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探析

2009-12-15 09:09徐昊晟
电影文学 2009年18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消费主义

徐昊晟 杨 泳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两个子概念:日常生活和审美。在现代转型期的中国,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既不是穷人的日常生活本身,也不是富人的日常生活本身,而是资本借审美之名制造出的生活镜像。同时,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背离了审美的本义,作为资本侵略扩张的武器,它消解了“此在”对终极意义拷问的努力,阻挡了“此在”对“存在”的观照。这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审美。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主义;存在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aesfheticization)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概括地说,“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遭环境看做是艺术的对象。”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艺术家们摆弄日常生活的物品,并把它们变成艺术对象。第二,人们也在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审美规划,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日常生活审美化携带着明显的后现代标签消解了经典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进而将现实生活本身制造成美的产品,转化成美的商品。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日常生活审美化迅速走进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引起了学界对它的重视与探讨。

一、中国转型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日常生活审美化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消费文化,二是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消费文化是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消费品的选择、使用或消费方式,是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超越客观实在的建构。维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论述的“夸示性消费”就是典型的消费符号的过程。他认为,夸示性消费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当今的中国,经济的腾飞成就了规模空前的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消费主体,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以实际需要为消费核心的模式已逐渐被以消费欲望为核心的模式取代。消费品的功能性逐渐让位于时尚。在消费文化中,人们不再把消费的东西视为物来消费,人们消费的是物的意义,通过这种意义消费来彰显自己、区别他人。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

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变化与动荡导致了普遍的社会不安全感以及社会集团的集体愤懑与躁动,加之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性所推动的“消费社会”的来临,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巨大的温床。于是被定义为“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统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蔑视制度;冲破旧范式,不断创新等等”。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怒放了,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大众文化在中国盛行了。它同所谓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传媒社会相适应,繁衍出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网络文化等,建设出博德里拉所说的那个由通讯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媒介和广告艺术制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模型所构成的虚幻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仿真的世界中,

“艺术和其他商品一样,被纳入消费系统。在这个消费系统中,消费主体被作为消费客体的商品所组成的消费客体系统所控制、吸引、蛊惑,甚至个人的认知、思想和行为也为这种客体所左右。在流行模式中,美和丑相沟通;在媒体传播中,真和假相沟通。所有崇高的人文价值标准,所有道德、美学和实践教育的整个文明的标准,都会从我们的影像和符号体系中死亡。”

二、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政治学解读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如是描述:“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美学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易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在他看来,浅层的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也影响到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浅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还具有新享乐主义的文化基因和一种经济策略。而审美化的深层表现则是通过生产过程的美化与传媒对现实的美化得以完成。

沃尔夫冈所描绘的图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已经初步铺陈就绪。其结果自然也有积极的一面:审美的原则渗入生活,缓解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紧张对立,进一步地体现了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有着非常正当的本意:审美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经验,最终也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经验,二者的互动与相互延续正是走向“诗意的栖居”的努力。然而,这里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谁的日常生活?

经济发展地域与群体的差异导致在中国出现了新富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等等的新社会阶层。其中“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见,穷人的日常生活目前仍然与审美化无关,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并没有做出任何拥抱穷人的努力。新富阶层和中产阶层在消费美的商品、释放感官快感、享受符号荣耀的同时,巧妙地为自己为资本谋求社会正当的合法性。日常生活审美化唤起两极分化格局中的底层民众的超出阶级对立的审美共通感。人们折服于那些昂贵商品的精美品质和不凡风格,于是在认同了这些商品的“美”的同时,人们也认同了这“美”所代表的阶级情趣,认同了透过这“美”被显赫地展示出来的金钱的力量,心甘情愿地仰视与赞叹被美丽包裹的富人,希望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穷人的日常生活于是轻易地被穷人自己所否定,正当地被富人所厌弃。这样,在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中,穷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鄙俗、丑陋、没有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的,是要为包括穷人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所丢弃的。于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指引下,对金钱的追逐成了社会各阶层共同的目标。

布尔迪厄认为:“审美冲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冲突。”然而,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呈现的平面的、一元的审美中并没有冲突。在完成个人日常生活审美规划的努力中,人们安静、迟钝、忙碌,消费快感正蚕食掉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警觉,阶级、民族、种族、宗教、战争、国家等概念和相关问题淡出人们的关怀

之中。这种被剔除了丰富性、冲突性与警觉性的日常生活并非日常生活本身——它既不是穷人的日常生活本身,也不是富人的日常生活本身,而是资本借审美之名制造出的生活镜像。

三、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存在主义美学解读

本文要审视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的审美?

“美乃是存有(Seyns)之在场状态”“存在”是“无蔽的真理”,“正是在走向存在的路上,人被解放了”。而“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海德格尔指出:“对存在的观照是人的本质特有的,因此,只有当我们弄清了对存在的观照不是作为人的一种纯粹的附属物而出现时,他才可能作为一个人被理解。对存在的观照作为他最内在的东西而属于他。”对于此在来说,“他们愈是安然地与存在者相处,感到他们自己在存在者中的现实性,存在愈是在人面前‘自我封闭起来对人而言,存在的封闭性带来的结果是他被遗忘击中。”此在是通向存在的一条途径。但它常处于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因此,此在必须保持对存在的观照。海德格尔认为:“美是最直接的提升我们、迷住我们的东西。美一方面作为一个存在者与我们相遇,同时又解放我们,使我们得以观照存在。美是一种在自身中不同的东西,它可以是直接感性外表,同时又向存在飞升;它既是迷人的,又是自由的。因为正是美将我们从存在的忘却中夺走,并肯定了对存在的观照。”显然“存在”的呈现即是美,关照“存在”即是审美。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因此,在存在主义美学框架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意应为: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制造和观照美的过程中解除对“存在”的遗忘。

但遗憾的是,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不是艺术而是消费经济。而其目的也非“解除对‘存在的遗忘”,而是教唆非理性消费,将感性货币化。

无论是古典的理性主义还是神性主义都认为感性事物是“非存在”。在其看来,人的感性能力提供假象甚至制造混乱。柏拉图就认为感性世界依存于理性世界,情欲或说感性是低劣的,需要接受理智的统治。文艺复兴以来,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联手的世俗化运动导致了神性主义的解体和神权世界的崩溃。然而,感性与理性的对抗在现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尖锐,艺术成为感性对抗理性的明确话语,反抗现实世界对感性生命的否定和限制,争取对生命的肯定与放纵。感性挣扎与尖叫的目的是要获得此在的合法性。“存在即此在”,关怀此在才能彰显存在。

可是货币化的感性制造的是商品拜物教,是符号化的社会和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虚幻镜像。“此在”在“物”与文化工业的产品的消费追逐之中、在镜像中迷失沉沦,将多元的感性生命体验简化成平面、单一的符号书写,密密麻麻的符号涂鸦放逐了诗的语言,遮蔽了存在之光。

于是,今天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背离了审美的本义,作为资本侵略扩张的武器,它消解了“此在”对终极意义拷问的努力,阻挡了“此在”对“存在”的观照。这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审美,它只是鼓励了欲望和快感的瞬间体验,非但没有和心灵发生直接的关系,还疏远了存在者与心灵之间的距离,冷漠了存在者与“存在”之间的亲切。

日常生活审美化既然可以在资本的操控下遮蔽“存在”,加速“此在”的沉沦,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假设,有一种东西也可以在资本的协助下完成“此在”的救赎?那是什么呢?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消费主义
Film review:WALL·E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在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上的演讲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