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芳 楚平霞
摘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顺应时代需要发展起来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是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有利措施,并为国家财政拨款和制定收费标准提供可靠依据,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已逐渐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育成本 必要性 意义 措施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的重要基地,是国家教育的主要组织部分。它虽然不是物资生产部门,但也和企业一样,都存在投入产出的问题。企业通过投入产出的是产品,并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实现其价值。而高校通过投入产出的是人才,并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实现其价值。人才培养和产品生产一样,也要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也同样存在成本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已向管理方面延伸和扩展.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的职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教育成本核算也就成为高校会计工作的新课题.教育成本核算是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人才发生的各项耗费,按照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汇集和分配,并按成本构成项目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核算过程。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教成本长期被人们所忽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也会向国际化靠拢,教育市场化正在形成,传统体制下高校不计算培养成本的局面亟待改变。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是有效使用教育资源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可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又十分有限。对我国来讲,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进入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教育投资总额大幅度增加。但教育投入水平依然较低,占GDP比重历年平均2%稍强,这比世界上120个国家平均水平(5.2%)相差甚远,也与我国2000年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4%少了很多。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使我国的高校入学率比较低。所以,要解决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教育资源的短缺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合理有效的使用教育资源,控制教育成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核算、分析办学成本,力争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这是我国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2、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保障。
教育经费紧张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税、费、产、社、基”六个方面。所谓财,就是财政教育拨款;税,就是教育税费;费,就是学费;产,就是校办产业;社,就是社会捐赠;基,就是基金。但本应占主体地位的财政教育拨款的作用越来越弱化,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名称也由财政拨款转为财政补助收入。此种形势逼迫各学校必须加大自筹经费的力度。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迫使各学校不得不开源节流,成本核算势在必行。各学校教育经费和其他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培养的学生质量是否合格,以及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的确定,为学校间提供了一个可以横向比较办学效益的标准,从而有利于从价值形态评价学校教育的办学效益,使各学校树立起投资与成本核算观念,加强学校的理财意识和学校的财务管理。
3、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使得教育以逐步从计划领导向市场调节转化,教育市场化正在形成。高校已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也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 高校间在办学方式、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激烈竞争,这就要求高校办学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必须讲求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重视教育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得以持续发展,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目前,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落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学校内部财务工作没有随之建立起一套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在从事教育管理中,只重视教学业务过程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对成本的管理,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监督又流于形式,从而使腐败行为和浪费现象难以发现。只有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才能严格控制财产物资的使用和经费支出,及时了解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教育成本的核算,还可以考核各学校、各系乃至各班级的教学业绩,使其增强责任感和理财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财务运作效果和财务管理水平。
2、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投资事实上被当作是国家无偿给予教育单位的福利,教育单位既不存在或很少有自有资金投入,也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更不存在任何意义的亏损或破产的威胁。因此,他们往往不考虑怎样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也无须进行成本核算,因而,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无偿占用学校资源、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等不良现象。鉴于此,学校教育应该实行成本核算,打破学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使各部门都具有成本意识,真正做到勤俭办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学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为社会其他资本进入学校创造条件。
3、为制定拨款计划和收费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按照“市场机制说”、“成本分担论”、“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成本是合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确定了我国高校的经费投入体制,即“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在高校招生“并轨”后,除国家规定的极少数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都要缴纳部分学费。那么,确定拨款和收费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由此看来,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的依据。也只有通过对教育成本的核算管理,促使高校管理者以科学的方法加强财务管理 ,降低教育成本,使得大学生年人均培养成本更切合实际,克服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措施
1、改革高校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作为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状况,合理配比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既可有效地规避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也可明确界定收入与费用的成本归属期,正确地确定各期的高校教育成本,考核学校的经济效果。
2、改革现行的会计科目设置。根据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需求,改革现行的会计科目设置,按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增设相关的会计科目如“教育成本”、“共性费用”“教育成本结转”“累计折旧”科目以正确归集和反映高等教育成本。
3、完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首先应明确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然后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经验,对固定资产实行提取折旧;对专用基金实行收支分开核算;建立借款考核评价制度,把介入款项分为长期与短期借款;按场短期限与种类建立对外投资明晰核算制度;把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核算体系进行合并等等。
4、完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增设反映高等教育成本耗费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包括报表在内的及时、有用的信息,而现行的报表只能反映学校会计年度收入支出情况,而不能全面反映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及办学效益。因此,为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应增设现金流量表、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等报表,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建立高校财务报告的见证机制。
总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改革也将向纵深发展,高校财务核算方法也将不断与国际接轨。高校通过对人材培养成本的核算,可以运用有关成本指标,在同类学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也可在高校内部各年度之间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查道林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探讨财会月刊 2008.08
(赵立芳,女(1973-),河北邢台人, 会计师,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楚平霞,女(1974-),河北邢台人,会计师,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