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哈姆雷特的悲惨结局

2009-12-11 09:3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克劳蒂斯哈姆雷特

张 旭

提要:《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最后的悲剧结局一直成为研究莎翁剧的一个重要内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时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正是那个时代特征和人文主义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哈姆雷特的结局悲剧。

关键词:哈姆雷特人文主义悲剧结局

中图分类号:13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0-0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一部形象化的英国历史。《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当时,欧洲正在兴起一场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强调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通过创作《哈姆雷特》,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对时代矛盾作了高度的哲学概括,这种高度的概括,在剧中是通过中心人物哈姆雷特及其活动来体现的。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12世纪的丹麦,但是影射的却是16世纪的英国。哈姆雷特求学的是16世纪人文主义堡垒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他的斗争与当时的人文主义斗争是同步的。

剧本一开始,哈姆雷特对世界对人生都有纯洁美好的看法。他认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这与当时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史一致的。莎士比亚通过奥菲利娅的口赞美哈姆雷特为“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大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的确,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的代表。

代表人文主义的哈姆雷特要革命的对象就是以克劳蒂斯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克劳蒂斯杀兄夺妻,并霸占王座,是万恶之源。所以,哈姆雷特认识到“丹麦是一所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最坏的一间。还认识到“这是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此刻,哈姆雷特的重担不只是报私仇了。而是“重整乾坤”。

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很独特的。这不是一个以意志力量、甚至感情力量为特点的人物,而是以思想与感情的细致为特点的。他受环境的摆布,他似乎不能慎重地行动,而只是因为当时的刺激无暇细想而匆匆地走上极端,象他刺杀珀洛涅斯的那一场,又如。他改动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带到英格兰去的那封信,其中谈到让人杀死他。在别的时候,他最需要行动时,他依然犹豫不决,玩弄他的意图,直到机会错过,又找些借口重陷于怠情和沉思。因此,他不肯在克劳蒂斯祷告时杀他,怕他在祷告时被杀而升天堂——实际上只是他自己没有决心的借口。他把替父报仇推延到一个更凶恶的时机,到国王在干着什么邪恶的行为时。

哈姆雷特又是哲学冥想之王,因为根据他的愿望所能形成的最高尚的概念,如果他不能完满地报仇,他就根本不干。他盘算鬼魂的话是否可信,筹划了一场戏来取得他叔父犯罪的更可靠的证明。然后他就满足于他的怀疑得到了证实,满足于他的实验的成功。而不是行动起来。他也曾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为此自责,并尽力说服自己来摆脱它。

他依然什么事也没做,而且就是这次对他弱点的想法也只供他又一次沉溺于其中的机会。哈姆雷特这样拖延并不是他不爱父亲或对父亲被害不感到憎恨,这是处于放任自己的想象力去玩味罪恶之大、去周密推敲复仇的计划比立刻去实行更合他的口味。他主导的感情是思想,而不是行动。任何投合这个倾向的模糊的接口立刻使他离开早先定下的目标。如果他用“戏中戏”证实父亲正是被叔父所杀而立即行动起来,那后来的悲剧会发生吗?如果在克劳蒂斯祷告时啥姆雷特就一剑刺死他,同样也不能发生后来的悲剧。

从天性上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毫不畏惧地跟着鬼魂从而了解到父亲死亡的真相,他对现实世界的愤怒的讥讽、他的一刹那的情感发作,对叔父的傲慢的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这一切都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且勇敢。

然而死了父亲,又失掉母亲后的哈姆雷特感到意气消沉,感到孤独,世上没有一种幸福能够补偿他的损失。他的天性不是悲哀的,不是沉思的,所以悲哀和沉思成为他沉重的负担。他因母亲的劣质而把一般女人的美质都抹掉了,开始藐视女人。哈姆雷特的思想被剧烈地动摇了,他的生活理想和他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哈姆雷特与鬼魂相见之后,便遭受惊愕和忧郁的袭击,他痛恨那些微笑的坏蛋,立誓不忘记死者,最后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话是哈姆雷特全部行动的关键。但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可他又不能放下。其实这件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最后,他在重担的沉重压力下被毁灭了,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的软弱。

如果软弱和犹豫不决被像莎士比亚这样一位伟大的天才选做他的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概念,而又这样强大有力地吸引人的思想的话,这软弱和犹豫不决非有某种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才成。

作为人文主义的哈姆雷特也是如此。他对一切丑恶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愤怒,对不贞的母亲与无情的讥讽,对杀父夺母的叔父更是痛恨有加,并发誓要报仇。但是,他是怎样来惩罚仇人的呢?他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在思索着、拖延着,直到错过了杀克劳蒂斯最好的时机。他似乎想用最正义的手段来报仇,但是他始终没等到最合适的机会。于是就在不得不承担而又承担不了得重压下毁灭了。这是晗姆雷特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总之,由于现实和理想生活之间的不可调和,哈姆雷特倒下了,但是莎士比亚赋予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是不朽的。

猜你喜欢
克劳蒂斯哈姆雷特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追求优秀成为习惯
外星人咕咚
找找看
托马斯的一节课
Boarding school holds “Failure Week” to celebrate failure Victoria
比弗利吉娃娃
哈姆雷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