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龄童的幽默感

2009-12-23 03:39翁敏华
现代家庭 2009年11期
关键词:瓜子壳肉肉桌面上

翁敏华

心理学家早就对儿童幽默做出过研究。弗洛伊德指出,儿童分三个阶段“学习开玩笑”,两岁前就会对物体、词语或概念进行不谐调组合,这便是第一阶段即“游戏”阶段。我家的二龄童天天,以他的幽默言行为弗老的理论增添鲜活的例证。

天天一岁多点,话还不怎么会说,就懂得时不时幽上一默了。带他去我供职的学校玩,指着校牌我念给他听:“喏——上、海、师、范、大、学”!他眼睛骨碌碌的,瞪着看,很认真的样子,也不知这六个曲里拐弯的符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印记。后来证明,他在捕捉,捕捉他已经发得出了的那个音。

走在校园的大路上,大手牵小手,我继续着“上海师范大学”的吟诵,像唱山歌一样。只一会儿,天天就加入进来,每当该发“大”字音时,他就用力地喊出一个“大”来,我便也空出一格,这最后第二格来,便于他填充。如此三番,他就开始图变化,不遵守已有的节奏,我们的“合唱”也就变形,或者变成“上海师范大——学”,或者变成“上海师范大大大大大学”。看到我不知应该在哪里接“学”字的紧张样子,他快乐得哈哈大笑,笑得咯儿咯儿的。这是天天的招牌笑法,我老公说他“笑得喘不过气儿来”。那笑声里也有幽默元素。

也许他发现这样一弄很好玩,再往后,又花样翻新了。一会儿“上海大——师范学”,一会儿“上大——海师范学”,抢着在没空的地方挤出空来,一会儿“大”得震耳欲聋,一会儿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或者干脆不说,你盯着他看等着他口吐莲花,他给你来个金口难开。看着你启而不发的沮丧,他贼秃兮兮地朝你笑,咯儿咯儿的。这鬼东西!

幽默学强调一个幽默动机。天天的幽默动机就写在他的脸上:我就是不喜欢一成不变。他解构既成模式,像搭积木一样,搭好了立即推倒,搭配方案由自己创造。

大操场沙坑是天天的最爱。抓沙、拍沙、漏沙、扬沙,乐此不疲。沙坑里遇到个差不多大的小哥哥,推推搡搡的,一会儿就亲密无间了,也不知他们靠什么交流意思的。时间不早了,想领他走,他不干,甩搭甩搭地一次次甩掉你手,逼急了索性四脚朝天地躺在沙坑里耍起赖皮来。你装着凶他,他竟然抓起一把沙子要往嘴里塞!这小坏蛋,他知道你是装的,你装,他也装,他才不理你的茬呢。现在世界上到底谁怕谁啊!

有趣的还在后头呢。下个周日再见他,再牵着他小手“外外去”,走着走着,他竟斜斜地往地上倒去,摔不像摔,趴不像趴,“哎!不可以,这冰冷的水泥地!”我佯怒。“咯儿咯儿”,他又来了。

这是一种表达。他在跟你怀旧呢。意思是那天躺在沙坑里可真舒服啊!您还记得么?

他这一“默”,“幽”在了情景搬迁上,同样符合幽默学的“不谐调原则”。

二龄童青睐漂亮瓜子

二龄童会说的话有限,沪语“瓜子”二字却发音清晰,且尾音处稍稍开一点儿口,让语音向外传递得更蓬松些,类似于粤语的“仔”字。偌大的卖场他就对那包话梅瓜子情有独钟,千呼万唤唤它到手后,就不肯丢它进推车与其他货品为伍,自始至终抱它在怀里。

一回到家就“瓜仔瓜仔”要吃它,还没来得及等阿嬢嗑了剥给他,他已迫不及待将带壳的塞进嘴里嘎崩嘎崩地大嚼起来。于是,阿嬢剥的“瓜子肉肉”和他自己个的“嘎崩”交替着,令二龄童眉开眼笑了好一阵子。

袋装瓜子挺括平服的而外,总会掺和些卷曲不平者,后者嗑起来自然不容易。小家伙反正是“嚼嚼伊吐脱咯”,就给他不平整的吧。“来,囡囡乖,吃这个——”,他不要。两小片薄唇闭得紧紧的,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他自己挑,专挑那些平整粒大油光红亮的,塞嘴里嚼巴嚼巴,口水津津地吐出来,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做津津有味。对桌面上这颗难看的,他看一眼就转过头去,你再动员他先将这粒消灭了,他竟一脸坏笑对着你:“阿嬢剥”。他知道你剥不开。他哪壶不开提哪壶。

祖孙二人都抢平整漂亮的。平整的瓜子在阿嬢嘴里一嗑两半,完完美美的瓜子肉肉,完完美美的瓜子壳壳。二龄童收拾垃圾很勤快,阿嬢遗在桌面上的瓜子壳,都由他拾搂到垃圾罐里。那些嗑碎了的乱糟糟的他一一拾掇,那些平伏完整的壳壳,二龄童却要费心费力地把它们拗碎了再扔。有时拗的方向对头,一拗两半,倒也罢了;有时拗的方向相反,拗半天拧不断,累得二龄童手抖脚跟着抖。他怎么看这些漂亮的都不像垃圾。他要丑化它们,把它们处理得更像垃圾。可怜天下孩童心!

嗑瓜子是中国人的一项嗜好。甭说欧美人,连邻国日韩都看不到这类全民嗑瓜子且全民都具有“博士学位”的盛况。中华饮食文化里不仅有酒有佳肴,且有大小不等滋味不同的各种各类瓜子。嗑瓜子,也许早已成为一项文化技能密码,随血脉遗传。在二龄童身上,我们得以与自己民族的嗑瓜子史,撞了一下腰。

猜你喜欢
瓜子壳肉肉桌面上
瓜子壳拼出“清明上河图”
亲手给孩子喂起来的肉肉,该怎么减
瓜子壳的自述
懒人神器
植物界萌物:扒扒这些“肉肉”
桌面上的童话世界
“肉肉”呆萌族
“肉肉小姐”不作不燥的人生舒适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