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霞
美国的格•哥根曾说过:“描述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历年来,教过初中化学的教师都知道,由于学生化学知识储备有限,教学中经常出现讲多了说不清,讲少了学生不明白的情况。特别是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更是难点。由此笔者想到了尝试运用模糊语言来解决这一难题,收到了较好效果。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来辅助教学的。
一、模糊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模糊语言,解决教学难点
化学这门学科的专业性较强,专业术语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精确语言,把一些概念、原理、方法等解释清楚,把一些实验操作技能说明白。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有时候教学中适当运用模糊语言反而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接受。例如在讲授分子、原子这一部分知识时,学生对于教材上“拓展视野”栏目中介绍的化学家运用宏观现象去分析推测原子结构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模糊语言一笔带过:众所周知……,实验表明……,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极个别……,这样绕过学生目前难以搞明白的细节问题,带领他们越过“沼泽地”,奔向光明。当然,对于个别钻牛角尖的学生也要适当给予引导。例如,学原子结构时,有学生就提出问题:原子运动的能量从哪里来?原子运动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对此我们可以适当进行解释,学生不能理解时不妨留作悬念,激励其努力学习,将来去解决。
模糊语言的运用不仅指对一些指向不明的词语的运用,同样,教学中灵活运用一些语言修辞艺术,提高语言效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有时我们在教授某些抽象的概念时,可能会走入某个怪圈,百言不能明其意,这时候可运用语言修辞中的类比和隐喻“带领学生接触其丰富的主题内涵”,达到“一言明数事”之效。如在教授“元素”这一概念时可运用类比的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元素”比作“蔬菜”、“水果”,而把“原子”比作蔬菜中的土豆、西红柿、黄瓜,水果中的苹果、梨、橙子等。这样让学生顺利领会概念间中某种难以表达的微妙关系,理解并学会运用。
用词可喻譬,说理可类比。由此及彼,以类相推,是一般人所习惯的思维模式。教学中可以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进行恰当地类比、隐喻,借助类比的模糊性达到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化的目的。因此,教学中巧用类比、隐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洁,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当然,类比、隐喻对象一定要恰当,不可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2.运用模糊语言,增强教育功效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搞好学科教学之外,也应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此时,巧用模糊语言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班内课堂纪律不佳时,我们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无需明说,捣乱的学生自会明白,这样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又如,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仍然可以进行模糊处理,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以保持其原有的上进心。如对某个同学我们可以这样说:“总的说来,你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运用模糊语言,不明指,旁敲侧击,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使当事人受到了震动。
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十分明确的考试分数,我们在面对学生时,仍可进行模糊处理。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只对全班公布年级或班级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和几位成绩特别出色的学生名字,这样做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更重要的是运用这种模糊处理让学生了解了考试整体情况,同时,也可清楚自己的成绩在年级或班内所处的位置、水平,以确定下步的努力方向。
联想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考试评定(由分数改为等级),不就是一种模糊语言的运用吗?由此可见,我们只要开动脑筋,在教育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一定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二、模糊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模糊思维为特征的文化,正是这种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教育长期以来保持着较浓厚的模糊特征。模糊语言曾在中国教育中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的表述开始讲究逻辑性,追求概念化、清晰化,模糊语言也随之被打入了冷宫。教育教学语言也顺应这一潮流,开始追求精确化和形式化,认为模糊语言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用语的逻辑化和清晰化虽然可以解决知识上的一些问题,却很难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而模糊语言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语言,它能使我们对深奥的理论产生亲切感,使原来冷冰冰的要求具有人情味儿且更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模糊语言的回归,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富有人文意蕴。
当然,我们要想让模糊语言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加强对模糊语言的表达功能的研究揣摩。在教学中,许多时候如果语言表达不精确、不明确,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或因为逻辑上不够严密,而出现知识上、理解上的漏洞。因而模糊语言的使用一定要视对象、内容、目的、语境等因素随机处理。一般对于应使用专门符号的,能够精确化、清晰化的教学内容,一定不可模糊处理。同样,在教育学生时,对于一些原则性、是非性的问题,也一定要观点鲜明、是非清楚,决不可语言模糊不清,态度不明,贻误学生终身。
其次,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模糊语言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专业术语、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都有不同的描述,我们所提到的模糊语言、类比、隐喻等措施的运用,仅属于教学的辅助性措施,切不可喧宾夺主。一般说来,运用它们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借以增加教学的主题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深奥的、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厌学为乐学;2.增强教育的人文意蕴,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由对立变为“同行”。否则,模糊性语言的运用就可能走向误区。
再者,教师一定要清楚模糊语言的非精确性,即使是类比,类比对象之间也一定有它不尽相同的一面,因此,可以说任何类比和隐喻都是有缺陷的,它们只适合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或只是一种处理深奥难懂问题的暂时手段,教学中切不可让类比和比喻泛化,以确保学科知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