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晨瑾
问题分析:
赛课结束后,我认真观看了各位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找出以下影响运动密度的原因:
1.课前准备不足
教师由于课前过于紧张、忙碌,忽视了对器材、音响的检查,导致上课时音乐不响、器材残缺,影响正常组织教学,再加上临场的经验缺乏,让他们慌了阵脚,不能快速找到应急的措施,耽误了学生练习的有效时间。举个例子来说:赛区一名女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时由于mp3音乐没有响,她就放下50名学生不管,一人蹲在地上调试音乐。等了好一会儿她才站起来用口令带着学生做操,可是刚做了三节操,她又跑过去继续调试音乐,非要和音乐配合起来才算完成自己的预期目标。这种走形式、教条的教学思想要不得,试问,没有音乐伴奏的准备活动操就不能进行了吗?体育教学中是音伴重要还是学生重要呢?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些农村教师在课改的过程中学到的只是浅表的热闹形式,而并没有深刻意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实质与精髓。
2.课前预设不够
课前预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学会解读教材:要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根据教学目标再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一点常常得以重视,但是解读学生的一个环节常常被老师们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喜好是什么,有没有特殊的学生等等都应该在课前进行细致了解。
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不慎了解,担心学生的理解能力,花费大量时间用于重复讲解,占用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影响运动密度。例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双手抛大球的练习中,有位教师想通过“跨下传球”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她精心绘制了游戏规则的挂图准备让学生自己看图学做,但由于不放心,她在学生看完挂图后又认真地讲解、示范了一遍,等小游戏做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7分钟,占用了主教材的时间段,造成前松后紧的教学节奏。
3.队形调度低效
队形调度要讲究科学,简易、合理、自然、巧妙的队形调整可为学生练习赢得大量的时间,反之则可能浪费时间,影响到本节课的运动密度。例如:在本次赛课中有一位农村教师,她教授的内容是后滚翻,全班四列横队站立共52名学生,练习前她的讲解示范和学生垫上滚动体验用去了4分钟,随后利用四张垫子让学生分为四组依次排队练习后滚翻,每队13个学生,每人练习一次共用去了3分钟,随后她又将整个队伍齐步走大转弯调整到垫子的另一端花费了2分钟,继续做了一次与刚才同样形式的后滚翻练习再次用去3分钟,毫无意义的队形移动浪费了时间。不科学的练习队形,造成学生等待时间过长,由于怕后面的游戏时间不够,该教师草草讲评1分钟后转入游戏环节,总共在后滚翻教材上停留了13分钟,而学生才每人练习了两次完整动作。
4.自主学习缺乏调控
新的课程改革,使教师学生的角色产生了变化。大家都在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与培养。于是体育课上自主学习的环节开始成为模仿的热点。这次比赛中有不少选手采用了学生自我练习的吓节,但选手由于缺乏组织管理拘调控方法,反而落了个负面效应。例如:在后滚翻教学中,某敦师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当学生们兴奋地拿出垫子下均图解及口诀时,大家七嘴八舌,热烈讨论,而这位年轻的教师不懂得调控学生的艺术,被突如其来的“学生热情”所吓倒,无论他怎么组织、怎么吆喝,学生依然滔滔不绝地“研讨”,不得已拉下脸,高起嗓门严肃纪律,这场“自主学习”就这样毫无结果地草草收场,这样的“自主”既耽误了时间,也影响学习的效果,是一种“走形式的自主学习”,该教师的自主学练只学到形而未领会神。
5.关注个体忽略整体
学生个体差异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体育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尽自己所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分层设置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耐心倾听某一个学生的不同见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存在,延误了大多数学生练习的时间。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位教师在传授小足球技能时,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动作要领,当学生们通过汇报达成统一认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与教师激烈地争辩起来,教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理念,压住内心的焦急,耐下性子与这位学生进行沟通,而其他学生却在一旁等候。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做法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运动密度”,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综述以上原因,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课前细心准备、精心设计、专心预设、关注学生;课中精讲多练、激发兴趣、合理调度、科学分组;课后认真反思、总结不足、寻找对策、完善教学。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合理安排运动密度,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