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己
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新上岗的老师,教的是初中年级的体育,经过这将近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来看,有些学生怎么教育他都不听,有些班级不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比如大声对他们叫,当然没有打学生。请老师给我一个具体的方法来管理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小徐
徐老师:
您好!你的来信收到,谢谢你对我信任,你所谈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谈起——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迅速发展,伴随着这一特点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丰腴和充盈起来,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不相协调性,他们的心理特点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时期。虽然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②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初中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③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强烈。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他们发号施令,但是,他们在生活处理能力方面又不能脱离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
④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初中生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他们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他们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⑤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初中生追求前途,富于理想,但往往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正确的宣传、不健康的思想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结果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你所提到“怎么教育他都不听”的问题,即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他们发号施令,希望以商量的口吻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教育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师生间认知距离的缩短和情感隔阂的消除。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进行双向的、平等的沟通——真诚地对待学生;能够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从学生的立场与感受出发处理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表现出接纳与热情的正面支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不仅会让学生积极接纳,而且还会使学生信心十足、情绪高昂、朝气蓬勃地上好你所教授的课程。
“怎么教育他都不听”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类似于正话反说的情景,即学生渴望关注、理解以及尊重。由于不少学生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下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但又得不到或较少得到师长的关注、理解以及尊重,为了达到这些效果他们反其道而行之,与教师顶牛、负气,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只有理解学生,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体谅他们的心情,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要和苦衷。当学生切实感到教师在情感上是理解、体谅他们的,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和安慰,进而与教师和谐相处积极配合。当他们觉得有一个可以信赖的老师陪伴他们去经历人生旅途中的烦恼和苦闷,从而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同时也就更主动、更自信、更积极地完成该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哪怕学这门课程有多么艰难坎坷他们都乐于接受和迎接。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成长的眼光和行为去对待他们,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论他做什么,教师都爱他,或者即使他做错事,也一如既往地爱他、关注他、指导他,渐渐地,他就会产生自我和谐的、积极的“自我关注”。在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中,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的成分日益减少,和谐成分日益增多。当然他们与教师的关系也就会日益融洽、和谐,教师的威信也会随之日益提升。
最后,真诚是教师得到学生信任的基本条件。教育教学是一种人对人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需要真诚、诚实、直率和坦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才会使他们与教师进行真诚的心理沟通;只有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才能使教师和初中生的情感交流顺利进行,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