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的思考

2009-12-21 06:39王红梅
关键词:泰州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王红梅

[摘要]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泰州为例,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紧密结合地方区域资源特色,提出了科学定位、推动园区建设、技术创新、营运环境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泰州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3—0025—05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主导性、产品的关联性、专业的配套性等特点,具有交易成本低、产业吸引力大、创新能力强、能够形成外部规模等优势,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均已表明,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培育、发展集群经济,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T形交汇处,是“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之一。泰州产业基础较好,区域优势明显,开发环境优良。当前,产业集群在我市已有一定的发展,部分地区已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但不可否认,泰州集群经济规模还较小,大都仍处于初始、雏形阶段。如何培育、引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是当前我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泰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泰州产业集群是在县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培大育强,各地的产业集群形成独具特色、百花竞放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特色产业集群近百个,其中有一定经济规模的30多个,并已形成省级十大重点产业集群:泰州医药产业集群、泰州内河船舶产业集群、泰州汽车传动配件产业集群、泰兴溪桥乐器产业集群、泰兴减速机产业集群、泰兴黄桥棉纺织产业集群、靖江船舶产业集群、姜堰石油机械产业集群、江苏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兴化市脱水蔬菜产业集群。可以说,我市已形成了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其中,车、机、器、化、食五大系列产品为泰州工业经济形象和特色,有50多个产品规模生产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前茅。除此之外,以春兰、林海领军的机电产业,扬子江药业集团领军的医药产业,陵光、中丹集团为骨干的化工产业,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公司领衔的造船产业以及海螺水泥、纳米系列产品为主打的新材料产业等五大基础产业群,不仅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很具有成长性,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很大。

具体来讲,我市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为:

(一)集群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我市产业集群完成营业收入136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占全市民营工业的比重达48%。其中,10家省重点产业集群的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产业集群总量的76.2%,同比增长31%;实现利税总额12.59亿元,同比增长33%,10家集群占全部乡镇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8.36%,比上年同期提高6.58个百分点。10家省重点产业集群聚集企业3354家,其中规模企业约1300家,从业人员约17万人。其中,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1个,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50-100亿元2个,100亿元以上的4个。

(二)区域品牌日益成熟。在泰州,有国内知名的“不锈钢之都”——戴南,云集了1000多家不锈钢企业,形成了从采购、冶炼、轧制到销售的专业化城镇。并拥有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废料集散市场、苏中最大的中国。戴南不锈钢交易城等7大市场,产品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7左右;有全国有名的“车件之乡”——海陵区九龙镇,生产自行车配件,套轴、抱闸、线闸三大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有享有“提琴之乡”美誉的泰兴市溪桥镇,聚集了乐器及配件生产企业50多家,并形成了以“小提琴”为主题的加工园区,年产提琴58万把,吉他50万套,小提琴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产量、出口量、效益等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有泰兴市沿江精细化工开发区,共开发出20多个系列20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氯乙酸、聚丙烯酰胺生产基地,靛蓝产量居世界第一;有兴化市戴窑镇粮食专业市场、兴化脱水蔬菜加工企业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和脱水蔬菜生产销售基地;有靖江船舶制造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船舶生产基地等。可见,泰州集群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示,并且,随着产业聚集度的提高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我市的一些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攀高附强,并带领整个集群融人全球产业链。比如,自行车配件产业骨干企业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独家起草“自行车车闸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审定通过,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目前,唐泽公司共开发出60多种规格的车闸产品,累计申请各类国家专利86件,全球一半自行车用泰州唐泽车闸。

(三)集群建设日趋完善。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泰州大多数产业集群是与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或主题园区相互依托,融为一体的。2008年,21家市级重点工业集中区聚集企业3521家,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实现利税98.07亿元,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数359家,新增各类投资23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8.1亿元,新建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在集群载体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培植扶持了一批公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目前,10家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已建成各类服务平台42个,集群内市场建设数33家,有6家集群成立了行业协会组织,有5个平台进入2007-2010年省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其中医药产业园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泰兴乐器技术服务平台获省首批示范平台,医药平台纳入国家发改委2008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库。泰州医药产业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成后,将为全市150多家医药中小企业和即将进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小企业集聚区的广大中小企业,以及科研人员创业提供公共科研开发实验室、检测中心,预计每年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科技难题30个,吸引高层次人才50名,引进研发机构20家,开发新药成果30个,其中国家一类、二类新药10个以上,获取临床批件15个;医疗器械新产品10个;实施产业化项目5个。

二、泰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

主要问题

(一)产业集群数量少,总体规模不足

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通常也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规模都很大,而且多样化的产业集群有力地支撑了本地的经济发展。例如,2007年,福建已经初步形成了60个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2%以上,平均每个产业集群

产值达到了350亿元。相比而言,泰州产业集群数量少且总体规模不足,100亿元以上的仅有4个,产业集群的平均规模仅为几十亿元左右,难以支持工业大发展。

(二)集群总体发育程度不高,企业间协作不够

当前,我市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基本处于“自下而上”的初期发育阶段,集聚程度不高。布局分散,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企业习惯“单打独斗”和“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关联度较低。这种格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低水平产品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不是以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优良为主要内容,而是以低价格作为主要手段。由于集群内缺乏基于专业化分工之上的产业联系,企业间就难以产生互动效应与学习机制,就形不成内部规模效应。而在一个发展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种机制能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集群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创新组织与技术,形成竞争优势。

(三)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我市大部分产业集群是依托乡镇工业发展而成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科技服务企业缺乏,使得全市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创新机制,模仿多于创新,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整体利润率下降。目前,我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仅占全省的6%,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省规定的高新技术的八大领域57个行业的统计中,仅有12个行业列入统计范围。另外,泰州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全市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2.38人,远低于全省平均的41.63人,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矛盾较突出,博士、硕士占人才总量不足1%,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开发主要形式基本属于模仿和仿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很少,“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普遍缺乏。

(四)专业特色市场、服务支撑体系还不能满足需求

泰州产业集群缺少由专业市场带动发展起来的模式,也缺少特色市场的支撑。当前除华东五金城、戴南不锈钢城、戴窑粮食交易市场等少数几个专业特色市场外,大部分产业集群与市场间的联系及相互支撑不够,束缚了产业集群规模的迅速扩张。另外,政府在建立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还缺少规划和具体行动,围绕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到位,特别是与产业集群发展紧密联系的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业等服务支撑体系还比较薄弱。

(五)集群内部缺乏有利的创新文化氛围

由于产业集群大多为民营企业,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泰州产业集群内部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社会人文氛围,企业之间缺乏联合行动的主动性,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意识浓与合作共赢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未能真正体现于企业规划和行为之中;“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意识还较严重,存在着过于重视功用知识而忽视价值知识的倾向,现代企业发展战略思维和眼光不足。从而导致创新文化的缺失。除此之外,集群内部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缺乏有效的诚信机制等。

三、促进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

对策和建议

2006年《泰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产业基地”,预计到2010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提出要重点培育县域经济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可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加快泰州经济发展,促进苏中崛起的重要途径,是泰州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努力营造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

1、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区域能否形成一个或多个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积极构建和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针对我市区位与资源优势,应遵循集中和集约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沿江与腹地联动的发展原则,实施沿江、沿靖盐路、沿兴泰线“三沿”发展战略,以促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节约。沿江产业带主要是发挥沿江港口和岸线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机械装备、船舶、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走廊。沿靖盐路产业带主要依托高速公路,重点发展五金、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物流以及与上海、苏南等地配套的产业。沿兴泰线产业带重点发展机电制造、新能源、汽摩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食品与生物产业。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要发挥我市规模经济和现有产业优势,抢抓沿江开发和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重要机遇,以工业为第一方略,以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为方向,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科学制订产业集群规划,把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新兴的产业城市。

2、创新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政府应建立起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地理分布图和数据库,制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国际市场开拓、专门人才培养等专门针对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群的主体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一些必要的设施和产品很难由单个企业自主提供。因此,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加大投入,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上为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并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反倾销应诉等。

二是要不断优化政府服务。(1)进一步研究激励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打破区域、部门界限;(2)减少企业审批障碍,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3)有针对性地提供产业发展援助,如经济数据分析、经济政策调整等;(4)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发展,包括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技术咨询机构,公证、法律、会计服务机构等;(5)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增进厂商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努力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培育比较优势,实现集群的自我发展和升级

所谓集群升级,是指集群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转变,达到低成本、高技术、低消耗、高效应,成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而竞争优势的持续力是一种持续改善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产业集群升级能够不断吸纳区域内外的经济资源,因而对于不断提高区域

整体竞争力非常关键。

1、培育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化发展

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我市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要立足于各地区位、资源、传统工艺等优势,突出求长求强,注重个性,错位发展,要以培育“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从构建区域性的板块经济着手,对相互关联的产业和企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其相对集中于工业园区、若干乡镇、沿路或沿线,形成一个个“块状”经济或“带状”经济。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集群优化升级的关键。首先,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掌握核心技术是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条件。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应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投入资金开展研究和追踪研究,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强企业与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促使一批有实力的集群龙头企业跨人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先进行列。其次,要推动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构建集群内公用技术开发平台和企业间技术转让的交易平台,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为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基础。

3、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合力打造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有赖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优势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加速优势资源向高成长性的优势企业集聚。在各个集群内要培育几家领头羊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要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的联系考察,加快引进上规模、上水平、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大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科研投入比例,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从大而全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走出来,将一般性的配套产品扩散出去,推进专业化分工,集中力量开发高端产品。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前提,它们是构成完整产业链的“螺丝钉”。因此,要积极引导和培育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加强其产业配套能力,并从中培育出一批小而专、小而强的中小企业群体。通过单个企业的“专”和整个区域的“全”,以及单个企业的“小”和整个区域的“大”,创立区域特色品牌,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建立并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支持产业集群的创新

集群创新能力的高低,与有没有一个支持创新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有极大的关联性。硅谷企业之所以创新能力特别强,除了企业家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硅谷有一个包括斯坦福大学以及中介机构在内的、完善高效的社会化服务网络。要加快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建设,也必须建设一个包括有科技服务、教育培训和中介服务等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这样的服务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可以依托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可以为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种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产业链构建和企业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等等。当然,由于发展水平和地域条件等的限制,泰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所有产业集群所在地区都能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委托、提供科研、实习基地,以及建立其他资金利益关系等方式,与相邻大中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法律、会计服务等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

另外,要搞好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建设,我们必须注意到几点:一是要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外贸、金融、保险、投资银行等行业发展;二是要在加强政府监管的条件下,积极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三是要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不断促进中介服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打造特色平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1、整合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载体建设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平台和载体,要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抓好现有工业园区的整合,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示范区。

一要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主要包括:通过加强对园区内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鼓励发展各种特色工业(产业)集中园区,并积极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化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规范人园企业和项目标准;健全园区生产协作与服务体系,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法规、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

二要开拓国际化经营。要引导园区企业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大企业发展产品互补,中小企业发展配套加工,构筑园区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发挥泰州、靖江、泰兴、高港省级开发区的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三角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国际同行前来投资办厂,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引进知名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依托项目加速产业链的形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升打下基础。

2、依托专业市场,带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既是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的结果,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疏通产业集群特别是生产型的产业集群与大市场对接的渠道,以保证区际贸易、国际贸易和集群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浙江的集群模式表明,兴办专业化的市场是集群企业与大市场联通的有效载体,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共生关系。因此,我们应遵循“产业推动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商贸的方针,抓住机遇,完善规划,依托产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与产业集聚密切结合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大市场。在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不断完善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建立虚拟信息市场,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集散,从而实现专业特色市场与产业集聚的有机结合。

责任编辑高俊山谷风

猜你喜欢
泰州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