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培桐
当年周公辅佐成王时,成王还是一个不懂道理的孩子。身为叔父的周公,就兼具教育的重任。文化、礼仪、政治等学科的教育,自有各学科老师负责,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生蓝图的设计与实施,就非得周公这个亲力亲为不可了。
所以周公是中国第一个班主任,他的班里只有成王和自己的儿子伯禽两个学生。
成王虽然是一国之君,到底是个孩子,违规之后对他加以责罚,也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但帝王家事总是与众不同:打,打不得;骂,骂不得;视如不见,有辱先君的嘱托和自身职责……
怎么办呢?——时隔三千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周公彼时的无奈。
但毕竟是连孔子都崇拜的古圣人,周公那闪现在小事里的大智慧更令后人心悦诚服,传颂千年。这个法子就是已经固定为成语的“成王有过,则挞伯禽”。
天子有错也不能处罚,自己家孩子,打打无妨。第一,不欺君也没犯上;第二,如果次数多了成王必定过意不去,也就改掉了坏毛病,变得 “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实现了教育目的,保证了教育质量。真是个不错的法子。
只是苦了伯禽!好好一个娃,不幸生于周公家,莫名其妙地连遭体罚,抚着这条条伤痕处处疮疤,把满腔怒火强压下,配合好亲爸爸,将教育的精神用血肉之躯反复传达。真不知那幼小的心灵怎么经得住一次次无辜的揉搓,孩子不易啊!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里说:“夫伯禽非有力以禁成王之过者也,使成王而不贤,则伯禽将终日被挞,冤哉禽矣!……犹李代桃僵焉,冤之至也!”——梁老先生也替这孩子鸣冤呢!
好在,成王不是无情人,童年的铁哥们为自己受的苦他一时也没忘记。一朝大权在握,他先把伯禽封到丰美肥沃的鲁国享福去了——只不知这后来的一切,是不是也在周公那充满智慧的预见之内。
基于以上论述,我再说点“分内的题外话”。当班干部跟普通同学有点摩擦时,当普通同学产生群体性失误时,我总是让班干部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过失,这个做法与该成语基本同理:
第一、作为干部,理应具有高于一般同学的见识与胸襟,就像相比于成王,伯禽居长,所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爸爸的一部分教育职责。
第二、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嫡系”,比普通同学的“血缘关系”更近一层,就像相比于成王,伯禽更亲,所以更容易理解周公的一片苦心。
第三、班干部把身段放低的同时,换回的是个人的威信,提高的是精神的姿态,增多的是广博的人脉。放眼人生长旅,同窗友情总是建立在具体的交往之上的。当你们长大成人后再聚首,那一件件当时惟觉其小的琐事、一桩桩当时不能释然的公案将全都是你们满怀深情回望校园的谈资。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高职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