高校学术委员会参与学术事项的决策咨询,不是侧重于政治权力的满足,而是让教授通过议事,融入学校科学发展的事业,并在其中获得被尊重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将使教授人才群体普遍有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他们感到学校“教授治学”体制是对他们的尊重,进而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责任感和成就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并不断地创造着更好的成绩,这是高校在深化党管人才机制中健全和规范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自始至终的考量标准。
注释:
①王长乐:《教授治校是理念而非管理技术》,《科学时报》2008年1月11日。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