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波
一
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课本中有两幅插图存在问题,值得商榷。这两幅插图分别是第10课《白杨礼赞》第4页插图和第5课《孔乙己》第32页插图。
《白杨礼赞》一文中对于白杨的外在形态的描写中有以下文字:“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注意画线的词语,也就是说白杨树的主干上从地表到上面的丫枝之间绝不会有枝条的,这是课文中反复强调的。可我们看到课本的插图上明显存在错误:画面上居中的两棵白杨树,其中左面的一棵在主干中间却斜生了三条丫枝,这明显与课文中“绝无旁枝”、“不旁逸斜出”相抵触。再看文章的第2、3两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黄土高原是平坦的(坦荡如砥)、是辽阔的(无边无垠),可以看到的景观除了白杨恐怕只剩下黄土、麦田了。(或许笔者的观点太狭隘,可还是尊重原文为好)那么插图中那些“屈曲盘旋”、“婆娑”的树木和丛林岂不是“画蛇添足”?更何况那些地势又是极不平坦的!
本篇课文的插图错误较为明显,以致学生阅读中多有疑问,必须删掉、重绘或更换。
《孔乙己》一文插图中同样也有类似错误。首先看插图中左下方短衣帮喝酒的姿态:坐一条横凳,左手臂放在一张矮桌上。很明显这一细节与小说开首第一段交代的文字相矛盾。且看文中介绍:“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这一“坐”一“站”实在难以让人理解,不用说有没有矮桌子,更何况文中也同时提到,能“坐喝”的也只有“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而不是在柜外。(且不管它当时是怎样,单就小说表现的主题就够了)此处学生疑问较大。其次再来关注插图中孔乙己的“长衫”。按照小说的交代,应该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注意画线的词,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为:孔乙己的长衫可以烂,可以有“洞”,但不至于有“补丁”,因为这是与人物的“邋遢”性格相关联的。然而插图上孔乙己的长衫则是只有“补丁”,没有“漏洞”,何况“补丁摞补丁”岂不更离奇?
所以,这幅插图“漏洞百出”,不如换掉。
课本插图是课文内容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它能以直观的图例表达出抽象的文字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好的插图将会是学生认知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如果课文所配插图不能真实地再现文章的内涵或者有所疏漏,那将是弊大于利。“画蛇添足”事小,信息误导事大,应再三思考,寻求解决之道。
二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科书,是一套图文并茂的好教材。前五册教材(笔者目前只搜集到了此五册)共有课文148课,计有彩页10张28幅,插图88幅。具体情况如下。
从插图的数量上看,不算少,而且很多插图极具创意,与课文内容非常匹配,能够很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感知课文。
如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的两幅插图相互配合,非常切合文意,能够引起学生很强的阅读兴趣,并能激发丰富的联想。再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所附插图就能直观地将针鼹的形态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八年级上册彩页《周庄》,对于没有江南生活体验的北方学生来说,根据彩页理解课文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同在本册第14课《范进中举》所附“范进发疯”图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直观形象而且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又如八年级下册第16课《南京大屠杀》,前面的彩页“六十周年祭”与内文插图“累累尸骨填沟壑”相互印证,其证明力是文字所无法替代的。同在本册的第24课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所附插图更是妙不可言,画中人物有实(翁媪、中儿、小儿)有虚(大儿),的确是词画绝配。
好的插图诸如此类,但在这五册课本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课文配图不太妥贴的地方,除了上文所说的两例外,又如七年级下册彩页《毛泽东在延安》与课文第6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二者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而另外有些课文也可适当的再添加一些插图,如八年级上册第13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若能再附一幅“拳打图”将能更加紧扣小说中心,突出主题。同样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茶馆》若能配上一幅彩页剧照,学生理解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凡此种种,举一些例子,想要说明的是:好的课文插图配上优美生动的文字,即可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认知理解课文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觑。应当引起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幅画的问题。
附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