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韵
有人说,最幸福的人,莫过于从事的职业是和自己兴趣爱好相结合的人。东方四美居北京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涛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从他一谈起家具旁人都插不上话即可窥见一斑。素雅的POLO衫,随性的牛仔裤,邬涛的穿着透露出一种悠闲而低调的风格。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家具,邬涛恪守自己的理念:“我要求员工用心去做家具,在制作方法上,我们沿袭着传统的榫卯结构,所有衔接处的胶是‘鳔胶,纯手工制作,每一件家具都不相同。这样做出来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家具,而是一件艺术品。”
王世襄先生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与收藏带人崭新时期。王世襄先生曾言:“约从1986年起,人数众多,大大小小的倒爷们在全国各地搜寻着明式家具,真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到了1994年前后,民间所藏被搜刮殆尽。”邬涛分析:“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适逢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学成归国。他们在国外真切地感到了中国文物的价值和魅力。但因文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而古典家具处于边缘地带。古典家具就被炒起来了。”1994年至1998年是古典家具热的第二个高峰,“外资涌入中国内地,合资公司、独资公司高管包括驻华使馆官员已超越了财富积累期,到了财富释放期。他们购藏了大量古典家具精品。”之后,古典家具热再次步入下行通道,原因是“外企高管和外交官任期届满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代表对我说,福特公司来到北京,车一辆没卖出去,但是古典家具运回很多,平均每月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现在想起来真可惜。”也是在那几年里,邬涛有了更多感悟,认识到古典家具实际折射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面貌。1998年后,“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成为古典家具消费主体。老家具买不着了,人们对古典家具的喜爱却有增无减,为了适应收藏者的需求,仿古家具市场应运而生。
把家具做成艺术品应是许多人的追求。邬涛理解,如果仿古家具只是照猫画虎的匠气之作,就没有乐趣了。“用心做出来的家具和你用手做出来的完全是两个概念。用手做出来的家具是商品,用心做出来的家具是有灵魂的艺术品。家具的升值空间小,而艺术品却有无限的升值潜力。”在邬涛公司的制作间里,看不到程式化的流水线生产,而是慢工出细活的手工制作。客户可来看定制家具的制作进程。有时,为了让买家放心,还会将从选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为作品提供一份“出生证明”。这种方法早就流行于国外家具收藏领域。纯手工制作用时较长,“有时候客人要的急,我也着急,想去催工人快一些,但是他们的节奏已经定下来了,快不了。”
如今,全国仿古家具厂数万家,北京高碑店就有400多家。仿古家具大体可分四类,一是按照传统家具的造型、制作工艺,选择上等木材,精雕细琢纯手工制作,不刻意做旧;二是在前者基础上,加入做旧环节;三是在传承古典家具精髓基础上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四是抄袭其他公司的作品,做出的仿古家具土洋结合,有粗制滥造之嫌。
仿古市场初兴时,即便新仿家具在做工、用料上都很讲究,人们仍然很难接受,一心寻找旧家具。旧家具存量有限,很难满足众多收藏者的需求。这种有些“拧巴”的需求,造就了“拧巴”的仿古家具市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胡德生告诉记者:“有些做工很好的仿古家具没有人买,收藏者非要买旧的,但是旧的家具已经很难见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就做旧。价钱合理、干干净净的新家具不要,非要被风吹日晒雨淋之后作旧的,价格还很贵,当成明代、清代家具卖给你,多花了钱买假货,还高兴得不得了。收藏家都是如此心态,能不助长造假吗?”
胡德生认为,收藏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老的、旧的一律视为真,新仿品不管做工多好,一律视为假。胡德生坦言:“新的不一定是次的,老的并不一定是精的。历朝历代的家具,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一概而论。看一件家具的好坏有三点,一看材质,二看款式,三看工艺。满足了这三点就可以了,这才是一种健康的收藏心态”。
仿古家具初兴,用料多为榆木、樟木等低价木材,价格较为便宜,一直未占据家具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归国学子,有着强烈的民族认知和文化归属感,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成为人们追求和寄托的对象。
家具传统制作方法是千百年能工巧匠的集大成之作,几近完美,很多时候,邬涛不惜重金购买古代家具的设计图样。之所以坚持秉承古代家具的传统工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祖祖辈辈流下来的传统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粘合剂即是一例。有生命的木材,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生物理变化。当家具发生长短不一的情况时,“鳔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将木器放入水里浸泡,“鳔胶”会慢慢泡开,再根据实际情况维修。“鳔胶”是从鱼鳔中提炼的,属于纯天然的物质,不像现在有些化学胶,有很大的异味,且对人体有害。
现在仿古家具市场,有些商家心浮气躁,不尽心于家具设计制作,而在木材炒作上做文章。2007年着实刮过炒风,小叶紫檀(即紫檀)涨至78万元/吨,大叶紫檀(马达加斯加产黑酸枝)15万元/吨,红酸枝(即红木,老挝产2米以上)12万元/吨,海南黄花梨4500元/斤,合900万元/吨。一些家具厂积压的木料和家具迅速销售一空。如今,小叶紫檀40万元/吨,大叶紫檀6万元/吨,红酸枝4.8万元/吨。
邬涛不喜欢用小叶紫檀做家具,“小叶紫檀料很小,用料大的木器免不了要拼接。在木器制作中最忌讳拼接。”中国传统家具讲究一气呵成,表面看起来要大气。如果用小叶紫檀做大件家具,拼接后为了外表美观,需要“藏拙”,用装饰来掩盖。邬涛认为这种“藏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家具市场鱼龙混杂,因缺乏据操作性的标准,往往使消费者投诉无门。制定木材标准具有现实需要,然而,从植物学角度厘清并非易事。2000年8月1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术材工业研究所起草,从木材解剖学角度,确定红木有33个树种,包括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5个属和紫檀木、花梨木、香之术、黑酸枝、红酸枝、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8个类,木材结构平均导管(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200微米,含水率12%时的气干密度大于0.76克/立方厘米。未达标准者不能称为红木,已全面达到标准而来列入的术材也能称为红木。
看似清晰合理的《红木》国家标准,在具体实践时,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古代家具收藏由来已久,有一套认知标准,很多木材称谓是文人加入了感情的诗化了的名字,如黄花梨,听起来无论是从声韵角度,还是联想到实际的形象,都让人觉得雅致脱俗。有些专家认为将黄花梨、紫檀、铁力、乌木、鸡翅木等名贵木材概括在红木范畴之内,等于贬低和埋没了明清优秀家具的艺术价值,模糊了木材等级差别。除此之外,很多木材在收藏行当里的叫法都是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的,虽然以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名称过于笼统,或者不够确切,但是古家具收藏界却从未因木材界定发生过矛盾。
有些投机取巧的商家常钻《红木》标准的空子。行家知道,海南黄花梨是名贵木材,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说法”栏目报道,马先生在北京昌平一家红木家具厂花500Zi-元购得几套海南黄花梨家具,懂行人告知这是越南黄花梨,10万元/吨,价格相差远矣。马先生遂请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提供权威鉴定意见,得到的回复是只能鉴定术材种属,无法鉴别产地。
缺乏规范的市场,必然损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个别人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仅侵害了规规矩矩做买卖的商家,也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高碑店古典家具协会秘书长邬涛告诉记者:“我们联合朝阳区工商局,起草了一份关于红木家具和古典家具的销售合同,规定我们在销售家具的合同上必须注明木材的拉丁文名称。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台法权益免受侵害。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