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山
长期以来,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犹如一片阴云沉沉地压在学生的头上。改革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的文本作业形式势在必行。
一、 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
多年来,教师总是把作业的功能定于“知识的巩固”。其实,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赋予作业更深的内涵,矫正仅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作业观,把培养创造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作业目标。
1.确定多元化的作业目标。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如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布置学生画一张双龙洞的浏览示意图,同时给示意图配上解说词,并要求有兴趣的同学给双龙洞设计新景点、新设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项作业是多元化的,既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的能力。
2.确立再发展的作业目标。平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教师布置大量的生字抄写;为了让学生理解词语,干脆把字典上的解释抄一遍等等。如此机械简单的作业,失去了“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记忆生字,可以布置更为有趣的作业。如,有位教师在教学 “日”字以后,布置的课外作业是读拼音猜写字谜:huàshíyuán, xiě shí fāng, dōng tiān duǎn, xià tiāncháng。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汉语拼音,又回忆了“日”的形状特点,渗透了自然知识和美术知识。理解词语,可以提供语言环境选词填空,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后,不仅理解了词义,而且理解了词语运用。
二、 改变形式,设计多样的作业
作业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应该是一种凭借,能激起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课堂中的作业练习,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和认识事物,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
1.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乐”中求知。教师要设计多样的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如学习《春天》一文时,可布置有关“看”的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春绘春,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俗语、诗歌、文章等等,经过取舍、加工和改造,编成小报。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去沐浴那细细的春雨去野外放飞风筝,到草地上翻几个跟斗,亲亲那柔柔的小草……并把这春景、春趣、春情、春乐拍成照片。三是创造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赏春。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望到大江南北的春色,并联想到为了祖国的永恒春色而辛勤劳作的人们……最后让学生们用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等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注意个体差异,设计“选做型”作业。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灵活多样的作业。教师可围绕某一内容,针对某一目的设计几个题目,由学生选做。如教学《赤壁之战》后,教师设计了五个题目让学生自选完成:①复述《赤壁之战》;②给曹操写一封信(以黄盖的名义);③采访“曹操”“周瑜”(同学或家长扮演),并写一篇采访记;④以《假如赤壁之战可以重来》写一篇习作;⑤选读《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的故事。学生根据兴趣、感受自选了题目,优等生多数选择了二、三、四、五题,充分发挥了想象,写出了见解;后进生也复述了课文或读了有关“三国”的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创造型作业。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创新火花,教师力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提供创新机会。如学《新型玻璃》一课,在学生比较了几种新型玻璃的不同特点、不同用途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还需要发明哪些新型玻璃,把特点和用途写下来。
当然,作业形式的设计远不止以上几种,应根据教材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或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可以通过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三、改变评价,保护创作热情
常常可以看到教师批改作业时,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本上画着红红的叉号,或者把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着,喋喋不休。殊不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挫伤了学生作业的热情。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要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1.多元评价。不仅要评价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评价其在作业过程中创造意识的体现、创造水平的提高、创造习惯的养成。
2.激励评价。据调查,大多数学生看到那红红的“×”只会黯然地合上作业本,塞进书包,有的甚至会悄悄把这页撕去。一年级小学生还极其幼稚地把“×”改为“√”。如果教师改变批改符号,在作业的错误处打上个“?”或圈个“O”,划上条“~”,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拿起笔来认认真真地改上正确答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其学习成果,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方法,尽量捕捉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可增加评价写字质量这一项;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可在作业本上画一个笑脸;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可给予“作业能手”的称号,并且,利用不同的亮点,形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风。
在教改之风吹遍大江南北的今天,如果作业仍是学生肩上的重担、头顶笼罩的阴云,这是教改的失败。花点心思,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改变评价方法,写一两句极平常的赞语,点燃学生自尊、自信的热情,在他们头顶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乡元坑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