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阳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指会计核算业务过程中各项工作的优劣程度及其最终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它是会计工作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会计工作成效的综合体现,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益的根基所在。建立健全会计控制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高标准,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
一、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现状
一是某些单位授权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两种极端问题。
二是某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程序设置不合理。
三是某些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控制程序。一些企业虽有会计控制程序,但由于地域分散,管理幅度小,机构分散,财务定员编制少等原因,造成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事后考核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控制授权的办法运行,发生资金体外循环、公款私存,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四是内部会计控制程序不完善,不能完全杜绝人为影响。
五是内部会计控制力度不够,是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之一。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质量难于控制,会计核算缺乏严格规范,随意性比较大。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内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是会计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它是控制论系统工程论的理论、方法在会计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其重要意义就在于:
1.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财务报告目标、营运性目标和遵循性目标。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实际上, 最初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通过内部控制, 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 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 防止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 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尽管现代内部控制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止财务报告舞弊, 而由防弊为主发展为以兴利为主。但是, 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
2.内部会计控制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是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虽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有相应规定,但由于执行不力,造成会计业务内部及其他业务之间缺乏制约,进而造成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
3.内部会计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两类。非故意性行为是指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或过失等原因, 导致选用会计政策不当, 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故意性行为则是会计人员在内部人的授意、胁迫之下, 为了企业的局部利益,不遵守有关会计原则, 故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事实上, 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来看, 往往关键不在于会计人员本身舞弊, 会计人员往往受制于管理当局而不得不屈从。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想
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顺序递进的多重会计控制防线。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每一项经济活动,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将实际执行情况与标准进行比较,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来调整经济过程,并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都纳入会计控制之中。
1.建立会计反馈控制体系
反馈控制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计量,找出经济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与实施标准的差距,把差异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或通过自身的职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原定标准,正常运作。会计反馈控制的特点在于依据过去操作情况来调节当前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反馈控制中,无论是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还是对经营销售费用进行控制,不仅要考虑控制系统内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做到全面、系统、一环紧扣一环,同时还要注意反馈控制系统内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会计的计量系统要准确,要及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情况。
其次,会计反馈控制所制定的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只有贴近实际的标准才有利于控制的实施。
2.建立会计前馈控制体系
建立会计前馈控制体系是一种积极的控制形式,是会计管理中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它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监测,预测可能产生的偏差,事前做好则可防范于未然。例如,我们对某种新产品研制进行前馈控制,就要对该产品生产前样品设计、成本、上市后的价格及销售量、市场竞争力等情况进行预测,如有利可图,才能上马。如果产品已投产,实际成本却高于原设计预算成本,或市场需求没有原预测时好,就应重新评价该产品是否仍然有利,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还可以对货币资金进行前馈控制,即在对企业一切涉及货币收支的活动进行控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不仅对已发生的收支和余额进行货币资金计量,还要对将来货币进出量进行监控和预测,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整,消除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3.建立会计防护性控制
会计防护性控制是通过在经济活动过程内部设立某种约束机制和运行一系列会计制度,来抑制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就是通过会计管理、控制、减少或消除企业经济损失。杜绝一切浪费或不合理开支现象的发生。在目前的条件下,会计防护性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的业务组织方式;二是细致的人员任用考核工作;三是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四是严格的财产、资金管理规章制度;五是精心设计的各种经济活动、业务收支的程序和有关单据、账、表。
4.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检查和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得以有效遵循,执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如何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是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将越来越成为企业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