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网络环境下农业科技期刊的特色

2009-12-21 02:58董艳华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农业

董艳华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农业科技期刊社原有的编辑、出版、管理、经营模式带来了重大影响。科技期刊已经从传统的纸媒发展为数字化期刊,其形式从最初的软盘、CD—ROM形式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科技期刊。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传递农情信息、宣传政案法规的重要形式和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科技期刊网络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大部分传统农业科技期刊已经分别加入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以网络期刊的形式满足日益增强的网上阅读需求。而新的网络原创版期刊以多媒体形式向众多读者传播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特色是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准确的定位是成功办刊的前提。科技期刊首要的问题在于明确从独特角度和层面为特定读者对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社会科技文化服务,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社会科技文化的需求,期刊一旦定位,也就确定了服务对象的主体,期刊的定位不能一成不变,编辑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读者对象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尽管绝大多数科技期刊为专业期刊,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科技期刊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仍应在其专业学科范围内作进一步专业细分,予以准确定位。

农业科技期刊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时间性、信息性、政策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编辑要立足农业生产,围绕“三农”工作重点,刊登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围绕国际和国内最新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发布实施,做好选题策划。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力争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积极、及时并准确反映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技术推广的新经验、新思路,对于某些热点学术问题,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撰稿,提高期刊的科技含量。

围绕国家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做好宣传推动的选题策划。如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和“超级稻示范推广”等重大项目,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围绕国家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宣传和推广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配套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和重大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农业科技期刊可开辟专栏进行深度报道,推动项目实施和科技进步。

围绕结构调整做好选题策划。提供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深化,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迅猛发展,有些地方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了粮棉等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农业期刊编辑要加大对蔬菜、林果、花卉等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的宣传报道,要注重选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稿件。

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做好选题策划,为读者提供技术服务。农业期刊编辑要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注意针对农时开展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服务,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生态种植区的特点、刊发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文章,使广大读者能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

期刊内容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也是评价一种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已由单一信息转向综合信息,由平面信息转向立体信息,由提示信息转向原文信息,由消息类信息转向知识形态信息。农业科技期刊内容必须站在本学科内容的最前沿,刊登的文章必须能够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的水平,同时其内容要保持最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科技期刊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报道本学科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认真编辑加工稿件,要不断将鲜活和有特色的东西提供给读者,才能吸引读者。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在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发排、印刷出版、发行等编辑工艺系统工作中依据系统性原理、科学结构原理、语言文学原理进行综合性智能活动,而且在输入和输出科学信息的过程中能熟练运用网络这个便捷的工具,实现与作者、读者以及文献收藏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注重文章细节的编辑,要认真核对文稿中的数字和用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遵循农业学科的通用准则和用语规范进行编辑,要注意文稿前后的一致性。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依据国家对编辑出版行业的一系列规定,对科技论文既有正文章节的合理设置和编排,对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辅文的准确编写和著录,还要注意物理量,计量单位、数字的正确使用和图表、数学公式的正确表达。同时编辑加工每一篇文章都要简明、易懂、实用,提高期刊的实际应用效果。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长期组织稳定而优质的稿源,坚持选用论文的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及实用性。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深入到作者中去,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组稿,了解作者的工作重点、研究方向,不断更新知识,要抓住作者群,组建编辑部与作者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刊物内容更有针对性、适应性,形成自己刊物鲜明的特色。

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是科研单位学术地位的重要体现。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强,易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方便编辑组稿。科研单位一般科研项目来源广泛,有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科研期刊编辑要选用行业影响大和学术价值较高的稿件,依托科研单位强大的科技优势,提高期刊影响引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例等指标,提升期刊的科技含量和影响力。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打造专业品牌,办出专业特色,吸引专业作者和读者,使专业期刊向国内外一流刊物看齐。

农业科技期刊的装帧设计要突出特色。农业科技期刊社要在提高刊物印刷和装帧质量方面加大投入,在装帧设计上要体现出刊物特色,应重视用图表说话,一幅图表往往容易直观、集中地反映科技研究的成果,科技论文的语言应突出严谨、精练,力争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使其内容与形式实用、美观、经济,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依托农业科技杂志的资源,网站在农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上有较大影响力,从而扩大了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建成后,拥有自己的专家库、作者库和读者群,形成自己的网站特色,可获得较高的浏览量。农业科技期刊网站还可以通过开发手机短信增值业务,不断改版,更新技术,开设在线问答、网友互动、在线评论等多项功能,使网站的日访问量节节攀升。

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应建立统一平台,创建电子杂志、手机杂志的WEB、WAP双模互联网门户系统平台;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表现形式,丰富农业科技期刊的服务功能,使期刊具备最新科技信息、浏览快捷方便、内容快速集中到达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科技期刊网站的服务功能,增强网民的互动和参与性,努力拓展期刊网站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加大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原创内容的数量,摆脱网站即为传统杂志电子版的印象,积极进行多形式数字出版的探索,集合有关文字、声像、数据、新闻等内容,丰富内容的构成,将所有内容按需求进行整合,同时将内容拆分,提供不同的服务。

建立强大的商务平台系统,利用互联网与通讯网的数据化特点,使各种电于化商务模式叠加到传统平面媒体的商务模式之上,丰富农业科技期刊的商务发展渠道及商务应用模式,不断拓展期刊社的社会服务模式和创新发展途径。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将办刊工作重心放在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上,紧密围绕自身办刊的宗旨,从提高期刊自身快速反应机制人手,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强化读者是期刊的“上帝”的服务意识,树立读者是期刊主体的现代办刊理念,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为作者和读者提供特色服务。

加强信息反馈,提高服务质量。搞好服务是确保办刊水平稳步提高、扩大期刊服务范围的重要保障,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可利用刊物和网站及时与作者和读者交流,可以在期刊开设“读者点题”,“庄家热线”等栏目,为读者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性难题,可以利用网站为读者发布最新科研信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还要充分利用自己期刊的优势,经常与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取得联系,为读者提供具体的产品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专家服务等特色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扩大合作范围,提供稳定支持。近年来专业化科技期刊正在快速发展,专业化期刊不仅有特定的读者对象,还必须为特定行业的企业服务,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和有关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为他们宣传推广产品服务。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可以尝试吸收一些知名农资企业协办期刊。给企业提供专项服务,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专业化和更细致的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编辑部)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农业
科技期刊的分类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