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廉价报纸的兴衰

2009-12-21 02:58姜文姬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太阳报廉价报刊

姜文姬

摘要:本文对19世纪上半叶美国廉价报刊时代的著名报纸进行研究,分析美国廉价报纸兴盛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指出美国廉价报纸的兴衰时当代中国都市报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廉价报纸煽情新闻虚假新闻

廉价报刊是19世纪30年代i工业革命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它在政治上公开标榜独立、经济上实行企业化经营、大量刊登新闻和广告、售价低廉、文字编排简短通俗、发行量以几十万份计的一种新型报刊样式。是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的一种面对社会中下层读者的大众化报刊。美国也不例外。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美国廉价报刊的日益兴盛,美国约有日报400家,周报3000多家。在这众多的廉价报刊之中,创办成功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是以下4份报刊:《纽约太阳报》(1833年一1868年)、《纽约先驱报》(1835年-1924年)、《纽约论坛报》(1841年~1966年)《纽约时报》(1851年~至今)。

美国廉价报纸获得成功的原因

廉价报纸是19世纪初美国一系列社会变革的综合产物,看待美国廉价报刊及其兴盛,不能只谈论报业自身的演进规律,还要结合美国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历史背景原因。首先,西方民主政治进程的推动及报刊自由主义理论思想,为美国廉价报刊的崛起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19世纪美国建国之初,相继连任的5位总统都是由主张民主思想和新闻自由原则的民主党人士担任,从而使美国在新闻自由思想方面而取得了长早的发展。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更是身体力行,努力践行新闻自由思想的主张。最终在1789年以国家根本大法《人权法案》的形式确立保障新闻言论自由。

其次,工业革命为美国廉价报纸的崛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读者群体。工业革命加速了美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大都市的形成、城市的交通、邮政、通信等各项事业都获得飞速发展,为廉价报纸的崛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读者群体。尤其是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报纸提供了稳定的广告来源,当时纽约4家著名的廉价报纸都是依靠发行和广告来获得报纸的政治独立。

再者,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印刷技术和新闻报道技术的革新与改进,又为大规模的新闻市场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蒸汽印刷机、摄影术、有线电报、轮转印刷机、木浆造纸术、打字机等先后发明并且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如轮转印刷机的发明,每小时可印1.1万份报纸,比起1830年前的蒸汽印刷机。工效提高了10倍。

如果说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廉价报刊的崛起创造了外在的客观条件,那么美国报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及时改进则是廉价报刊走向兴盛的内在主观原因。

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一是注重刊登新闻。这是廉价报纸区别于以往政党政论报纸的主要特征之一,报纸从“观点纸”变成了“新闻纸”,报纸的重心也从刊登政论文章转向了发布新闻信息。如《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在报道内容上都注重刊登大量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和当地消息,并使“警局新闻”、“金融新闻”、“社交新闻”成为报纸的主要特色。两家报纸创办不到一年,销量就达到一两万份。而在此前,美国政党报纸销量最多不到5000份。《纽约论坛报》则注重全面的新闻报道,重视文学艺术,擅长社会严肃问题的探讨和正派的新闻报道,从而赢得“伟大道德机关报”的美誉。《纽约时报》从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客观、公正、冷静地报道一切适宜于刊登的新闻。创下办报不到两个月销量即达2万份的纪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支“奇兵”。

二是强调新闻时效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闻采集、传递、印刷、销售领域的一场革命,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庞大的商业社会系统要求信息的准确和迅速传递,导致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根本改变,即谁能“速报”,谁能不断发布“独家新闻”,谁就能取得巨大声誉,保持竞争的优势地位。《纽约先驱报》的创办人詹姆斯·贝内特极其重视新闻时效性,当蒸汽轮船、铁路火车和电报等先进传输工具问世后,他总是成为第一批最早采用最新通信工具的人。

三是确立广告在报纸中的作用。《纽约太阳报》的创办人本杰明·戴在发刊词里曾写道:《太阳报》的宗旨“是在每个人都能支付的价钱下,将一天中发生的所有新闻奉献在公众面前,同时也给刊登广告提供一个便利的工具”。这句话看似寻常,实际上点出了廉价报刊的两个基本要务:一是发布新闻,二是赚取利润。而广告利润成为廉价报刊的命根子,为了强化这个根本,就必须用大量的、吸引读者的新闻占领市场,只有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报纸,才能招揽广告,才能赚钱。由此,广告成为美国廉价报纸的生命线。

美国廉价报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世纪美国的廉价报刊总体上符合世界新闻史向前发展的潮流,但受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一根本前提的限制,使报纸在发展中因为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而产生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刊登煽情新闻。美国新闻学权威学者弗兰克·莫特认为,煽情新闻就是以惊奇、耸动或高度的兴味来刺激读者的情感和情绪的新闻。也就是说,只要能引起轰动,刺激感官,引发读者的好奇与兴趣,均属于煽情主义新闻。美国的廉价报纸就曾在报纸上大肆刊登煽情新闻,尤以《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为甚。为了吸引纽约市识字不多的广大中下层读者,两家报纸专门刊登那些吸引人眼球的色情、凶杀、暴力、自然灾害及戏剧化、琐碎无聊的社会新闻,并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在写作手法上,还刻意追求“人情味”和戏剧化的写作手法,常常是文章引人入胜,读完却是虚惊一场。尤其是《纽约先驱报》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耸人听闻、最黄色和刺激性最强的报纸”,以至于许多人买到后都不敢带回家去看。

刊登虚假新闻。为了追求独家的、具有轰动性的新闻,美国的廉价报纸不惜牺牲事实和科学。当时最为著名的事例莫过于《纽约太阳报》上刊登的“月球飞人”骗局。由一名记者依据丰富的想象力,编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的构造。并叙述通过这架望远镜观察到月球上的形形色色的“人”或动物的生活,文章进行连载,吸引了纽约市无数读者争相阅读。据说印刷机一天开足10个小时,报纸还供不应求。这则虚假报道也开创了美国廉价报纸制造假新闻以招揽读者的风气,危害深远,流恶无穷。

对我国当代都市报业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廉价报纸兴盛成因的研究,我们认为,从具体办报方法来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报纸要注重刊登新闻、强调新闻时效、倡导新闻报道技术革新等;在报纸编排上,大字号的标题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适宜环境中使用,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人情味的写作风格、短小机智的特写文章、全方位的新闻报道面和对独家新闻的追求,以及社会改革运动的参与,都对于我们当今的都市报业具有借鉴意义。

但是对廉价报纸中大量刊登煽情新闻和虚假新闻要持否定态度,因为大众化新闻的倾向并不一定是低级的、败坏的。刊登低级庸俗的新闻,虽然短时间内迎合了读者的口味,但却降低了读者的欣赏水平。此种做法不但牺牲了报纸自身的报格,同时也缩短了报纸的寿命。就如《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这两家廉价报纸最先创办并且获得成功,但也是最早退出了纽约的报坛。而像《纽约论坛报》和《纽约时报》,则努力向高质量报纸方向发展,将“增进人民的利益,提高他们的道德良知、政治素养和社会福利水平”及“尽心瘁力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年的、受欢迎的常客”奉为创刊宗旨。正是围绕这一创刊宗旨展开新闻报道,才使这两家报纸拥有了百年以上的辉煌创业历史。

猜你喜欢
太阳报廉价报刊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当人才变得廉价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