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保民生不容犹豫和等待
中央构筑的破解消费困局的种种措施,无论是民生、收入分配,还是国、民财富分配,都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关键是打破利益格局
马光远
12月7日,为时3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本届经济工作会议所引发的关注度是空前的,这一方面折射出民众对本次会议的莫大期待,另一方面亦说明,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矛盾让政策的选择极为困难。
笔者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内需、增消费、调结构等攸关中国经济长治久安的很多问题上,着墨之多,措施之新,地位之重,决心之大,均属近年来罕见,值得关注。
首先,宏观政策的变与不变是会前各界关注的焦点。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得益者主要是国企和股市、楼市,而并非基于对实体经济的关注。货币政策的收紧对于楼市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实体经济并未全面回暖和楼市虚火的事实,中央在政策平衡上的智慧受到非常考量。
不出所料,会议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更强调“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5个“更加注重”和银行资本金告急,已经让“双宽”政策后继乏力,风险重重。
本次会议在具体措施上更是体现了政策之变:一是“压”投资;二是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三是在信贷流向上再次要求向薄弱、中小企业转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没有估算2010年信贷规模,但从以上信号看出,货币收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再次突出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一年来因为过于强调“保增长”,使得去年定下的“调结构和保民生”的任务被边缘化,被誉为“民生工程”的4万亿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既得利益者的政策盛宴,不仅没有解决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反而使得产能过剩等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
在2009年经济增长毫无悬念的情况下,中央再次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保民生、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相对于08年的执行环境显然要好很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化再次作为提升经济增长的法宝被提出来,这是继新农村建设之后,可望成为未来几年在城乡结构调整方面的重大举措。
第三,本次会议在切实提升居民消费方面着墨颇多,且亮点纷呈。居民消费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民生问题和体制改革问题。关于如何扩大消费,多年来中央各种会议都不无涉及,但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本次会议在拉动消费上,有几个制度层面谋篇布局的亮点:
一、不再用“刺激消费”的字眼,这意味着从认识上不再将消费仅仅视为GDP增长的手段,是从临时政策措施到制度建设的重大嬗变;
二、会议将收入分配改革视为提高居民消费的关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三、不再单纯用“消费”这个模糊不清的字眼,因为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近年来居民消费下降的趋势很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呈逐渐上升趋势。
很显然,这些政策和提法都可谓刀刀命中以前消费政策的种种失误和短板。但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居民消费是难题,而经济工作会议构筑的破解消费困局的种种措施,无论是民生、收入分配,还是国、民财富分配,都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可谓举步维艰。因此,关键是落实和打破利益格局。
本次会议淡化了通胀问题。笔者认为,就2009年的物价形势来看,通胀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对通胀问题未雨绸缪,一旦引发恶性的通胀,将戕害经济复苏的成果。
会议对民众关注的焦点——全国房价疯涨这一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会议只提出两点: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二是要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语意含糊,没有相应的具体举措。
经济工作会议所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绝非盛世危言。我们应该认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举棋不定,更无法以任何理由逃避一次攸关中国经济未来的制度选择的深思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