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彤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目前众多民营企业纷纷将完善的制度管理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管理途径,但是企业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问题却不断困扰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从民营企业人格化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管理”方法,“雷性”管理便是其中之一。笔者通过解释“雷性”管理的内涵,阐述了“雷性”管理的构成要素,以期通过介绍“雷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解决民营企业管理中相关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的问题。
关键词:“雷性” 民营企业 构成要素 实施
近年来,受西方管理思维的影响,众多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了克服生存困境,纷纷将西方式制度化管理移植于中国企业,他们普遍认为:一家企业只要把制度制订得很完善,然后很彻底地执行,这样管理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于是,众多民营企业家利用各种途径与手段为企业制订了多方面的管理制度,甚至于制订了基本法。而这非但没有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反而引致更大的管理问题。究其原因,大多民营企业家认为是制度执行的不彻底、不到位。因此,一时国内掀起“执行力”工程塑造管理变化趋势。各个民营企业内部都在反复强调执行力。于是,“制度的有效执行就是现代管理的精髓”,是国内企业家与理论界热衷或崇拜的管理定式,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即企业=制度+执行。
从管理层面而言,这个原理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制度与执行该如何有效的界定。大而全的制度格局是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根本依存,是民营企业家必须紧迫思考的问题。企业要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化进程是必要的,因此管理离不开制度。从根本意义上而言,制度是企业组织中构成成员进行分工协作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但是能让人接受,并容易遵守的制度才是合理制度。为此,笔者提出“雷性”管理模型,希望为当代民营企业家制订合理化管理制度提供一些思路。
“雷性”管理的内涵
“雷”是地球上较平常的自然现象,是地球磁场或是电能被突然激活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天空上的云层,平时均带有多少不等量的电能,云层下方为负极,云层上方为正极,如果有两块带有异性电能的云层相接近时,即阴阳摩擦碰撞,电能冲破中间空气绝缘层而放电,正负两电相交,即发长电花与强音,这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雷”,或是只带有多量异性电能云层靠近大地时,其与地层中异性磁场相互感应,亦会冲破中间空气的绝缘层而放电,放电时发出的巨大声响也就是 “雷”。“雷”本身的独特属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猛烈的阳刚特性。“雷”的刚性体现于它的气势,轰隆隆的雷声反映出它对世间万物的强有力的征服欲,其具备严格的严厉性,不具备弹性。
警示性。雷声本身是告诫人们,雨可能马上就来了,让大家做好相关的生产生活的准备。一年一度的春雷乍响,让人们明白开始春耕了,并预示人们不要在这个时候去干与农业生产无关的事情。
简单化。其发出的声音“轰隆隆”,永远是那么单调。它既没有像动听的音乐形成复杂的音符结构,更没有形成节奏化。
无处不在。没有人会清楚,天从哪一方把“雷”打下来,因此,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必须本着天理良心,去做人做事,才不至于“天打五雷轰”。
综上,“雷性”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流程分布合理的制度,形成刚性简单化的制度规范,对各阶层员工形成警示性,从而达到企业基本规范管理,形成制度效应。
“雷性”管理的构成要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雷性”管理的指导意义在于如何制订合乎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体系。从当代民营企业现状来看,众多民营企业制订制度并不完全来自于自身企业现状出发,基本上是照搬国外或国内其它企业现有制度,或构成了以“罚”为主的制度体系,使员工对企业的“雷池”形成根本性的反感,认为这样的制度是老板对员工的进一步剥削,引致了资本方与劳工方的矛盾对立,严重影响企业和谐的局面,从根本上引致了企业人事格局的动荡和企业生存发展难以有效的持续性。笔者从“雷性”特征出发,逐步诠释中国民营企业制订合理化制度的三大核心环节。
(一)制度的起源
制度起源与“雷”产生的起源有着巨大的类似性。“雷”的起源主要来自于下层的云层逐步上移,从而形成高、低云层的阴阳摩擦碰撞。因此,制度起源也绝非来自于企业高层的领导活动,而应该来自于企业基层的作业活动。换句话讲,制度起源于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存在多少环节的业务流程,就存在着多少的规范制度。基本上业务流程环节与相关规范制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脱离于企业自身现状业务流程而引进的制度在本企业是不适应的,也是不合理的,更不具有生命力。
(二)制度产生的途径
承上所述,制度根本产生与“雷”的形成基本相似,它来自于天、地形成的上、下云层的撞击,按照企业的“三才”阶层结构,天预示着企业的高层,而地则预示着企业的基层员工,由于高层与基层所处的角度与所站的立场不同,换句话讲,存在着一定利益冲突或者阶层冲突,而这种冲突形成撞击,形成了企业之“雷”,是构成企业制定制度的动机。从“雷”的形成内涵分析可知,一项企业合理化制度的建立起源于基层的工作环节或工作流程,而能够维持较好业务工作流程的规范来自于员工的感悟及经验的总结,员工作为企业之“地”逐步将工作流程规范形成后来再逐步向上汇集,形成自发制度规范云层,该云层由于所处角度并非站在企业大局出发,因此,必须与作为企业之“天”的领导层形成摩擦、结合、共同寻找一条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规范之路。由此可见,企业制度产生根源于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其产生的路径是由基层→高层,再由高层反馈基层,共同协调产生而成,这样的规范制度才具备合理性,员工才能够接受,并加以有效的执行。
(三)制度的内容构建
从以上分析可知,制度本身具备“雷”的特性,因此,在设计内容与框架时也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绝不能简单的照搬或模仿,因为不同企业所依靠天、地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其“雷性”也具有相对差异性,以下从“雷”的特性入手,分四个层次对制度内容构建进行阐释:
1.制度内容制订具备“雷”的刚性特征。制度制订一定要严格、清晰,绝不能模棱两可。从这一层面而言,模棱两可的制度相当于没有规范,甚至有时比没有规范还要糟糕。众所周知,中华语言本身是全世界各民族语言体系中最具有弹性的语言,其对人、财、物等相关事物、事实的描述本身存在着较大的灵活性。因此,企业在制定相关制度时,一定对构成规范或制度的语言,甚至标点符号反复考证,尽可能减少歧义,保证制度的刚性。
2.制度的制订应考虑“雷”的简单化特性。在大自然中,“雷”的声音是十分简洁的,它既没有像动听的音乐形成复杂的音符结构,更没有形成节奏化,它永远是那么简单,以“轰隆隆”的沉闷声音警示着世人。制度的内容设计也应该尽可能简单化、简洁化。承上所述,一方面,制度起源于企业基本业务流程。由于每一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业务流程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们最好抛弃那种求全责备的想法,用简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企业和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基于企业发展现状的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中国员工本身对待制度的态度也决定了企业在制订制度时应该尽可能的简洁化。中国的法律条例不少,可真正影响中国人的法律条例却很少。因此,中国人对制度的态度与完全规范化的西方式制度设计形成较大的偏差。中国人对制度规范关心是与他切身相关的,最好是简洁好记的,这才便于理解与遵守。
3.制度的制订应考虑“雷”的无处不在。制度内容设计必须涵盖企业现存所有的业务流程,不能差一漏万。否则,制度的弊陋性会引致部分员工存在着较大的流程收益,从而影响企业内部“公正力”工程建立。长期以往,不同流程员工的不断横向比较,形成了制度执行不均衡,从而导致企业团队聚合力的丧失,企业生存、发展源动力则不复存在。
4.制度制订应集中考虑“雷”的警示性特征。制度本身不是奖惩人的依据,它与“雷”一样是想给员工以警示作用。它告诉员工什么行为是必须全力以赴去做,什么行为是会被“天打五雷轰”的,你是决不能做的。这样制度规范才会在一定框架体系内磨合企业团队,塑造、锤炼员工,一旦员工的制度执行习惯养成后,制度的本身作用也就会消亡,整个企业会达成良性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靠良好塑造制度文化习惯形成企业发展动力。
“雷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业务流程描述的准确与否是基本前提
“雷性”管理侧重于制度的制订,即制度制订的完善性、科学性,其根本前提来自于企业本身业务流程描述的准确性及科学性。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企业业务流程的描述应本着“正三角形”方式设计,具体可参见图1。
从图1可知,企业业务流程描述的层次是从基层→中层→高层,是从作业流程描述→管理流程描述→领导流程描述三个阶段。值得提出的是,这三个阶段流程描述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根基。脱离作业流程去考虑描述管理、领导流程是没有支撑点的;脱离管理、领导流程去单纯描述作业流程是孤立的、不成系统的。因此,完善企业业务流程描述是制度设计前提下,也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对制度制订修正迫切应做的事情。
(二)实现阶段性调整
由于“雷”本身的刚性,引致制度本身的刚性。众所周知,钢是十分坚硬的,但却易折断,换句话讲,制度本身容易由“钢”而“生锈”,进而僵化,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制度在制订完成以后,应该在实施一定阶段后再逐步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而逐步调整,从而配合企业的发展阶段。笔者认为,制度调整时限应区分为短期调整、中期调整、长期调整。短期调整是指期限在1年以内的制度微调,主要侧重于与生产、市场相关的业务流程制度;中期调整是指期限在2年以内的制度调整,主要侧重于受环境影响较大所有业务流程制度;长期调整是指期限在3年的制度调整,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事不过三”的内涵理解及“三生万物”的升华引致企业3年后必须重新审视其业务流程,对自己企业制度设计进行大的修复,从而保证企业制度发展阶段性的提升。
(三)塑造员工的制度习惯
制度设计本身的目的形成一种规范,让员工逐步的习惯成自然,就好比天要打雷了,人们就感知要下雨了,加紧收晾晒的衣物。良好制度习惯的塑造是“雷性”管理追求的根本宗旨。故民营企业家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员工具备充分的包容力与可塑性,一项制度只要合乎设计规范与流程,适合企业的现阶段需要,会逐步被员工接受,形成良好制度工作习惯,这为企业形成良好企业制度文化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保证当代民营企业有序而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仕强.人性管理[M].东方出版社,2006
2.曾仕强.管理思维[M].东方出版社,2005
3.李彤.中国民营企业家领导思维与方法探索[J].沧桑,2007(6)
4.李彤.雨式管理[J].沧桑,2008(6)