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确
著名心理学家琼•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现和发明.”因此,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不能直接给予和教会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使自身具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承担起创新知识的提供者、创新环境的营建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创新性人才的塑造者的角色,为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创新知识的提供者——培养自身综合性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创新意识,培养自身良好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能力结构等方面向化学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它要求化学教师既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又是多能一专的“专才”;既要熟悉大量的化学与社会、与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又要通晓生物、地理、物理、数学、政治等相关知识,这是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教师的创造力还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囿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在思维方式上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和适当的应变力,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转换成得心应手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的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潜能,既有利于营造富有生机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又为造就开拓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激励性的教学情景.并诱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探索和研究.创设条件让学生独立的地完成一切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的是为创设探索性情景提供机会和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复习物质鉴别与检验的有关内容时,可以与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怎样鉴别蒸馏水和饱和食盐水?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但内涵丰富.可以预计,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用AgNO3溶液来鉴别.这时老师提出要求:如果没有AgNO3溶液,你能找出至少5种鉴别方法吗?教师应鼓励学生:所有可行的方法都是可以采用的,不仅可以用化学方法,也可以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物质的鉴别并不是“神圣”的科学问题,它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虽然物质鉴别可能有最可行的方法,但从不会只有一种方法.通过教师的鼓励、提醒与引导,学生就会挣脱羁绊,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大胆自由的想像,就会想到很多种鉴别方法.
三、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易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起点.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不但有必要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活动,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还原化学本色,提高化学创新教学水平,而且要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寻找代用品来做微型实验或家庭实验,把学生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教育结合起来.在讲授碱的性质时,引导学生用石灰水、食醋来试验一些紫红色的花瓣、果皮中的植物色素,看它们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当学生用自己设计、自己寻找的代用品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时,一种创造性的自豪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由于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在加上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较佳状态,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四、创新型人才的塑造者——使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地学习
提供创新知识、营造创新环境、组织创新活动的共同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以上三个环节做好了,学生便会大胆质疑、新见迭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是教师所期望看到的现象.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真心欣赏学生的“发现”,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自主创新地“我要学”,跳出课本,联系实际生活,多渠道获得更多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受到激励,以促进他们进行自主创新地学习.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通过创新性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地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讨和求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延续和发扬应该成为21世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