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三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或基本态度和立场,对世界本源和规律的基本认识或观点,获得这些基本认识或观点的基本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或人类世界发展所应该具有的最终方向和目标等四个基本方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和最主要的部分,是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伟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研究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怎样运用世界观作指导来规定达到目的的方式或手段,是关于如何应用世界观的理论,是世界观的体现,是世界观的具体应用。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当时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比较幼稚,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根据中国国情,先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始了建党、建军、建政的伟大尝试,开辟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芒。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革命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种结合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深度、广度和民族特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靠对中国革命性质的深刻分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敏锐地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小块红色政权区域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成功地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突出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边界党组织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部队每到一处,都要求红军战士把这个地方的阶级、经济、生产、群众斗争及生活等情况调查清楚。抓住土地这个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经反复调研和多次分田试点,制定了基本正确的土地革命政策,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自始至终地把千百万人民群众组织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为千百万劳苦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阶级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春节视察江西时指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尊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忠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必须牢固树立忠于理想的坚定信念
信念如灯塔,对于任何一个政党、一个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引兵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尝试,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留学生、大学生,还有的出身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家庭,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信念,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背叛自己的家庭,来到井冈山这个穷乡僻壤闹革命。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缺衣少被,粮食、食盐、药材等日需品匮乏,有时真是“苦到了极点”,但广大指战员靠理想信念的支撑,做到“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实现了“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毛泽东针对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指出中国红色根据地必将成为取得全国政权的重要力量的发展前景,极大地坚定了军民革命到底的信念,对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定信念,从土地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建立新中国,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注重学习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对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学习革命先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引导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取得进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也是一种理想信仰。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教育干部群众,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用科学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注重思想建设,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实行的重大建党原则。建立在农村的井冈山根据地,党组织、军队、政权机关中农民成分占多数,因而出现的问题也确实很多。为克服这些不良现象,除了在各级领导机构中增加工人成份外,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建设,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证了党组织、军队和政权机关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军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保党对军队的领导。在边界党组织中开展“厉行洗党”,加强了党组织建设,纯洁了党员队伍,通过“洗党”活动“党员数量大为减少,战斗力反而增加”。古田会议的决议是从解决“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入手的,也就是毛泽东到井冈山开创的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可以这样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结果。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能坚持而不能动摇,只能在不断改善中加强而不能削弱。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艰难选择,在国际共运史上无产阶级成功夺取政权也仅有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两种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曾尝试过巴黎公社模式在上海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没有成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井冈山道路是当时的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的“拍脑袋”决策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的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情况入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法,提高发展的效益。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群众是否得实惠作为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必须始终坚持依靠群众的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党和红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为正义和革命的事业而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党和军队按照这一要求,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戴。井冈山时期红军几次反击赣军的“进剿”和湘、赣两省敌人的“会剿”,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取得一次次重大胜利的。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民生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加强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生产安全等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能安居乐业,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五、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井冈山根据地地处湘赣边陲“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基本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上国民党军队的严密经济封锁,有时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困难“有时真是到了极度”。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生产自救和反经济封锁的斗争,不仅粉碎了国民党把红军困死、饿死、冻死在山上的企图,还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红军一天一天扩大”,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于全国。
1965年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时就告诫我们:“没有井冈山艰苦卓绝的奋斗,就没有中国革命今天的胜利。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精神不要丢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物质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坚持艰苦奋斗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执行中央有关精简经费开支的要求,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勤俭办一切事业,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和改善经济上。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我们不仅要艰苦,更重要的是要奋斗。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永葆革命青春和激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繁重,要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整政策,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带领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