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曦
“虽然我们不能在生产一线作贡献,但在二线,我们同样能为企业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说这句话的人名叫何传芝,是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离退休管理委员会第一党总支书记。
第一次去采访何传芝时她刚开完会,面前的老人慈祥和蔼,却也神采奕奕,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坐在沙发上与我们侃侃而谈,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事情甚至能清楚地记得具体日期,良好的精神状态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1990年,55岁的何传芝从原昆明卷烟厂退休,却在第二年披甲上任离休支部书记,谈起当时返回工作岗位的动机,她只说了四个字“单位需要”。
抱着这样热血而单纯的想法,何传芝走马上任,但她面临的却是比退休前还要繁重和琐碎的工作。“当时很多退休的老职工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生活上突然没有了重心,便把精力花在上访和投诉上面,人数还不少,分管的领导甚至到了不能正常工作的地步,所以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要安抚这些老同志。”
俗话说“家事无大小”,一瓶煤气、一袋大米都是关系到职工们生活的大事,而何传芝的角色,也有了些居委会主任感觉。
“那时候真的很辛苦,谁家的下水道堵了,我去疏通,谁家有户口迁移问题,我得帮忙解决,就连水电煤气这些也要一一顾及到,还要定期上门探访慰问,管理50个多个人比管理1000个人还难。”在这样事无巨细的情况下,老职工们开始对这位支部书记有了一些信任,无论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沟通,还给她取了个亲切的称号——“当家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何传芝开始组织退休人员进行精神文明学习,并拟定了108条规章制度,与职工们“约法三章”——有问题只能找支部,不得越级。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后,何传芝的工作走上了正轨,按理说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她却又琢磨着组织老年体协搞点文体活动,从少年宫请来了老师教授舞蹈。
“当时排练的难度比想象中难多了,好多老同志包括我自己,一辈子连台都没上过,一上去就找不着北,严重的连左右都分不清”何传芝说。在这样的情况下,20多个人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排出了舞蹈《青春常在》并登台进行表演。厂里的老同志们从来没有上过台,第一次处女秀在厂里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还没开始表演,台下的掌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喜悦的何传芝更加坚定了组织退休同志搞活动的信心。转眼三年过去了,1996年,原昆明卷烟厂开始推广“三包烟”,销售部门组织了职工们进行文艺表演。长期以来排练准备的节目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何传芝和其他7位老同志一下子拿出了10多个节目,在当时的樱花购物中心、昆明百货大楼和西南大厦等商场接连表演了五六场,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当年推广“三包烟”时最大的亮点。现在,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老年体协有了舞蹈、合唱、门球、太极拳、太极扇、乒乓球、柔力球等近十个固定的活动项目,而何传芝却从一线退了下来,专心组织老职工们活动。“主要是太忙了,老年体协到现在一共有23年的历史, 2900多人参与,光是组织大家活动已经忙得晕头转向,哪里还有心思去参加呢!”何传芝笑眯眯的说,虽然只能作为组织者而不是参与者,她的眼里仍然透露出满足和喜悦之情。
今年9月9日,在“云南省第17届老同志‘青春常在艺术节”上,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老年体协派出100人的方阵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成为本届艺术节的最大亮点。不仅如此,2005年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的晚会上,老年体协200多人的大合唱艳惊全场;门球和乒乓球参加全国和省市的各级比赛,获奖300多次……走进老年体协的奖杯陈列室,2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放了四层铁架,上面满满地摆放着各种奖状和奖杯。“这些都是最近三年获得的,早前的太多放不下,都收了起来。”看着这些记载着老年体协一路辉煌的见证物,何传芝连口气里都透露着自豪和满足。现在,历经了23年路程的红云红河集团老年体协共有2900多人参与,2000多名会员,分布于11个片区,还分别于十周年和二十周年时出了2本纪念册。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18年来的离退休党总支书记的生涯,何传芝选择了“辛苦”。无论是搞精神文明建设时带领同事站岗稽查,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孤寡老人,洗烂了3个洗衣机,何传芝一步步地将昆明卷烟厂老年体协打造成了一个全国知名“品牌”。 她说离退休的老职工是企业的奠基石,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企业的今天,如果他们不稳定,企业也没有安定的明天,如何在自己的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
“夕阳”散发出的光和热,无限远,无限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