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韩 菲
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小沈阳在国内红得发紫。在美国也有一个“小沈阳”,他同样出生在中国东北,但表演的不是二人转,而是单口相声。今年4月,他在美国晚间节目收视率冠军《大卫·莱特曼秀》上表演的“脱口秀”,让数百万老美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他的名字一夜间传遍大洋两岸。连讲话风趣的布什,都对他中西合璧的幽默大加赞赏。明年3月,他还将在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协会晚宴上,为奥巴马总统及众多贵宾演出。
幽默的“坏男孩”
他自报家门时,就会让你忍俊不禁:“我叫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这位华裔男子瘦瘦的,戴着眼镜,站在台上的时候肢体有些僵硬,沉默着,谁也看不出来他脸上的表情到底是想笑还是想哭,忽然,他开口了:“Hello everyone ,I am Irish(大家好,我是爱尔兰人)。”全场哄堂大笑,那一刻,黄西知道自己抓住了观众。在《大卫·莱特曼秀》上表演单口相声时,观众们鼓掌与发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开口说话的时间。这场演出,就像小沈阳参加春晚一样,使他在美国一夜成名!
今年39岁的黄西,出生在吉林白山市农村。上小学时,通过架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他认识了姜昆、马季和李文华。他是个天性活泼的孩子,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都走远了,他仍会在大喇叭下停住脚步,一个人张着大嘴笑个没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大人讲自己刚刚听过的相声,常常把父母逗得大笑不止。
不过在当时看他可是个“坏孩子”,经常旷课逃学,喜欢和个性鲜明的人混在一起,考试成绩每次都在班上排倒数。高中的时候,父亲悄悄托人给他在一个厂子的锅炉房找了个工作。“他觉得我肯定考不上大学,我当时也没有觉得伤了自尊心什么的,反而挺自豪,心想我爸真有门路。”黄西说。
黄西最后没有成为一个锅炉工,多亏了他高二时的班主任杨秀华。杨老师和黄西的妈妈熟识,小时候还帮他缝过棉袄,看在这位“热心肠阿姨”的面子上,黄西不好意思再逃学了。
到了高三,他从全年级200多名一下子跳到了前一两名,考入了吉林大学化学系。在吉大,他故伎重演,成绩一塌糊涂,不过在同学中却颇有人缘,因为黄西讲话幽默风趣,经常把大伙逗得笑个不停,和他在一起,你不想快乐都难。为此,许多女孩子都爱围着他转。那时,黄西最爱看美国《读者文摘》中的笑话集锦,还有诸如《中国幽默》之类的书。用老师的话说,他是纯粹的“吊儿郎当”、“不务正业”。
后来不少朋友都为黄西能否拿到文凭暗中捏把汗,可这个爱讲笑话的“坏男孩”关键时候总有惊人之举:快到毕业时,他又靠着“临时突击”,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得目瞪口呆!
这个路子一直持续到他在美国Rice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期。“五年的学习我用功的时间最多只有两年。”他说。
不过正是在Rice学习期间,初来乍到的孤寂和苦闷,让黄西重新拾起了幽默来抵挡生活的重压。黄西性格爽快,爱开玩笑,在中国的时候有很多朋友,但一到美国他却发现跟别人根本没法沟通。很多时候他原本是认真地在表达一个想法,却被人当成是开玩笑,而他开玩笑的时候又被人当了真。
在找不着人讲话的日子里,黄西选择了与书交流, 伍迪·艾伦的文章和马克·吐温的作品帮他了解了美式幽默,美国历史、军事、政治等各方面著作帮他建立起文化背景的积累。当他拿起笔为校报写专栏时,黄西已经掌握了美式的叙事方式。“我在大学中的毫无建树的感情生活证明‘恐女症要不得。”他在告诫男生要善待女生的第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
这篇文章让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每天在实验室里给400多个青蛙卵注射DNA的中国男生一炮而红,很多老美同学夸他写得“很有趣”、“幽默极了”!
成为美国笑星
2000年在德克萨斯的莱斯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后,黄西来到波士顿为一家著名基因制药公司工作。从农村娃到进入美国大公司从事研究的体面工作,在美国结婚生子还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传说中的“美国梦”不过如此,但黄西觉得人生似乎还欠缺一些什么。“在中国我就爱讲笑话,到了美国发现身边很多事情很可笑,也希望能够讲给大家听。
恰巧,当时同样喜欢幽默的老板,送给黄西一本有关美国“单口相声”的书,更是给了他很大启发。坚信自己具备搞笑天分的黄西做出重大决定:把这些笑话带到舞台上。不久,他参加了一个“笑话写作成教班”,但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唯一的收获是通过这个渠道接触到了波士顿的一些喜剧团,并能找机会参加俱乐部的表演。
“刚开始时,我太太都问我,‘是你自己要求去演的,还是他们请你去演的?我总是说,‘这有什么区别呢?”谜底现在可以揭开了,黄西那时候的演出大部分都是自己千辛万苦求来的机会,很多时候打无数电话都没人回,他必须亲自到俱乐部去等。如果当天刚好演出的人不够,他才能填空补进去。
尽管一个中国人要进入这个圈子很不容易,但不甘放弃的黄西,仍然努力地进行笑话创作,有时写了100个笑话段子,只有1个是好笑的。他的第1个听众是做会计师的太太。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伯乐”。剑桥单口相声工作室老板詹金斯还记得五年前第一次见到黄西的情景:“那天一位中国人找到我,说要表演单口相声,我将信将疑,但还是给了他几分钟的机会,毕竟我的工作室是为新人提供机会的地方。”没想到,黄西一开口就妙语连珠,马上就吸引住观众。从此他们就展开了合作。
后来黄西在波士顿“幽默圈”里渐渐有了点名气,开始不断有人请他。那时他的形象颇有些滑稽:一大早起来系上围裙给太太做餐,还要送孩子上托儿所,然后匆匆赶到公司上班。白天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正经做研究的科学家,晚上摇身一变却成了演员,穿梭在一些俱乐部和大学礼堂,做即兴喜剧表演。令黄西欣喜的是,他不仅在阵阵大笑中过足了幽默瘾,每天晚上还能赚好几百美元!
更令太太感到惊喜的是,在2003年波士顿国际喜剧节上,黄西竟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在300名参赛者中进入前8名。
2005年,专门帮“莱特曼秀”发掘人才的星探艾迪·布里奥先生,第一次看了黄西的表演就觉得很特别,认为他幽默而聪慧,他对黄西说:“你很有希望上晚间秀!”
不过要想上这个全国电视节目并非易事。黄西说,有媒体把“莱特曼秀”比作央视春晚,虽有夸张之嫌,不过莱特曼本人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脱口秀主持人,能够上他节目的都是欧美大明星。而且,“晚间秀”一年邀请的“幽默大师”只有20个人,其中新人更是罕见。
一晃四年过去了,正当黄西对“莱特曼秀”几乎绝望时,机会又从天而降。2009年春天,那位星探告诉黄西,经过几年的观察,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他让黄西设计一套“能绝对拿得出手”的节目,为“莱特曼秀”试镜。
布里奥先生还说,他以多年的经验,相信黄西终究会大红大紫。2009年4月17日,对黄西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晚上,数百万美国观众吃惊地发现,收视率极高的“莱特曼秀”,竟破天荒地首次邀请一位中国口音极重的新人亮相,用英语讲美式笑话。这时,只见黄西一身西服登场,他身材瘦小,戴着眼镜,一开场黄西就说自己是“爱尔兰人”,现场数百名观众立即爆笑。六分钟时间里,他讲了7个段子,抖了10多个包袱,这些都是他从生活中积攒的笑话,有的是自嘲英语不好,车技很差,有的则是嘲笑美国移民制度。没想到,他看似“平常”的表演,却让观众全场笑翻。
黄西的脱口秀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黑人和白人的口水滔滔,而有另外一种喜剧的魅力——全部是最简单的词语,配合以木讷的表情和僵硬的动作,讲那种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最别致的是,他是采取停顿和沉默来控制观众,让他们在这个间歇想明白笑话的意思,或者这种沉默无言本身也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人们为了沉默而大笑,这是喜剧大师才有的能力。
有趣的是,黄西的幽默不仅笑翻了百万美国观众,就连主持人莱特曼也被他逗得前仰后合。演出结束后,这位美国大明星拉着黄西的手说:“你真是个天才!”星探布里奥满脸惊喜地说:“我为他感到骄傲,我从来没见过一名笑星在第一次电视演出中能表现得这么棒!”
几乎一夜之间,黄西红透半边天,成了美国人喜爱的华裔笑星。
“我比小沈阳含蓄”
黄西的不少笑话,都反映了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中所经受的歧视和尴尬,其中闪烁着移民的乐观和坚强。他有个段子说:“我是新移民,当年来美国后,我开着一辆旧车,车后保险杠上贴了不少贴纸,我都不懂,撕也撕不下来,这车我开了两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张是‘如果你不懂英语,请滚回去。”
还有一个讽刺对亚裔有偏见的段子说:“我好不容易才获取公民资格,我得去上美国历史课,去回答谁是班杰明·富兰克林时,我却只有‘啊……的份。去年,我儿子在美国出生,我抱着他,‘哇,你这小子一出生就已经是美国人了,我问你,你知道谁是富兰克林吗?”听了这话,就连一些美国移民官都笑弯了腰。
“中国现在很发达,什么都有了,唯一美国有而中国没有的东西就是唐人街。”“我回中国时要给亲戚朋友带些礼物,但我只买得起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我给我表弟买了一双鞋,他看看说,谢谢你把它买回来,这双登山鞋是我做的!”黄西的这些笑话,让美国观众在笑声中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
也有网友把黄西称为“美国版小沈阳”,因为两人都是东北人,都很搞笑。黄西说:我和小沈阳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和打拼经历,以及最终都成为“草根明星”。同时我也了解小沈阳的幽默方式,但我们也不一样,小沈阳的东西很快就能让大家发笑,而我的笑话则相对含蓄一点儿,也能让人回味。”
在表演中,黄西善于利用沉默,当他不说话的时候,观众会一笑再笑,这是因为黄西的段子里总是不只有一个笑点,也是因为他的笑话总是能让你回味。所有段子都是独立原创,无论走到哪里,他会随身揣个小笔记本和录音机。在他看来,单口相声的神奇之处,在于仅仅依靠语言节奏或者力量来打动观众,这是搞笑方式中并不低俗的一种智力游戏。
自从今年4月一炮走红后,日前黄西又在纽约参加了“喜剧中心”频道的试镜。这是第一位华人应邀在这个全美最热门的喜剧频道上演出。
虽然如今在美国成了“腕儿”, 但黄西并不觉得自己是大红大紫了;虽然在餐馆吃饭经常能被人认出来,但粉丝们一般只是礼貌地表示喜欢他的表演,之后就各做各的事去了。他觉得这样挺好,他从来没有盼着自己成为一个出门必须戴墨镜的大明星。
黄西的经纪人罗斯盖顿还是著名单口相声演员和电视明星雷·罗曼诺的经纪人,二十年间他把罗曼诺从默默无闻捧成大明星。美国著名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就是由罗曼诺担纲主演。罗斯盖顿说,“现在不能判定黄西能有多成功,但他很聪明,很善良;他的作品很有智慧和深度,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他的表演也很有意思,而且他在台上扮相好,常被看成是无辜的人,却经常遇到一些可笑的事;他讲笑话绝不是想去羞辱谁,相反,他跟我说对中国文化很自豪,特别骄傲自己是来自中国的移民。他的少数族裔背景也是他的优势。”罗斯盖顿还要让黄西上三大电视网的脱口秀节目,去好莱坞演出,并拍摄电视剧。明年3月,他还将在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协会晚宴上,为奥巴马总统及众多贵宾演出。
在美国,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后来都成了大学教授,有人问黄西,一个堂堂的化学博士做喜剧演员是否有点大材小用?他却笑着说,有次他到哈佛大学访友,去实验室一看,那么多中国人在里面做教授。
“科学界并不缺少黄西一个,但站在美国舞台上讲笑话的中国人却从未有过。”看来,现在的黄西显然已经有了另一种“野心”:他想把移民文化,带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视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