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宁高宁所领导的中粮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上迈出了重要而富有转折性的一步。五个月前,中粮联合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出资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从此由私企变为国企,并逃过成为外企的劫难;而中粮生猛地进入了从未涉足过的乳制品行业。
牛根生的牛奶和雪糕因未能通过质量和食品安全考试,使得蒙牛和他本人的财务出现问题。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蒙牛是一个具有相对专业化精神的优质企业。蒙牛在极度恶劣的竞争环境下成长,其市场、品牌、人员、系统无不为行业一流。中粮收购蒙牛,可以吸取蒙牛那种将资源转化为高额利润的能力。
对蒙牛来说,中粮成为其主要股东后,便可因中粮在中国农产品及食品业的悠久历史、丰富经验及良好声誉而受惠,并真正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各自形象。此外,凭借中粮在国内外的广阔分销网络,蒙牛还可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地位。而中粮于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质量监控等领域的丰富经验,将有利蒙牛提升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双方的好,最终成就的是中粮的好。
尽管宁高宁和牛根生一直交情甚佳,但商场上,个人友情必然给商业利益让路。宁高宁此次果断出手并非“救人”,而是“自助”,这次交易有助于中粮进行“有限相关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